2017年天津事业单位医学类综合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__A.对护理方法有意义B.对护理教育有意义C.对护理管理有意义D.对护理研究有意义2、下列哪种联合应用不合适:A.链霉素+碳酸氢钠B.磺胺嘧啶+碳酸氢钠C.庆大霉素+碳酸氢钠D.四环素+碳酸氢钠E.红霉素+碳酸氢钠3、对肌钙蛋白(Tn)描述错误的是A.存在于肌原纤维细丝中B.有3种结构不同的亚单位C.骨骼肌受损时,血清Tn不会升高D.通过影响钙代谢对肌收缩起重要作用E.心肌受损时Tn 升高4、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引起组织损伤作用最强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T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E.单核细胞5、对老人用药应慎重,在解释慎重用药的原因中哪项描述有错:A.老人血浆蛋白量较低,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偏低B.对药物清除率下降,使半衰期延长C.对药物的吸收速度逐年变快而易蓄积D.老人对许多药物反应较敏感E.体内水较少,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大6、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选用:A.阿托品B.氨茶碱C.利多卡因D.苯妥英钠E.氯化钾7、具有促进乳汁分泌作用的药物是:A.麦角胺B.泼尼松C.缩宫素D.麦角新碱E.前列腺素8、应用异烟肼时常并用维生素B6目的是:A.以上都不是B.减轻肝损害C.增强疗效D.防治周围神经炎E.延缓抗药性9、可以表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降低的指标是A.血尿B.大量蛋白尿C.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D.尿素氮升高E.昼夜尿量比例失调,夜尿增多10、关于肋膈窦的形成与特点,正确的是A.每侧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为肋膈窦B.每侧脏层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为肋膈窦C.肋膈窦约一肋间高度D.肋膈窦约15Cm 高度E.只有深吸气时肋膈角才能完全被扩张的肺充满11、胸廓一侧或局部膨隆见于多种疾病,但不包括A.大量胸腔积液B.胸壁肿瘤C.广泛性胸膜增厚和黏连D.气胸E.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12、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的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是A.罗-琼(Ross-Jone)试验B.潘氏(Pandy)试验C.李凡他(Rivalta)试验D.诺-爱(Nonne-A1)eR)试验E.利文森(Levinson)试验13、对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通气量减少B.潮气量降低C.降低呼吸中枢对C02敏感性D.呼吸频率减慢E.呼吸频率增加14、主治脉结代、心动悸的代表方是()A.小建中汤B.归脾汤C.血府逐瘀汤D.炙甘草汤E.朱砂安神丸15、对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首选:A.克拉霉素B.青霉素C.米诺环素D.头孢克洛E.克林霉素16、变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的鉴别点是A.T波异常高耸B.T波呈冠状TC.病理性Q波D.频发室性早搏E.S-T段上抬17、对虫体肌细胞具有烟碱样持久去极化作用的药物是:A.甲巯咪唑B.吡喹酮C.硫氯酚D.阿苯达唑E.氯硝柳胺18、下列哪类病毒的病因与疱疹病毒无关A.消化道疾病B.羊痒疫C.生殖道感染D.皮肤、黏膜疱疹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内囊位于:__A.丘脑与尾状核之间B.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C.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D.尾状核、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20、胸骨角的组成正确的是A.胸骨柄与锁骨胸骨端的连接B.胸骨与左右第二肋软骨连接C.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D.胸骨体与剑突相连处E.胸骨与左右第三肋软骨连接21、中老年呕血伴无规律上腹痛并厌食、消瘦多见于A.食管静脉曲张B.胰腺炎C.胃癌D.消化性溃疡E.慢性胃炎22、有关肾母细胞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起源于后肾胚基的恶性肿瘤B.早期出现血行转移,预后极差C.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部肿块D.多见儿童患者,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肿瘤E.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23、误食卵囊而感染的原虫是A.Toxoplasma gondiiB.Plasmodium vivaxC.Entamoeba coliD.Giardia lambliaE.Entamoeba histolytica24、经期或经后头痛,心悸气短,神疲体倦,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最佳选方为__A.八珍汤B.八物汤C.人参养荣汤D.归脾汤E.举元煎25、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特点不正确的是A.以膝、踝、肩、髋关节多见B.病变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C.起病急剧D.以链球菌感染为主E.可有关节僵直和畸形改变26、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激动或拮抗效应取决于:A.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是否具有效应力C.药物的作用强度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E.药物的剂量大小27、脑脊液静置12~24h后出现纤细的薄膜可能是A.椎管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脑梗死E.蛛网膜下腔出血二、多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哪些是正确的:()A.多数患者可出现黄疸B.有神经精神障碍C.肝内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是出血的原因之一D.大多数患者早期出现腹水E.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但质量正常,也是出血的原因之一2、奥美拉唑治疗溃疡病的作用不包括:A.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B.抑制胃蛋白酶分泌C.抑制基础胃酸分泌D.抗幽门螺旋杆菌E.抑制各种刺激引起胃酸分泌3、最好用于培养冠状病毒的是A.人胚鼻甲黏膜B.Vero-E6 C.鸡胚羊膜腔D.鸡胚尿囊腔E.人胚羊膜细胞4、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心率加快B.阳痿C.皮疹D.男性青年乳房发育E.性欲减退5、下列何药抗结核杆菌作用最强:A.吡嗪酰胺B.利福平C.乙胺丁醇D.链霉素E.卡那霉素6、人感染日本血吸虫是由于皮肤接触A.水中的日本血吸虫毛蚴B.急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C.慢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D.血吸虫病病人的血液E.水中的日本血吸虫尾蚴7、α受体阻断药可:A.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B.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C.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D.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E.促进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8、奎尼丁的电生理作用是:A.抑制0相除极,减慢传导,APD延长B.抑制0相除极,减慢传导,APD 不变C.抑制0相除极,传导不变,延长APD D.抑制0相除极,减慢传导,缩短APD E.不影响0相除极,减慢传导9、炎症早期,血管首先出现的变化是:A.细静脉扩张,血流变慢B.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细动脉扩张,血流加快D.细动脉短暂痉挛E.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10、强心苷对心衰患者的利尿作用是通过:A.收缩外周血管B.兴奋肾小管的Na+ -K+ -ATP酶C.兴奋肾小管的Na+ -H+ -ATP酶D.增加肾脏的血流量E.增加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11、有关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B.包括Letterer-Siwe病、Hand-Schueler-Christian病和嗜酸性肉芽肿C.Langerhans细胞又称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正常分布于淋巴网状组织和皮肤D.其病变本质是Langerhans细胞的克隆性增生E.现认为上述3种疾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12、下列哪种情况下组织不能完全再生:A.一骨多发骨折B.直径达15cm的表皮缺损C.肝细胞的多发点状坏死D.断裂后经缝合的肌腱E.一个肝小叶的完全坏死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DNA病毒B.RNA病毒C.支原体D.细菌E.真菌14、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哪种物质A.氨基酸B.葡萄糖C.蔗糖D.磷脂E.脂肪酸15、普萘洛尔的禁忌证是:A.高血压B.甲亢患者C.心绞痛D.支气管哮喘E.青光眼16、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见于A.锥体外系损伤B.小脑病变C.前角灰质炎D.锥体束损伤E.周围神经炎17、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是A.囊尾蚴B.尾蚴C.毛蚴D.囊蚴E.虫卵18、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成分是:A.基底膜样物质增生B.球囊脏层上皮细胞C.内皮细胞D.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E.系膜细胞和基质19、积滞的病变脏腑主要在__A.胃、小肠B.胃、大肠C.脾、小肠D.脾、大肠E.脾、胃20、疟色素的产生来自A.疟原虫细胞质B.红细胞膜C.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D.疟原虫细胞核E.病人血清21、睫状肌收缩__A.运动眼球B.开大瞳孔C.使晶状体曲度加大D.使晶状体曲度变小2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Ascaris lumbricoides成虫产卵量大,每天每条雌虫可产卵24万个B.Ascaris lumbricoides是一种最常见的人体消化道寄生虫C.丝虫需要中间宿主D.大多数线虫完成lifecycle需要转换宿主E.大多数线虫完成lifecycle不需要世代交替23、蜜饯不容易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是A.高浓度的糖具有灭菌作用B.蜜饯主要成分是糖,太单一不利于微生物利用C.蔗糖被利用后形成了葡萄糖,两者区别小D.外面有塑料包裹E.浓糖使细菌代谢活动停止24、有关支气管扩张病变特点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支气管壁呈慢性化脓性全层炎改变,管壁增厚,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B.肺下叶多见,特别是下叶背段,左肺多于右肺C.病变多累及段支气管以下和直径大于2mm以上的中、小支气管D.支气管黏膜上皮可出现糜烂、溃疡、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腔内常有脓性渗出物E.病变通常不累及周围肺组织25、患儿,3岁。
形体消瘦,神疲颧红,口舌溃疡,反复发作,周围不红,疼痛不甚,口干不渴,大便偏干,舌红,苔少。
治疗应首选__A.沙参麦冬汤B.养胃增液汤C.益黄散D.六味地黄丸加肉桂E.知柏地黄丸加大黄26、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激动或拮抗效应取决于:A.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是否具有效应力C.药物的作用强度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E.药物的剂量大小27、脑脊液静置12~24h后出现纤细的薄膜可能是A.椎管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脑梗死E.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