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上海市重点课程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系列教材之一跨文化语言交际习题汇编习题之二:课堂思考练习2008年5月习题之二:课堂思考练习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思考与练习:1、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2、“文化”具有那些特点?3、什么叫“文化定势”?请举实例说明。
4、什么是“亚文化”概念?请联系中国文化的现状加以阐述。
5、什么是符号?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6、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包括哪些类型?请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说明。
7、“思维”与“思想”有什么联系和区别?8、为什么“想什么”、“怎么想”比“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请谈谈你的体会。
9、“交际”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说任何交际都是文化的交流或碰撞?10、交际的过程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请叙述一个完整的实际交际过程。
第二节跨文化语言交际思考与练习:1、请联系实际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概念。
2、跨文化交际中假如需要翻译,那么翻译的功能是什么?3、跨文化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什么区别?4、请联系“比较文化学”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非语言的其他跨文化交际媒介。
5、跨文化语言交际与“言语交际学”有什么区别?6、请联系“语用学”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7、跨文化语言交际与“文化语言学”有什么区别?8、请联系“古代汉语”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汉语同汉字的关系。
9、跨文化语言交际与“比较语言学”有什么区别?10、请联系“汉英语法比较”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汉语与英语在语法方面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价值观”?请联系自己的价值观加以说明。
2、什么是“群体取向”?请联系周围生活中的实际事件加以说明。
3、你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有没有合理性?为什么?4、“求稳”与“求变”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请联系自己今后发展的打算谈谈你的价值取向。
5、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性本善”,并提倡通过自我约束来维系社会的次序,实际效果怎么样?6、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要建立法制社会?那么如何来处理好与“人治”的关系?7、请联系“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8、中国民族性格最突出的特征有哪些?请联系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成果加以说明。
9、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塑造有没有内在的联系?10、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特征?第二节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领域依附”和“无领域依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请联系中西方语言研究的实际谈谈“整体直觉思维”同“分析逻辑思维”的区别及其后果。
3、美国人提倡的“实证主义”思想方法有没有合理性?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4、你认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口号对不对?请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加以说明。
5、请列举汉语比喻构词的实例说明汉民族具象思维的特征。
6、什么是“民族中心主义”?请联系跨文化交际的实例加以说明。
7、思维定势和偏见对语言交际影响极大,请联系语用学中的“预设”概念加以说明。
8、什么是“隐私”?它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9、中西方在群体和个人“领域”的设置上有什么根本区别?10、中国的社会关心是否属于隐私侵犯?请根据自身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社会情景与跨文化交际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交际情景?它包含哪些变量?2、交际参与者的哪些因素会对交际产生影响?3、交际目的的实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交际场合包括哪些有影响的因素?5、“权势”和“平等/ 一致性”有什么区别?请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说明。
6、什么是“角色”?评判一个社会角色交际合格度的标准是什么?7、什么是角色关系?它主要涉及那些方面?8、联系周围生活实际谈谈角色关系中正式和非正式程度的差异。
9、联系周围生活实际谈谈角色关系中个人化程度的差异。
10、联系周围生活实际谈谈角色关系中允许偏离理想角色行为的程度的差异。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思考与练习:1、请从儒家学说中“仁”的含义阐述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2、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那些?请举例说明。
3、什么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构成这种社会体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4、请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中国社会“服从权威和长辈”这种观念的利弊得失。
5、中国社会严密的等级身份制对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你认为现在这种影响还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6、为什么中国社会特别重视“人脉”关系?请分析你自身所处的人际关系网。
7、西方社会崇尚平等的人际关系的文化根源是什么?8、人际关系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9、请联系实际谈谈中国社会“情感型”人际关系的特征。
10、“工具型”人际关系的特征是什么?你赞成这种人际关系处理的方式吗?第四章规范、符号及代码系统第一节规范与跨文化交际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规范”?请准确阐述它的定义。
2、请举实例说明“规范”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影响。
3、“民俗规范”包括哪些范畴?请分别列举每种范畴所包括的因素。
4、为什么“风俗习惯”会对跨文化语言交际产生影响,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吗?5、请联系“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中国社会的“语言禁忌”现象。
6、“道德规范”指什么?请联系中国社会的实际加以阐述。
7、请举出你所了解的实例来说明中西方在“法律规范”方面的差异。
8、为什么中西方不同的“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容易产生冲突?9、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规范”产生冲突的条件有什么不同?10、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对待“规范”冲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第二节符号与代码系统思考与练习:1、依据符号与其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2、“自然符号”和“交际符号”有什么本质区别?请举例说明。
3、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看,符号又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型?4、“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有什么本质区别?请举例说明。
5、“文化过滤”是什么样的概念,请举实例阐述它的运作过程。
6、什么是符号的“明指意义”和“暗涵意义”?请举例说明。
7、什么是交际的“代码系统”?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本质功能是什么?8、“代码系统”有那些类型?它们有什么不同特点?9、为什么说“社会代码”规定了人际的行为规范?10、为什么“逻辑代码”相对稳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第五章跨文化语言对比分析第一节汉英句法差异分析(以“次序象似动因”为例)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时间顺序原则”?请举例说明。
2、“时间顺序原则”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一致的,这体现了语言的什么根本属性?3、请再找出一些汉语中体现“时间顺序原则”的结构或句子。
4、语言中时间范畴的表述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类,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5、什么是“时间范围原则”?请举例说明。
6、在“时间范围原则”上汉语同英语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什么?7、汉语中时间成分的语序是时距长的在前,时距短的在后,这又反映了什么规律?8、请再找出一些汉语中体现“时间范围原则”的结构和句子。
9、在人们的认知范畴中,时间范畴和空间范畴有什么内在联系?10、汉语中处所成分的语序是空间大的在前,空间小的在后,这种语序规律反映了深层文化中的什么因素?第二节汉英语义差异分析(以“词汇的文化意蕴”为例)思考与练习:1、语言中的词汇往往会含有文化意蕴,它的基础是什么?2、不同语言中,有些词的指示意义相同,但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这反映了什么现象?3、请根据你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举出一些指示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实例。
4、不同语言中,有些词的指示意义相同,但在某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这反映了什么现象?5、请根据你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举出一些指示意义相同、但在某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实例。
6、不同语言中都有一些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造成文化中的词汇缺项现象,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应该如何处置?7、请举出一些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处理词汇缺项的实例。
8、语言中词汇的文化意蕴差异会造成跨文化语言交际的障碍,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9、“龙”是华夏民族的原始图腾,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对外传播中应该如何处理?10、西方时尚流行文化的一些概念进入中国,在理解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第六章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第一节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思考与练习:1、“交际规范”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什么是“语用迁移”?它导致的后果是什么?3、什么是“文化相对论”?请概述这种说学的创始人和主要观点,并加以评析。
4、什么是“社会语言相对论”?它与“文化相对论”有什么联系?5、在与西方人交际中,中国人的“谦虚”、“礼貌”往往会导致交际障碍,为什么?6、什么是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包括哪些准则?7、请以实例分别阐述“合作原则”的中西文化差异。
8、什么是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包括哪些准则?9、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和亲身经历,谈谈中国社会中“礼”的概念。
10、为什么说言语是“权势”或“平等/ 一致性”的标记?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第二节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言语行为理论”?请概述这种理论的创始人及主要观点。
2、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请联系日常会话的实际加以说明。
3、言语行为与交际语境有什么样的关系?你同意语境决定语用意义的观点吗?4、人们在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人们对语言系统及使用语言系统的高度意识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人们对信息设计的逻辑能力的掌握程度又表现为哪几个方面?7、信息设计的习俗逻辑指什么?它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什么积极意义?8、信息设计的修辞逻辑指什么?它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什么积极意义?9、人类的言语行为一般包括哪些类型?你觉得这种分类合理吗?10、请你选择其中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结合跨文化语言交际实例加以描绘。
第七章非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差异第一节非言语行为的分类及社会功能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非言语行为”?它在言语交际中有什么重要作用?2、如何理解“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这个论断?3、请你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解释“察言观色”(孔子)和“礼恭、辞顺、色从”(荀子)的含义。
4、非言语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5、什么是“时空行为”?为什么它属于非言语行为的范畴?6、为什么说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记?请联系实际交际案例说明。
7、为什么说言语行为是会话结构的标记?请联系实际交际案例说明。
8、为什么说言语行为是交际内容的标记?请联系实际交际案例说明。
9、为什么说言语行为是感情流露的标记?请联系实际交际案例说明。
10、非言语行为具有哪些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对比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身势语”?它在非言语行为中占有什么地位?2、请以实际案例说明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身势语”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