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一)

11.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一)


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但取消了“超目”一级 分类单元,科的划分也少于塔赫他间系统。
现我国有的教科书采用这一系统。
(五)、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比较
表11-2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用植物
被子植物分为二个纲,即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它们的基本区别如下:
(一)离瓣花亚纲 Choripetalae 双子叶植物纲 (二)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单子叶植物纲
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的分类系统已有数十
个。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 泛的仍是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克朗奎斯 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被认为更为合理。
(一)、恩格勒系统
(二)、哈钦松系统
(三)、塔赫他间系统
(2)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 (Thnub.)Roem. et Schalt.
多年生草本,高约30 厘米。茎圆形,无毛。 叶对生,4—6片,生于 茎上部,卵形或卵状披 针形,长4—8厘米,宽 2.5—6厘米,顶端渐 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 边缘有圆锯齿,齿尖有1 腺体。穗状花序单生或 2—3分枝,长4—5厘米; 苞片近半圆形,顶端有 波状小齿;雄蕊3,下部 合生,白色, 中间一个雄蕊较长,花药2室,侧生的2个较短,花药l室;子房卵形。核果梨形, 长约2毫米。 产苏南 各地,生于林边阴湿处;我国安徽、浙江、湖南及华南 均产。
被花、风媒花和木本的葇夷花序类植物,
如木麻黄目、胡椒目、杨柳目等。这一 学派的观点为现代多数系统学家所反对, 根据解剖学、孢粉学等研究资料证明柔 荑花序类应为次生类群。
弯柄麻黄
(二)、真花学派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
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
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特别是拟苏铁
细叶青蒌藤 Piper kadura(Choisy)Ohwi 攀缘状木质藤本,有香气, 幼枝密被白色柔毛。叶革质, 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面主 脉附近有白色班纹,下面幼 时被疏毛,叶脉5—7条。花 单性异株,穗状花序;雄蕊3, 浆果卵球形。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生于 山谷、林中。 全株用药, 为中药海风藤主流产品,能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一、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关于最古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问题,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各 自具有的形态特征问题,长期以来成为植物分类学家研究的中心, 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对被子植物的“花”的来源上,意见分歧最 大,形成两个学派:
假花学派(柔荑学派)——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 为代表 真花学派(毛茛学派)——美国植物学家柏施及
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
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
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
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三)、塔赫他间系统
这是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于1954年在其《被子植物起源》一书中 公布的系统,他首先打破了传统把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
第二节 分类所依据的演化规律
植物传统或经典的分类法是以植物的形 态特征,特别是花和果的形态特征为主要分 类依据。
由于被子植物时代久远,所以难以根据化石的年
龄去论断谁比谁更原始,特别是几乎找不到有关花的
化石,而花部的特点又是被子植物演化分类的重要方
面,这就使得研究被子植物的演化和亲缘关系相当困 难。
产苏南各地,生在阴湿草丛中或林下; 我国华东各省均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抗菌散淤和活血等功能。
4、桑科 Moracceae
[形态特征] 多为乔木或灌木、有乳汁,有时为草本、
多无乳汁。叶常互生,托叶早落,仅在幼叶时能看 到。桑的花序为葇荑花序,薜荔性 特征。花辐射对称,单性花、单被花。雄蕊与花被 片对生。雌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形成1室。聚花果, 有时为瘦果。 [显微结构]本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内常有钟乳体, 木本植物类型组织中具无节乳管。
[药用植物]
(1)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
常绿亚灌木。叶对生,革质或近纸质,椭圆形或卵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 夏秋开花,花小,黄绿色,无花被,聚集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核果球形,成熟时亮红色。 草珊瑚为常绿亚灌木,茎具膨大的节,叶卵状披针形,花序穗状顶生。全株入药,清热 解毒,祛风活血,抗菌消炎,接骨止痛。草珊瑚生阴林下。
应该注意不能孤立地只根据某一条规
律来判定一个植物是进化还是原始,因为
同一植物形态特征的演化不是同步的,同
一性状在不同植物的进化意义也非绝对的, 而应该综合分析,如唇形科植物的花冠不 整齐,合瓣,雄蕊2—4,都表现出高级虫 媒植物协调进化特征,但它仍具上位子房, 又是原始性状。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荜茇 Piper longum L.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 部匍匐。单叶互生,长圆 形或卵圆形,长5~10cm, 全缘,掌状脉5~7。花单 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 无花被,苞片1,近圆形; 雄蕊2;雌花无花柱,柱头 3;子房倒卵形。桨果卵形, 先端尖,部分陷入花序轴 与之结合。花期4~9月, 果期9~10月。
(一)离瓣花亚纲 Choripetalae
1.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胡椒科 Piperaceae
3.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4.桑科 Moraceae
1、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多年生草本。 单叶互生,托叶与叶柄常合生或缺。 花小,两性,无花被;穗状或总状花序,花序基部常有总苞片;雄 蕊3—8;心皮3—4,离生或合生,若为合生,则子房1室而成侧膜 胎座。 蒴果或浆果。
第 十 一 章
被 子 植 物 门
2008级中药
Angiospermae
1 2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第二节 分类所依据的演化规律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3
4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用植物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1、孢子体高度发达
2、具有真正的花
3、胚珠被心皮所包被 4、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5、具有果实 6、具有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
本科有10—12属,14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我国有4属, 70种,产西南至东南部。
[药用植物]
胡 椒 Piper nigrum Linn.
胡椒为木质攀缘藤本,叶厚革质。花杂性,花序短于叶,雄 蕊二枚,柱头3-4枚。浆果球形,径3-4毫米,成熟时红色, 干后黑色。 果实是调味 品,亦入药, 温胃散寒, 有止吐健胃 功效。
2.胡椒科 Piperaceae 木质和草质藤本,或为肉质草本。
藤本种类的节常膨大,长有不定根。 单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常有辛辣味,基部两侧常不等。 叶具离基三出脉;托叶常与叶柄合生或缺。 穗状花序或肉穗花序;花小,两性或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 雄蕊1—10;子房上位,1室,心皮1—4;有1个直生胚珠。 浆果球形;种子一枚;外胚乳丰富; 维管束散生,导管细小。
亚纲的分类;在分类等级上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他
将原属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成芍药科等,都和当今植物解剖学、
孢粉学、植物细胞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的发展相吻合,在国际上得到共 识。 塔赫他间系统经过多次修订,在1980年修订版中,共有28超目,92目,
416科,其中双子叶植物(木兰纲)20超目,71目333科,单子叶植物(百合
(Cycadeoidea),其孢子叶球上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 孢子叶演变为雄蕊,大孢子叶演变为雌蕊(心皮),其孢 子叶球轴则缩短为花轴。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
(Euanthium theory)。根据此说,现代被子植
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被认为被
子植物较原始类群。
二、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一个“自然”的分类系统作
4属,5种,分布于东亚和北美。我国有3属,4种,分布于西南部经 中部至台湾。4种均供药用。 本科植物含挥发油,黄酮。多具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功效。
[药用植物]
蕺菜(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鱼腥气。叶互 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带紫色; 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 穗状花序顶生,总苞片4,白色花瓣状; 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花丝下 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枚下部合生的 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顶端开裂。 分布于长江以南。生于湿地或水旁。 全草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 淋。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一)、恩格勒系统
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思格勒和勃兰特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志》巨 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它将植物界分13 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亚 门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并将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亚纲 (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
哈利尔,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为代表。
(一)、假花学派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花完 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 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由于裸子植物,尤其 是麻黄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因而
设想原始被子植物是具单性花。这种理
论称为假花学说。根据此说,现代被子 植物的原始类群,应该具有单性花、无
同属植物还有:
石南藤(巴岩香)P.wallichii(Miq.)Hand.Mazz.分布于湖北、江西、广东、西南各省。全株能祛 风湿,强腰膝,止痛,止咳。
山蒟 毛蒟


3、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形态特征]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节部常膨大,叶对生,叶 柄基部常合生,具小托叶。花小,两性或单性 ,无花被;两性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