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能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 “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第三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P26--27页练习四第3-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第四课时蒜叶的生长
教学内容:数学书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做好实验数据收集整理,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