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米罗及其风格作品
学生信息:
姓名:
学号:
专业:
联系方式:
上课时间:
任课教师:潘继海
对于杰昂·米罗joan miro,大家公认的最精炼也最准确的概括便是一句:米罗,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米罗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流派的杰出代表,与达利(Saivador Dali)并称为西班牙最著名的两大现代艺术家。

他用孩子般的眼光观察世界,显现出纯真和稚气。

作品画风始终如一,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

要认真的去欣赏米罗的作品,首先是应该了解他的生平,其实,大多数的画家的作品风格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米罗自然也是不会例外的。

杰昂·米罗( 1893-1983),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的塔拉戈纳的蒙特罗伊格。

那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产生罗马风格的摇篮,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又是最先接受现代艺术的地方,是诞生毕加索和达利的国家。

米罗14岁进巴塞罗那美术学校。

22岁的年轻人不满官方学院教学,决定走自己的路。

早期深受凡·高和主体派的影响,作品呈明显的具象,干巴巴的素描、生硬的分面和明亮而乏力的色彩。

但是米罗的秉性、直觉,具有根本的反理性主义。

他生来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本能地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对自然和博物馆的迷信,于是他参加了达达主义艺术运动。

而关于米罗参加的达达运动介绍如下: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
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

”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虽然达达主义这个流派并不成熟,它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它的艺术理念只是基于对传统的否定,但是为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于1920年的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诞生了超现实主义,这便是米罗的风格所属。

它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

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

认为儿童和疯子的言行,才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范例。

在绘画中,用混乱的线条与颜色的任意涂抹进行表现。

超现实主义绘画分为两种风格,从米罗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米罗可以分类到其中的一支,甚至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这支超现实主义风格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

因此,它又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或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这一倾向与达达主义者和某些未来主义者所从事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
验有关联。

而另一支则是以达利、马格利特、德尔沃为代表的风格。

这种风格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

它的来源是卢梭、夏加尔、思索尔、基里柯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

它企图运用弗洛伊德所下的定义,创造一种不受意识和理性控制的形象。

但是其作画的过程实际上与写实画法没什么区别的理性过程,因此这种风格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和古典的超现实主义。

介绍完米罗相关的风格----超现实主义,接下来应该是介绍关于米罗的作品了,我们在这些作品中也总能捕捉到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子。

米罗是非常多产的,画风始终如一而又多样变化。

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难。

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环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

米罗作画以漫不经心地笔划在画布上自由弯曲伸展游动,毫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空间深度的要求,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式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像爆炸四溅的宇宙流星。

这些假装漫不经心乱涂出来的稚拙形状,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一个多彩多姿的梦幻世界他用简单的三根头发表现一个人。

他画的湛蓝的天空,那样纯净饱和的天蓝色,就来自于他对家乡加泰罗尼亚天空诗一般的畅想。

”当我们看厌了画室作品、美学示范、华丽词藻之后,在米罗的画中找到了清新的水源,
它平静地清洗我们的一切陈规俗套。

他是位拒不承前,也不想超越任何人,更不想启迪后人的画家,他只是以史前人类或儿童的方式去作首次的发明;他不讲我们时代使用的任何语言,而是我们时代人梦想和思念的伊甸园;他简单之极、天真之极,他在现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不是最高的,然而却是无人争夺的地位;这就是他全部的人格和艺术的魅力所在。

米罗不仅有幻想的幽默,而且他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

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

在现代美术史上,米罗实在是一位难以归类的巨匠。

这使人想起一句格言: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让批评和历史都感到为难。

米罗的作品是令人愉快的,其画面洋溢着自由天真的气息,往往人见人爱。

有评论说,米罗的作品“比我们周遭的世界更幸福、更神秘、更多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欢乐、更多永恒而普在的吸引力……穿过成人的功利主义,找回孩提时代的天真……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米罗的作品太多以至于无法完全罗列,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米罗的早期重要作品《农场》是一件高132厘米、宽147厘米的布面油画,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画面中的蓝色天空,以及向天空伸展的桉树,占据了画面的上半部,显得非常耀眼。

在农场里劳动的人们,以及这里的土地、玉米、房屋、马匹、水桶和蜗牛等,主要集中在画面的下半部,表现了朴素而亲密的场面。

米罗对画面整体布局的精心构思,以及对细节描绘的精巧安排,明显受到卢梭绘画
的影响。

农场中的景色,也体现了米罗对家乡生活的眷念。

米罗的早期作品往往都跟乡土有关,他的《蒙特洛伊的乡下风景》(1916年)
和《蒙特洛伊的教堂与村庄》(1919年)等,充满了同样深厚的情愫。

米罗的作品包含了他的衣服自画像,画作中,他瞪大的眼睛和紧缩的嘴唇,反映了他的恐怖观念。

严酷的绘图和催人入眠的正面化形象,标志着他继承了自己的早期风格。

《哈里昆的狂欢》是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感。

室内举行着狂欢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哀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着长杆的烟斗,忧伤地凝视着观者。

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

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

《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很生动。

在画中,黄色和橙色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

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形状。

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像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

《绘画》是最完整的非人物画,而且在运用色调方面,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作品。

如柔和的绿色蓝色一级退晕的褐色调子。

在很有气氛的色彩背景上,漂浮着以黑色为主体的抽象有机的形状。

有一块勾白色的色块,令一块是鲜亮的红色,其它一些知识勾了黑轮廓。

与米罗1920年代的绘画相比,这件作品恬静而神秘。

米罗从斯蒂恩的绘画《猫的舞蹈课》着手,把它改画成《荷兰室内之二》,这是一些无定形的形状,漂浮在含糊的空间里,是一幅生
动的梦间幻影。

斯蒂恩原画当中的多数人物和物体,都有保留在画里,如何解释这些人物和物体,看来是令人迷惑的。

从洞里窥视的人物,已经变成了一团鬼气。

米罗画的一组人物,都包罗在一个略呈椭圆状的色块之内,端部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小怪物,看上去是受到斯蒂恩画中紧凑的人物构图的启发。

《托儿所的装饰画》是一幅很大的作品。

虽然看上去很强烈,如在鲜蓝的背景上画了黑色和红色的怪物,但这些兽类却并不怎么吓人。

即使在艺术家心目中最凶残的兽类身上,人们也感到艺术家那慈祥样的心怀。

《静物和旧鞋》,显示了这位非政治的艺术家,为反对西班牙内战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反应。

《静物和旧鞋》的形象是明确的,有旧鞋、酒瓶、插进叉子的苹果,还有一端变成头盖骨的一条切开的面包。

所有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个捉摸不定的空间里,色彩、黑色和凶险的形状令人厌恶。

这件作品并不是特别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米罗对发生在他所热爱的西班牙事变的痛感和厌恶之情。

他是以物体、色彩形状来声讨腐朽、灾难和死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