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__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
第八章__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
(2)高压旁路系统 位于主蒸汽管道和再热器入口之间的减温减压 装置是汽轮机高压缸的旁路。由锅炉来的新蒸汽可 不经过高压缸而由旁路减温减压后进入再热器;
14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3)低压旁路 经锅炉再热器加热后的蒸汽可经过位于再热器和 凝汽器之间的减温减压装置进入凝汽器,该旁路装置 与汽机中、低压缸并联而称为低压旁路。 低压旁路装置和高压旁路装置以串联方式,将锅 炉的新蒸汽不经过汽机的高、中、低压缸,而直接由 主蒸汽管道引至再热器再排入凝汽器,从而冷却了再 热器。
4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3、机、炉间的协调
(1) 在单元制运行方式下,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纵 向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机、炉一一对应而使锅炉产生 的蒸汽无法存储,这就要求机组之间要相互配合协调动 作。
(2)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这种协调关系由机炉协调控 制系统来完成,即协调系统根据外界负荷的要求,协调 机、炉的工作,使之既满足外界负荷要求又保证机组安 全运行。
5、解决再热器保护
设置在锅炉内的再热器,均需经常流动一定量的蒸 汽以冷却其管路,使再热器管壁不超温。依据再热器选 用的金属材料及炉内布置情况,通常要求冷却再热器的 蒸汽流量约为设定值的14%左右,而汽轮机空载时的进汽 量仅为额定值的5%8%,特别是汽机甩负荷时瞬时流量 为零,停机不停炉运行时汽轮机完全不进汽。由此可见, 中间再热器机组必须解决再热器保护问题。
7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7-2 旁路系统结构和容量
8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一. 定义 所谓汽轮机旁路系统,就是汽轮机并联上一个由蒸
汽管路及减温减压装置组成的蒸汽旁路系统。从而可使 高参数不经过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而由并联的蒸汽减温 减压装置进入低一级蒸汽参数的管路或凝汽器。 二. 汽轮机旁路系统的结构方式
在结构上有一级大旁路系统、两级串联旁路系统和 三级旁路系统等三种典型方式。 三. 旁路蒸汽容量
(3) 协调控制系统目前的功能范围还不能做到全程控 制,这样在单元机组启动、停机,甚至发电机组急甩负 荷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机、炉的动作就是一个新问题。
5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4、解决锅炉的过剩蒸汽
由于机、炉特性上的较大差异,使得机组在起动和 低负荷工况下,由于单元机组不再有储备蒸汽的蒸汽母 管,就必须解决锅炉的过剩蒸汽,否则锅炉对空排汽将 损失大量的凝转汽轮机所需的蒸汽量 对于承担基本负荷的机组,其起动工况多为冷态
或温态、起动次数较少。滑参数起动时所需冲转压力 及其相应的蒸汽量较低。一般30%的旁路容量就可以 满足。
总之,机组旁路系统的容量选择应保证锅炉最低 稳燃负荷运行的蒸汽量能从旁路通过,同时能满足机 组起动或甩负荷工况下,为保护再热器所需的冷却蒸 汽量通过。
6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二、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中间再热带来的新问题 1. 中间再热式单元机组的出现带来两个问题:
① 机组启动和低负荷下,如何处理锅炉的过剩蒸汽; ② 中间再热器的保护。
2. 解决措施 实践表明,在中间再热器式单元机组中设置汽轮机
旁路系统可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还给机组的运行带来了 灵活性,提高了机组在电网中的适应能力。
10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2、旁路系统容量选择的考虑因素 (1)锅炉稳定燃烧的最低负荷 锅炉稳定燃烧的最低负荷与炉型、煤种有关,有时
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对于停机不停炉工况,其旁路 系统的容量应按最低负荷考虑。
(2)保护再热器所需的最小蒸汽量 满足保护再热器所需的最小蒸汽量为机组容量的 30%-40%,根据运行经验,保护再热器所需的蒸汽量 为额定蒸发量的10%-20%左右。
12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四.三级旁路系统 三级旁路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下图,它由大旁路装
置,高压旁路装置及低压旁路装置组成。
图. 三级旁路系统
13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1) 大旁路装置 位于蒸汽主管道和凝汽器之间,锅炉来的新蒸 汽经过减温减压后直排凝汽器,这样在机组发生事 故甩负荷时,通过大旁路可维持锅炉在最低稳燃负 荷下运行。
汽机旁路系统的容量,是指经旁路系统的最大蒸汽 量占锅炉额定蒸发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说,旁路系统的 容量越大,对加快机组的启动越有利,有30%、50%、 100%等。
9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1、起动时间与旁路容 量关系
上图给出了一个停机10h后起动时间与旁路容量关 系的例子。
由图可以看出,当旁路容量大于50%后增加旁路容 量对加快机组的启动不如小于50%旁路容量那样显著, 对于主要为改善机组起动性能的旁路系统来说,其容 量一般在30%50%左右。
15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五.两级串联旁路系统 两级串联旁路系统的组成如下图,它与上图所示的三
级旁路系统不同之处,就是没有设置位于主蒸汽管道和 凝汽器之间的大旁路装置,而高压旁路装置和低压旁路 装置以串联方式组成汽轮机的旁路系统。
3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2) 采用中间再热意义:
对在高压缸做功后的蒸汽进行再热,不仅提高汽轮 机终端的排汽干度,而且改善了汽轮机末级的工作条件; 如果再热蒸汽压力选得合适,采取一次中间再热后可提 高机组热效率达4%~5%。
2、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单元制
根据中间再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要求,再热蒸 汽的压力要随机组的负荷变化而变化,即机组出力不同 时,对再热汽压力的要求也不同。这样机组若采用母管 制,则各台机组的出力不同对再热蒸汽压力要求不同, 再热汽分配就成问题。因而中间再热式机组不能采用母 管制热力系统,而只能采用单元制热力系统,即一机对 一炉的运行方式。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第七章 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
§7.1 概述 §7.2 旁路系统结构和容量 §7.3 旁路系统的功能 §7.4 旁路控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7.5 旁路系统的控制特性 §7.6 苏尔寿旁路控制系统 §7.6 旁路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1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7-1 概 述
2
华中电力培训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1、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中间再热 (1)中间再热 在中间再热式机组的运行过程中,由锅炉过热器 来的新蒸汽经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送到再热器进行 再加热,使其温度达到或接近新蒸汽温度而成为再热 蒸汽,再热蒸汽送到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这就是 一次中间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