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做法射阳县外国语:姜玲内容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这些识字方法有我个人总结的方法,也有借鉴他人的经验.下面我将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等方面着手.把识字教学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识字教学,另一方面是写字教学.关键词:识字游戏兴趣自主提高正文:在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而且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变换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这段话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一、游戏识字,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一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王国”,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记住字形。
因为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所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学生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猜字谜:我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
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是积极的,印象深刻的。
每个同学都在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
每当猜出一个字谜,大家都会开心的大笑。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此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给生字找朋友,送生字回家等多种游戏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现举例加以说明。
1、摘果子:准备一些教学卡片,一面画有“苹果、桃子、李子、草莓、香蕉”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的拼音及词语。
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按照图案读出背面的词语。
若读正确,可将卡片送给同组其他同学;若读错误,则把卡片还给老师。
然后看男女两组哪组得的果子最多。
这样就把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上成了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2、开火车:一人当火车头,其余学生学火车开动的声音(呜——咔嚓,呜——咔嚓),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依次按顺序读字音组词,并分析字形。
谁说错了,火车立即停,让后面的学生当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分析字形),修好后继续开着火车走,直到学生开完火车到站为止。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把所学的生字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而且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3、拾贝壳:在学完生字后,即兴在黑板上画满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贝壳,每个贝壳中间都写着一个字。
上台拾贝壳的孩子必须大声教台下的孩子读那个字,读对了,大家鼓掌;读错了,就请自己的朋友帮忙。
做这个游戏时,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的上台拾贝壳,他们上台领读的声音是那样响亮,神情是那样专注。
这种游戏不但成功地再现了新知,而且巩固了所学。
4、找朋友:选择一些同音异形字或准备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上的伙伴。
心里得到了满足,也充满了兴趣。
5、彩虹桥:出示生字后,分组读出,再分组组词,看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然后各组从组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进行说话。
在这种游戏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6、编字诀或儿歌: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编一些帮助学生识记,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编一编。
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六)”。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十人打架八人拉,三人报告一人抓(李)”。
“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照)”。
“远看峨眉山不在(我),西下美女谁不爱(要),口中有口难开口(回),法字三点水不在(去)。
”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另外,开展在生活中的识字比赛、路标、广告牌、食品包装袋、单位名称牌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乐此不彼。
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动识字,自主识字课堂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各种识字的方法,并根据文本提供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或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课内的识字教学注重指导学生获得识字方法,掌握识字的策略。
字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很难建立起字词与它所反映的事物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字词的意思。
1、创设识字语境,利用词串识字。
“词串识字”是国标本苏教版教材的首创,它吸收了传统蒙学经验,属于韵语识字。
在低年级阶段,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十分困难而且枯燥乏味,不容易记住;另一方面,正由于汉字是单音节,就非常容易组成短句,也非常容易押韵合辙,念起来顺口顺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
所以词串识字形式非常优美,又使汉字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之中,学生非常感兴趣。
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上有这样一组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看起来是一串词语,其实是一幅画。
儿童借助这几个典型的事象加以想象,补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画面:祖孙三口坐在竹椅上纳凉,萤火虫打着灯笼在不远处飞来飞去。
爷爷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指认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一边给小丁丁讲述它们的神话传说。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一边读词串,一边想像一幅一幅画面,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步入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样做更有利于儿童识记汉字,同时发挥了词串识字对阅读和写作的过渡功能,这与课标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感受阅读乐趣”“写想象中事物”“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等要求非常吻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智力发展非常有利。
在这样的语境中,学生兴趣盎然,体验了韵文识字的乐趣,而且从中也感受到了农村夏夜美好的情景,以及温馨感人的家庭亲情。
教师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想象,给儿童以遐想的空间,拓展了学生思维,发展了想象力,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
2、利用联想、儿歌、字谜来识字儿童天生爱猜谜语,爱读儿歌,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拆开、重组的方法,编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和活泼有趣的谜语。
这样的识字方法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能让学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体会祖国文字的神奇有趣,产生想了解汉字一笔一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指导学生学习运用。
(1)针对低段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导他们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熟记字形。
如在生字“聪”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本班成绩最优秀同学上课时的表现,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要想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必须做到耳听、眼看、口说、心记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这样的教学字形的识记效果非常理想,同时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行为指导。
(2)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进行: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识“看”字,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老人们把手挡在眼睛上看远方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识“水”字,回想起生活中看到流动的小河;根据汉字联想一种景象,识“秋”字,回忆起秋游时看到成熟后的禾苗金黄金黄的,好象燃烧的火焰;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场面,识“休”字,联想到同学们下课时靠着大树休息的场面;根据汉字回忆一种心理活动,识“乐”字,想到小孩子戴上新帽子,心里肯定很快乐。
小学生有出乎成人意料的想象力,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回忆生活情景进行联想,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生掌握书本中要求学会的汉字,还可以让生活经验丰富、口语词汇较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展示机会,结合认识一部分口语中常用的字。
如教学生字“山”时,请学生回忆生活情景说出口语中含有该字的常用词,口头组词后老师选择“高山、山谷、山林、爬山”这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笔画较少、词义浅显的词以“一字开花”的形式在黑板上出示,先指着字领读,课堂小结时进行抽查,还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反映生活情景的图片帮助理解意思。
这样不仅利用学生的生活记忆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能明显地增加识字量,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特点,运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直观演示法、字理讲解法、奇特想象法、儿歌记忆法、自编谜语法、形近比较法、加减替换法……让课堂活起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识字。
如:儿歌:“中间有点仔细辩,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
”再比如让他们猜字谜、编字谜。
刚上课时,教师抓住重点的字设计猜字谜的游戏,比如谜语:“伙伴去掉一人,剩下多少。
”“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两竖在中间,两点两边分,下面有一横,请猜一个字。
”他们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准确地猜出相关的生字。
热:“灬”和火有关,肉“丸”在火上烤,用手拿会很热。
闲:门里站着一个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的人。
盖:上面是一只没尾巴的小羊,下边是个大碟子,小羊怕羞,用碟子盖在尾巴下边。
经常进行猜谜语游戏后,许多爱动脑筋的孩子不仅会猜,乐猜,而且能编一些简单的字谜。
如学生根据“春”字编出三人同日去春游;日月交朋友就是“明”;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
孩子们编的字谜也许比较粗糙、幼稚,甚至在我们大人看来不怎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积极编造字谜的过程中对字形进行反复地推敲研究,他们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状态,肯定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在不断识字活动中学生学出了灵感,悟出方法,学会了创造:“坐、座、做”,“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
这样的识字活动,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打开记忆、联想、分析思维的闸门,尝到了识字的乐趣。
这种乐趣不是肤浅的,而是融入思维、智慧,参与其中的一种动脑的顿悟,并从中品尝到创造的快乐。
3、创作识字简笔画,制作识字玩具,编排识字游戏。
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