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摘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公司的长远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公司的财务决策中,制定一个正确、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对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诸多因素作了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理论因素主要有法律性限制、契约性限制、公司内部的有关限制和股东的意愿等几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股利分配Abstract:Dividen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Reasonable dividend policy help the company establish a good image in the capital market, creating favorable factors for the company's long-term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mpany's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establishing a correct, stable dividend distribution policy plays a vital role. Therefo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dividend policy in a company. The theoretical factors are legal restrictions, contractual restrictions, company's internal relevant restriction and shareholders' suggestions.Keywords: dividend policy relevant factors distribution of dividends一、引言股利政策是企业对股利分配所采取的策略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的股利政策, 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的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而公司股利政策的形成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在种种因素下进行的,公司不可能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股利及股利政策概述1、股利及股利的支付形式股利是指企业的股东从企业所取得的利润,以股东投资额为分配标准,包括股息和红利。

股息是指优先股股东依照事先约定的比率定期提取的公司经营收益;红利则指普通股股东在分派股息后从公司提取的不定期收益。

股息和红利都是股东的投资收益,统称为股利。

一般来说,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分配给公司的股东。

股利的支付形式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以及股票回购。

其中最常用的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以及股票回购。

(1)、现金股利所谓现金股利,也称派现,是指公司用现金向股东分配的股利。

它是股利支付的主要形式。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现金股利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在公司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于本期收到的,因此许多公司经理便投其所好,分配现金股利。

公司支付现金股利会导致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股东权益相应减少,在股本不变的前提下,会直接降低每股净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指公司向现有股东发放的额外的普通股股票,我国通常称为“红股”。

与现金股利不同,股票股利只是资金在股东权益账户之间的转移。

即将公司的末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金转化为股本。

它不会导致公司现金的流出,也不增加公司的资产,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总额也不发生变化。

但发放股票股利将增加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数量.导致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减少。

不过由于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将相应地增加,每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每位股东所持有股票所代表的权益账面价值也不变。

由于我国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同,在国际上股票股利不像我国那样具有普遍性。

(3)、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形式。

股票回购使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减少,每股收益相应提高,市盈率降低,从而推动股价上升或维持合理价格。

对于投资者来说,与现金股利相比,股票回购不仅可以节约税收,而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需要现金的股东可选择卖出股票,而不需要现金的股东可继续持有股票。

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股票回购有利于实现其长期的股利政策目标,防止派发剩余现金造成的短期效应。

因为一旦派发了现金股利就会对公司产生未来的派现压力,而回购股票属于非常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产生未来的派现压力。

2、股利政策股利政策就是公司期末在平衡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对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的净利润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以及何时发放的,如何在股东发放股利或者留在公司再投资这两者之间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

股利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即确定每股实际分配盈余于可分配盈余的比率高低;②、股利支付具体形式的选择,即确定合适的分红形式。

常见的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或者回购股票等;③、股利支付率增长政策,即确定公司未来股利的增长速度,它将限制某一时期股利支付率的高低;④、股利发放政策的选择,是采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还是剩余股利政策;⑤、股利发放程序的策划,如发放频率、股利宣布日、登记日、除息日和发放日的确定等。

由于不同的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生命周期、业绩状况、控股股东的股利分配偏好等制约股利政策的诸多因素存在差别,因而不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各不相同。

股利政策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将税后利润首先用于再投资,剩余部分才用于股利发放。

当上市公司拥有获得丰厚利润的投资机会时,这种股利政策就会成为上市公司的理智抉择。

因为上市公司用于再投资的这部分内源融资,既不需对外支付利息和股利,也不需像外源融资那样耗费融资交易成本。

显然,这种股利政策可以降低总资本成本,有利于实现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

(2)、稳定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司保持每股股利金额的相对稳定,公司的股利支付呈线性向上的趋势。

其优越之处表现在:其一,有利于增强公司对投资者的凝聚力。

因为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的股利水平,无疑会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其二,有利于稳定公司的股价,树立公司良好的市场形象。

其三,有利于吸引风险厌恶型的个人投资者和实行谨慎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从而为公司顺利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事先确定一个股利占公司税后利润的比率,然后长期按此比率对股东支付股利。

在这种股利政策下,股利支付额与公司税后利润的关联度明显为高,各年的股利支付额随公司税后利润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

但由于股利支付额随公司的税后利润而波动,这种股利政策不利于稳定公司股价。

波动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未来收益不明确、不可靠的信息,容易给投资者带来经营不稳定、投资风险大的不良印象。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指公司在一般每年只支付数额较低的股利,而在税后利润较多的年度,则在原有数额基础上再发放额外股利。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可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当公司税后利润较少或虽然税后利润可观,但用于再投资的资金较多时,可发放数额较少的股利;而当公司税后利润显著增加时,则可适当增加股利,以便使投资者分享公司业绩增长的好处。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1、法律法规限制一般地说,法律并不要求公司一定要分派股利,但对某些情况下公司不能发放股利却做了限制。

这些限制表现在资本保全的限制、企业积累的限制、净利润的限制等。

(1)资本保全的限制。

资本保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作出的法律限制。

法律规定,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即公司不能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

从而有效保证公司有完整的产权基础,由此保护债权人利益。

(2)、企业积累的限制。

《公司法》在第177条中,规定了股利分配的顺序: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先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益金。

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以不再提取。

第179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股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或增加面值。

但法定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这也是为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3)、净利润的限制。

法律规定公司年度累计净利润必须为正数时才可以发放股利,以前年度亏损必须足额弥补。

(4)、无力偿付债务的限制。

要求公司已经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或因支付股利将使其失去偿付能力,则公司不能支付现金股利,如果因企业分配现金股股利而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或正常的经营活动, 则股利分配就要受到限制。

2、契约性限制一般来说,提高股利发放水平,公司的破产风险加大,这样就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因此,为了使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债权人通常都会在公司长期借款、债券、优先股、租赁合约等合约上,常要求对方,接受一些有关股利支付的限制条款。

例如规定只有在流动比率和其他安全比率超过规定的最小值后,才可支付股利。

优先股的契约通常也会申明在累积的优先股股息付清之前,不得派发普通股股息。

确立契约性限制条款,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把利润的一部分按条款的要求进行再投资,获取利润,从而保障债款的如期偿还,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3、公司内部的限制(1)、变现能力。

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该以不危及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

如果公司的现金充足,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收支状况良好,则它的股利支付能力也比较强。

如果公司因扩充或偿债已消耗大量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

(2)、筹资能力。

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则可考虑发放较高股利,并以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反之,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

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公司能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因此,它们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通常需要经营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从外部取得资金,因而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