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2010年06月21日 08:25,星期一作者:wm 阅读:92次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
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着深切体味。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一)音乐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模糊有的学校教师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但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小学里,搞了一些音乐实验班,经验表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很强,而且学习成绩也比普通班级高。
例如:某校校长本来安排语、数、外等主科老师担当班主任,但是有位老师要出国学习,不得已安排了一位音乐教师担当了班主任,这个班主任常带领学生唱歌、文艺表演,结果没想到,该班学生包括学习在内的各项成绩都是全年级最优秀的……(二)师资队伍紧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很多农村学校领导反映,农村学校由于编制紧张,招聘老师时只能尽可能将有限的名额用于招聘中考、高考必考科目的老师。
至于音、体、美,没有老师就不上课了,或者让别的老师代代课。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用具(器材)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由于多种原因,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处于附带地位,音乐教学硬件建设也受到极大影响。
在一些贫困山区,先不说能有什么电视机、录音机、风琴,就是连像样一些的课桌椅都成问题,还有师资问题以及信息的闭塞等等,都是普遍存在的。
(四)学生喜爱音乐,感知能力低下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很多学生虽然喜爱音乐课,但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例如:有一个班 30名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个会演唱乐谱,根本不会视唱;此外,学生对欣赏及乐器类教学,充满了神秘和憧憬,在上合唱指挥课时,老师做示范,很多学生在座位上像看戏一样,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看动画片和听流行歌曲。
这充分说明,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落后,教学效果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低下。
二由农村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与对策(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作为专职教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
多举办些文艺比赛和一些合唱、舞蹈、器乐等方面的训练,例如:每年举办“一二九”歌咏比赛,多参加区以上教研活动,同时,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二)改革办学体制,广开育才渠道。
招商引资已成为当代经济建设中的亮点,我们的教育部门也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敞开大门,吸引资金人才,拓宽音乐教育渠道。
鼓励多种形式办学,施行音乐教育多轨制。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建设,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
音乐教学的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
不少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电视、没有钢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适当增添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
与此同时,我们应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
在农村,石头、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垂生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这就为农村学校的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这一教学内容得以非常生动地展开,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四)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
我们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
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
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
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五)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现在的农村的师资虽说不像前几年那么缺,基本上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师。
但是因为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就必定决定了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就少许多,通讯、信息的闭塞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距离越拉越大。
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应尽量给农村音乐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参加学习。
而作为音乐教育者自身更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六)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音乐社团应创造条件,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节、专场演出、音乐讲座、艺术节等,争取办出特色,办成传统。
比如每年如期举办“合唱比赛”的做法就值得推广,这对推动、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七)将音乐知识内容纳入高考的综合素质试卷,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积极性。
当前,导致农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轻美育的原因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
因为.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如将音乐知识内容纳入高考的综合素质测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积极性。
发挥网络优势,共享音乐资源。
教育部、音乐家协会、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建立网上国家艺术资源库(音乐类),开办网上音乐学校,把音乐各领域的名家一“网”打尽,把他们的课堂搬上网站,此工程若胜利竣工,将使农村音乐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而言之,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改观,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音乐教育将是教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现状与思考【论文摘要】《****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已经过去多年。
而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的农村中小学里,却因各种原因,在实施这一行动纲领、深入教育改革方面没有做到足够的积极的贯彻与配合。
故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应以加强农村音乐教育体系为重点,方能全面、真正实现全民族的素质教育。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院校不断增多,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人数呈急剧上升之势,为整个社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
遗憾的是这种大好景况只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占全国学校总数的85%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几近空白,绝大多数高中生还都是乐盲,这与党的“十六”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素质教育等要求相去甚远。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近年来,笔者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小学工作二十年的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深切体味,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本专业调研、学情走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堪忧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差距明显。
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
各级农村教育管理部门的轻美育的观念较为严重。
导致农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轻美育的原因主要是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
同时在全国统一的高考录取中,各地的录取分数也是不一样的。
升学录取中存在着学校的等级之分——重点与普通,这样就“造成了全国不同地域考生之间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只有考试升学的科目才是“主课”,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都是“副科”、“小三门”,对这些科目视作可有可无。
(二)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兼职教师是音乐教学一线的主体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那么现行农村中小学缺额的80多万又是如何完成课表上的音乐课的呢?兼代便成为首选方式。
兼代音乐课的老师首先是本校之内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他们大都懂一点音乐理论的师范类老师,我国恢复高考后的人才断层期,国家招收“初师生”、“中师生”,在他们学习中,“小三门”变“大三门”,重视音体美教学技能的培训。
这部分毕业生现在仍然有在教学一线兼代艺术课的。
其次,兼带音乐课的教师是音乐爱好者,他们至多会一门乐器,能大致拼凑出不太复杂的简谱,看着音乐课本和参考书,就给学生“唱”音乐课了。
还有一种音乐老师,他们没有丝毫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甚至连对音乐感兴趣都谈不上,只是充当了素质教育、音乐课堂的牺牲品。
上级来检查,课程表上、音乐课堂上有个音乐教师了,至于学生受教育与否姑且不论。
音乐课表的音乐课其实是上的其他科目,音乐课名存实亡。
据调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音乐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仅只是30%。
(三)音乐教师的待遇差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农村中小学,一切都围着“主科”转,对待“新课标”教育管理者们依旧是置若罔闻。
在一份调查材料中有一组数字显示“70.4%的教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感到迷茫;69%的学校依旧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衡量教育的唯一尺度;55.3%的农村小学课程未开齐全(含课表上有但实际没上的)音乐课和美术课”等。
音乐教师的待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不重视。
2. 同行们的轻视。
3. 社会环境中音乐教师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农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导致“台上的音乐家是天才,隔壁的音乐家是疯子”的意识普遍存在,音乐教师也自然成了“下里巴人”。
(四)教师音乐素质低,科研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授课教师多是兼代老师、音乐爱好者,所以就很难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一部分专业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环境、所受待遇等问题,根本就无法安心、钻心从事音乐一线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也许是平衡一下音乐教师的“低贱”身份;15%的专业音乐教师改行教授了其他学科;只有10%的专业音乐教师还坚守在原来的音乐教学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