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月考(10.8或10.9)试卷5.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高二地理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王筱莉分,命题人: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6分)选择题(共第一部分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中曲线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状况,完成下题。
6.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7.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对图示丙半岛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A.半岛上湖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出现在一月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B.山麓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C.山坡上葡萄园随处可见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读西亚部分国家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M,其主要原因是)3.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A、土壤、水源 B D 、地形、河流、风向、地势、光热、降水 C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乙地不合理灌溉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4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土地盐碱化 C B、水土流失 A、沙尘暴 D、洪涝灾害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1 / 79.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经过海峡的顺序是.①②④③.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 A.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12 地形、河流.风向、地势 D.A.土壤、水源 B.光热、水源 C .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13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
读图,回答下列各月202012年11 题:()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BA10.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 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B.( )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14河段支流多,.CBA河段支流少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ABD.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河段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11()D.①④ B.②③ C.③④ A.①② A.乙以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15.都以水土流失为主B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C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都以荒漠化为主D③加剧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①④ DC B A.①②.②③.③④2 / 7图为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2011年1通。
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题。
19.该产业最有可能是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业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20.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地价和工资 B.交通和市场 C.矿产和政策 D.环境和技术21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16.中俄原油管道运输的优点是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A. 连续性强,运量大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安全性能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B.C. 运输效率高,是目前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D.17.关于中俄原油管道运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中国东北大气质量的改善 B. 提高中国能源供给水平、改善能源进口结构 C. 改善俄罗斯能源短缺的状况促进俄罗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2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题。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18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 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D.3 / 7产品的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当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净出口该产读下面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品时,则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下一个阶段。
读下图,完成小题。
27.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该产品生产企业在Ⅲ类国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D.重化工业基地 2428廉价劳动力 A. B.便捷的交通 C.充足的能源 D.先进的技术.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③森林火灾④农林病虫害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 A.①②③ B.①②④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问 C.①②③④D.②③④题。
万面积土地覆被类型 /hm土地覆被类型面积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4分)22 hm/16.6 耕地沙地 468.729.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分) 10.7 草地沼泽地58.8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1.4盐碱地32.1建设用地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
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
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25.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26.该区域可能位于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4 / 7分))概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说明其主要原因。
(6(1 广西桂东是我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
分)(2)说明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
(6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2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 2分)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分)4(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根据图丙,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3(分)的后果。
(10)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
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4 4分)(.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最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它是近百年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30 的理想。
中国梦的产业基础是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
读下图回答。
(12分)“煤—电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
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5 / 7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环经济产业链。
) (1)图甲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分)(2)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什么?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
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4((3)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分)(4的影响。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分)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4,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6分)30(1)概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说明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分)2)说明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高二地理答题纸非选择题(共分)44第二部分 2931(1)图甲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