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二年级零诊模拟地理试题(二)命题、审题:覃绍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2、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3、考试结束时,监考员只将第Ⅱ卷收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位置 B.离海的距离C.地形 D.植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海区属于印度洋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3~4题。
3.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热衷于“末日旅游”,图中M地即是其中之一。
你认为M地“末日旅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厄尔尼诺 B.生态失衡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4.N河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富饶,也造就了灿烂的古文明,其河水泛滥的原因是A.11月到次年4月受西风带影响 B.6月至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6月至9月吹西南季风 D.10月到次年6月吹东北季风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回答5~6题。
5.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正确组合是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B.季风水田农业——亚热带季风气候C.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6.鹿特丹港兴起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位于莱茵河的入海口 B.扼波罗的海航线要冲C.地处亚欧大陆桥东端 D.西接英吉利海峡图8为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⑤8.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世界能源需求量增大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
读图,回答9~11题。
9.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A.粮食 B.煤炭 C.木材 D.铁矿石10.丙港与丁港相比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期一致 C.多雨期一致 D.沿岸都为寒流流经11.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13题。
12.右图所示地区内的交通线和城镇分布特征是A.分布在山脉的阳坡B.分布在河谷地区C.分布在盆地边缘D.分布在盆地内部13.该区域的区域优势不包括A.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瓜果品质好B.资源丰富,成为我国西部能源基地C.劳动力丰富,名优特产加工业发达D.与多国接壤,边境贸易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14~15题。
14.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点是A.西宁、河内B.昆明、新加坡 C.昆明、曼谷 D.拉萨、胡志明市15.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图a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甲河流域示意图,图b反映的是甲河流域某年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16~17题。
图a 图b16.对图有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河流域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B.甲河流域城市体系较合理C.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D.甲河流域有结冰期17.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表现在A.东南部面积所占比例小,自然环境脆弱 B.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C.西北部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 D.西北部城市化水平高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18~20题。
18.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19.符合乙区域土地资源特点的是A.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20.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岸线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22.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阅读下面三幅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乙地 B.昼长年变化甲地最大,丙地最小C.乙、丙两地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D.甲、乙两地降水多、地势陡,多滑坡等灾害24.图中的河流A.①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③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①、③所示河段以侧蚀为主,水能可实行阶梯式开发2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地区已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B.甲、乙、丙三地区是所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C.甲地区已实现多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良性共处D.乙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高二年级零诊模拟地理试题(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请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
2、第Ⅱ卷的试题直接用钢笔或中性笔答在试卷上每个小题的相应位置。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选择题 26 27 28 29 30 总分 总分人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经济发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西兰区域概况图材料二、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粮食不能自给。
畜牧业用地占农业用地达76%,乳制品、肉制品分别占出口贸易额的22%和14%;依托发达的农业科研机构,家庭农场经营的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都很高。
(1)分析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3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座位号(2)新西兰的粮食最有可能从(国家)进口,试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优势区位条件。
(5分)(3)据研究,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是导致皮肤癌的原因之一,甲岛东部地区是世界上皮肤癌高发地区之一,从大气环境方面分析其原因。
(2分)27.(11分)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3分)(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2分)(3)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分)(4)简述北海沿岸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分)28.(9分)根据下图和下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下表示意尼罗河径流量构成(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3分)(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2分)(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29.(12分)读我国某地区干燥度分布图(提示:干燥度是指长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及最主要的形成原因。
(2分)(2)试描述图中河流在C段的水文特征。
(2分)(3)A所在闭合曲线的干燥度为,分析A所在区域与B所在区域干燥度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分)(4)简述D地形区发展耕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30.(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XX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了“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是国家煤炭和炼铝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材料三、“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当地的苹果园经常通过果树下大面积种植白三叶草来改造土壤,综合协调土壤中的水、热、肥、气等各项指标,调节果园局部小气候等,对果树生长十分有益。
(1)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适宜苹果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说明当地苹果园通过种草能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的理由。
(4分)(2)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答案】(10分)(1)差异: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原因: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优势区位条件:①国土大部分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②多山地和丘陵,不适合农耕,但有利于放牧;③地广人稀,草场面积广;④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⑤畜牧业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
(任意四点即可) (3)①东部地区处背风坡,云量少,光照强烈;②靠近南极地区,臭氧层稀薄,太阳紫外线辐射在当地较强。
27.【答案】(11分)(1)差异:北海的海水温度、盐度均低于南海;资源优势:两者油气资源都很丰富,北海有世界著名渔场;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等。
(2)南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海洋运输理由: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运输橡胶对时间要求不高。
(4)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量较多且全年分配均匀(或全年温和湿润);常年受西风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8.【答案】(9分)(1)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