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式排风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离心式排风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离心式排风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安装方法进口设备进口风机类设备采用整体安装法。

除非外方或甲方有特殊要求,一般不作解体。

说明书中无要求者一般采用垫铁安装。

说明书中内容与本方案要求不一致的,以说明书要求为准。

国产设备国产风机类设备不管供货状态如何,如果制造厂和甲方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解体安装法和有垫铁安装。

驱动电机功率>45kw或甲方有特殊要求或怀疑电机有问题的,电机要在电气有关人员的配合下作抽芯检查。

≤45kw的不作解体。

电机的出厂日期大于12个月的,轴承要换油。

风机和轴承箱要全部解体、清洗、检查。

安装程序预留螺栓孔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轴承箱安装→电机,风壳安装→一次找平找正→一次灌浆→解体清洗,组装→二次找平找正→二次灌浆→联轴节对中→工艺管道安装→联轴节复查→试车准备→单体试车→交工验收预埋螺栓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解体清洗→轴承箱安装→找平找正→电机风壳安装→灌浆→联轴节对中→工艺管道安装→联轴节复查→试车准备→单体试车→交工验收整体安装设备无解体、清洗、检查、组装等项目。

主要安装技术要求垫铁安装垫铁应根据设备重量和地脚螺栓尺寸计算后按规范选取,垫铁表面应平整,无飞边毛刺和氧化皮。

斜垫铁要成对使用,斜度以1/20为宜。

垫铁应安放在地脚螺栓两侧和其它受力集中处,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毫米时,可在地脚螺栓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

垫铁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高度30~70毫米,相邻两组垫铁间距500毫米左右。

垫铁与设备底座应接触均匀,用毫米塞尺检查时塞入长度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

设备找平找正后,垫铁组应露出设备底座10~30毫米,垫铁层间要进行点焊。

安装在钢架上的垫铁要与钢架焊牢。

垫铁安装后24小时内要进行二次灌浆。

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应垂直安装,与预留螺栓孔四周的间距不小于15毫米,且不得挨住底部。

砼强度达到75%时,可把紧地脚螺栓。

把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3个螺距。

露出部分要涂油保护。

把紧地脚螺栓应均匀进行,力矩按规范要求。

找平找正离心式风机(1)标高:标高在设备底座下面或轴心线上测量,允许偏差±5毫米。

(2)中心线位移≤5毫米(3)水平度:水平度在轴承箱中分面上或轴的延伸端上测量,风壳水平在出风口法兰面上或机加工面上测量,风壳水平仅作为参考,以保证风壳和转子轴的对中为准。

电机不考虑水平,以保证和轴承箱的对中为准。

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纵、横向水平允差≤/1000两半安装的轴承箱:每个轴承箱的纵向水平≤/1000,横向水平≤/1000 主轴的水平度:≤/1000(4)两半安装的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毫米。

可测量轴承箱与主轴两侧密封的径向间隙之差。

轴流式风机(1)标高,中心线位移要求同(1)。

(2)水平度:整体安装水平度和垂直度在底座和风筒上测量,≤1/1000解体安装水平度在主轴和轴承箱中分面上测量,≤/1000两半安装的轴承箱轴承孔对主轴线的同轴度,≤ 毫米(3)垂直安装的风机其水平度在轮毂或减速机加工面上测量,≤/1000 罗茨式风机(1)标高,中心线位移要求同(1)。

(2)水平度:纵横向水平度在主轴和进排气法兰面上测量,≤/1000解体清洗和组装离心式风机(1)解体清洗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清洗转子、轴承体和轴承。

转子直接装在电机轴上的风机可不拆卸。

清洗用的溶液要符合有关规定。

轴承箱的冷却水管道要畅通,并进行水压试验。

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转动应灵活。

(2)轴承箱组装轴承箱组装前应进行煤油试漏。

滚动轴承轴承箱:检查轴承的轴向游隙,应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说明。

检查轴承压盖与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固定侧≤;活动侧间隙=∆L+∆L=α×L×∆t式中:L为两轴承间的距离∆t为轴与壳体(轴承)的温度差,一般取10~15℃α为轴的线膨胀系数(钢=12×10-6)1/℃为膨胀后的剩余轴向间隙滑动轴承轴承箱:检查滑动轴承下瓦与轴的接触情况,接触面积≥60%,接触长度≥瓦长的80%。

推力轴承与止推盘的接触面积≥70%止推面积。

轴瓦与轴径向间隙为轴颈直径的2/1000~3/1000。

轴瓦与压盖之间的过盈量为~毫米。

(3)机壳组装机壳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组装后转子与机壳不得有碰撞、摩擦现象。

测量进风口与叶轮进口圈间隙,如下图所示:轴向进入深度S1 =叶轮外径的10/1000径向间隙S2 =叶轮外径的/1000~3/1000(外径大的取小值)四周间隙应均匀。

测量主轴与后侧板开孔的同轴度,四周间隙应均匀,不得碰刮。

轴流式风机(1)解体清洗要求同(1)。

还应检查:叶片根部无损伤,紧固螺母无松动。

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副、蜗轮副。

(2)轴承箱组装同(2)。

(3)机壳组装:主轴与进气室的同轴度≤φ2毫米。

各叶片的安装角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其偏差±2°。

可调叶片在关闭状态下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其值为转子直径的1/1000~2/1000。

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指示准确。

罗茨式风机(1)解体清洗清洗齿轮箱和齿轮。

转子应转动灵活,机壳内无杂物。

清洗润滑油系统,保证其畅通。

(2)组装测量齿轮副的啮合间隙,包括顶、侧间隙和啮合面积。

检查两个转子之间的啮合间隙。

检查测量转子与机壳(或墙板)之间的间隙,包括轴向和径向间隙。

以上测量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联轴节对中设备技术文件给出联轴节对中要求值时,按技术文件数值调整。

无具体要求时:径向位移≤毫米轴向倾斜≤/1000端面间隙以联轴节的形式定。

皮带传动时,两皮带轮的中心平面偏移:三角带≤1毫米;平皮带≤毫米轴向倾斜(平行度)≤/1000工艺管道安装风管与风机的连接一般都是软连接。

刚性连接时,要保证风机不受外力干扰,即无应力连接。

最终连接时要用百分表监视风壳的位移。

单体试运转单体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1)主机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

(2)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结束。

(3)与试车有关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4)公用工程(水、电、气)及电气仪表系统满足使用条件。

单体试运转的准备工作(1)旋转部件加装防护罩。

(2)风机入口加装60目的粗滤网。

(3)按规定加注合格的润滑油(脂)。

(4)调节系统静态测试合格。

(5)冷却水、润滑油系统单体试运转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6)电机单试2小时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7)现场必备的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品备齐。

离心式风机试车步骤(1)盘车检查,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2)关闭进风口,点动电动机,各部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进行下次启动。

(3)关闭进风口,启动电动机,转速达正常后开启进风口,在0~5°的角度下小负荷运转30分钟。

(4)小负荷运转合格后,逐渐开大风门,连续运转2小时。

每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据:电动机电流其值≤额定值各部轴承温度和电动机温度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75℃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65℃电动机温度应小于轴承温度各轴承处振动速度有效值≤毫米/秒冷却水回水温度和润滑油温度(5)上述各测量值不超标,为单体试车合格。

(6)停止电动机,关闭进风口。

冷却水系统要等轴承温度降到50℃以下时才可停止。

轴流式风机试车步骤(1)盘车检查,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2)点动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

(3)可调叶片式风机在启动前应将叶片角度调至启动角度,启动电动机,运转30分钟。

轴承温升、振动无异常超标时可加载,慢慢调节风叶角度。

注意电动机电流不能超过规定值。

(4)连续运转2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值:电动机电流值应小于额定值各轴承温度和电机温度滚动轴承≤70℃滑动轴承≤75℃电动机温度应小于轴承温度各轴承处振动速度有效值≤毫米/秒(5)以上各项数值不超标为单体试车合格。

(6)停止电动机,将叶片角度调至启动角度。

罗茨式风机试车步骤(1)盘车检查,应无卡涩现象。

(2)进、排气阀门全开,点动电动机,应无异常现象。

(3)连续运转30分钟,缓慢关闭排气阀至设计压力。

调节时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

(4)负荷试车中,不得完全关闭进排气阀,不能超负荷运行。

(5)连续运转4小时,每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值:电动机电流值应小于额定值各轴承温度和电动机温度轴承温度≤95℃润滑油温度≤65℃轴承和机壳处的振动速度有效值≤13毫米/秒(6)上述各参数不超标时为单体试车合格。

交工文件单体试车合格后,应在有关人员参与下办理交工手续。

交工文件有:(1)设备随机技术图纸,说明书。

并注明修改部分。

(2)设计变更的有关资料。

(3)安装记录(4)隐蔽工程记录(5)机器拆检、组装间隙记录(6)机器联轴器对中记录(7)试运转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