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 2010 —2011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社会学概论(0608725) 课程考察要求 一、形式:论文 二、论文要求: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就有关社会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或就现实中有关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题目: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社会学概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题目自拟。
三、字数:3000字左右。
四、评分标准及细则 (一)总体评分标准 1.90-100:论文观点鲜明,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逻辑结构清晰合理,文字简洁流畅,分析深入,研究理论工具合理,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或创造性; 2.80-89:论文观点鲜明,能够依据现有的理论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论文结构合理,研究结论具有说服力,文字流畅; 3.70-79:论文立论成立,并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部分具有合理性,论文结构合理,文字通顺; 4.60-69:立论基本成立,但缺乏深度,或未能社会问题进行合理、可信的分析,或分析建议的合理性或可行性存在问题,逻辑结构不存在重大问题,文字基本通顺; 5.60分以下:理论基础错误,论文逻辑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研究结论不合理、无任何说服力,文字不通顺。
(二)具体评分细则 1.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体例、格式及我院论文考察的相关规定。
(20分) 2.文章思路清楚,结构合理,论证完整,内容充实。
(25分) 3.有明确的个人观点,见解正确,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25分) 4.语言符合论文风范,表达流畅,说理明白,言简意赅。
(20分) 5.打印格式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10分) 五、其他 避免发表偏激、缺乏根据乃至不负责任的意见。
(严禁整篇从网上下载,已经发现,零分处理)学号:班级:姓名: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附件一:社会学概论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系: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2011210611班姓名:戴伟学号:2011210133任课教师:曹媞题目:论中国食品安全论中国食品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戴伟学号2011210133一、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
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
每天只要我们打开电视,翻看报纸,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样的食品广告。
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
而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这直接导致了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
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明白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这在当前尤为重要和迫切。
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
肯德鸡的“苏丹红”、豆腐中的“吊白块”、水饺中的“毒青菜”……更危险的是“三聚氰胺”,它不仅在牛奶中大量出现,还在鸡蛋中存在。
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目前全球暴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席卷整个大地,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更牵动着大家的心。
前几年的毒奶粉事件还让人们心有余悸,对奶粉和牛奶不太放心,台湾最近又爆出了食品添加有毒塑化剂的案件,说是饮料里的“起云剂”含有“塑化剂”,吃了会使性别错乱、生殖器变短。
事件牵涉很多食品,饮料、果酱、益生菌粉都有牵连。
专家称,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还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
就在端午节前夕,当家家户户包粽子准备过节时,北京又查获了粽子生产黑作坊,一位到黑作坊买过粽子的村民告诉记者,黑作坊西侧屋内是煮粽子的地方,“粽叶和江米随地摆放,苍蝇就落在煮好的粽子上”。
刚开张时,黑作坊里的人骑着三轮车送货,去年开始用面包车送货。
这位村民说,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曾看到他家人向一个泡满大枣的锅里倒东西,后听说倒的是甜蜜素”。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而近些年来的食品安全事故是如此牵动国人们的神经,可是这些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到底带来了哪些危害,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一)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危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这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
1.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由于多施和不按规定要求滥用农药,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中毒。
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被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导致中毒,严重时还出现生命危险。
我国农产品中有机磷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的现象较为突出。
再有我国每年大量、超量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于农作物上,使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越来越重,化肥施用不当、滥用化肥生产的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并不亚于蔬菜中残留的农药。
硝酸盐本身并没有毒,但在人的口腔和胃肠中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当亚硝酸盐大量聚集则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摄入,可诱发消化道系统癌变。
流行病学实验已经证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食品中固有的胺类化合物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胺的诱癌时间随人体摄入量增多而缩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为了预防和治疗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
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在食品中由于药物本身的副反应或耐药性细菌种群的增长,将增加潜在健康安全问题。
近年,在我国由于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兴奋剂可以使禽、畜产生足够的瘦肉而被大量使用,从而使更多食用残留有“瘦肉精”食品的消费者引起中毒反应,严重者甚至死亡。
3、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非常严重,它属于化学污染的范畴。
据分析,重金属污染以镉污染较为严重,其次是汞、铅等,。
多数金属在体内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可能还会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潜在危害。
目前,我国儿童铅污染较为严重。
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20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
5、毒素污染毒素污染是目前极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毒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如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毒大米”事件,即为黄曲霉毒素污染。
6、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
如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等。
7、食品制造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
8、假冒伪劣食品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
如:用化学合成物质掺兑的酱油、食醋;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白酒等。
9、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
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
10、腐败变质的食物上市流通食品基本都以动植物生物组织作为主要成分。
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变化,产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比如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等。
11、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
如今,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转基因食品也具有潜在的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
2.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1、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权益。
然而,蔓延欧洲大陆的疯牛病造成一些人患上了“克雅氏症”,在患者中有近百人死亡,引起整个欧洲甚至可以说全世界消费者空前的“食品信任危机”;比利时等国相继发生因动物饲料被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品含高浓度二恶英事件,引发有关国家人民对畜禽制品的高度恐慌。
2、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行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前些年疯牛病在英国等13个欧洲国家蔓延,欧盟为疯牛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首先,欧盟牛肉消费市场遭到重创,疯牛病导致欧洲牛肉市场一蹶不振。
其次欧盟肉骨粉加工业遭到重创,这一项的经济损失达12.9亿美元,而且还要为焚烧动物下脚料支付25.8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欧盟的牛肉事件已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并引起市场萧条。
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近几年发生的有毒大米、含“瘦肉精”的猪肉、劣质奶粉等的销毁也造成了上千万元的损失,并对本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3、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据美国FDA向中国卫生部透露,近年来美国 FDA之所以扣留了多批中国进口食品,其原因是:食品卫生差,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色素问题,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
另外,我国近年来出口的食品也有多起因为食品卫生问题,纷纷被进口国退货。
货物被扣或退货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使我国食品丧失了良好的信誉。
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会造成人民群众的心理压力,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中毒、死亡及其他事件,也会激发受害者与国家政府机关、生产企业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一)、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农产品种植和食品加工时操作的不当所造成,滥用农药、化肥,加工过程受污染等。
再有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