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第2 章工程简况及特点 12.1工程简介12.2工程特点、重点及主要对策12.3工期要求2第3 章施工总体部署 33.1主导思想33.2部署原则33.3组织机构33.4施工平面布置33.5总体施工进度计划3第4 章施工准备 54.1技术准备54.2临时驻地建设54.3人力资源配置54.4工程材料计划64.5施工机械进场计划64.6质量工作准备74.7建全测量控制系统84.8建立现场实验室8第5 章施工各项管理 95.1计划管理95.2合同管理95.3技术管理95.4财务管理95.5劳务分包管理10 第6 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16.1施工测量116.2降水工程施工126.3竖井施工126.4马头门施工126.5初支结构施工136.6防水层施工176.7施工缝设置206.8隧道施工监控量测206.9临时支护的拆除以及应急措施216.10隧道二衬22 第7 章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 297.1、意外停电297.2、地表、铁路下沉297.3、防止土方坍塌管理措施297.4、隧道塌方处理措施307.5、防止高处坠落管理措施307.6、防止物体打击管理措施307.8、防止触电管理措施31第8 章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328.1目标方针328.2消防、保卫、健康工作措施32 第9 章质量目标与保证质量措施 339.1质量目标339.2质量保证体系349.3质量保证措施359.4浅埋暗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36 第10 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3810.1雨季施工3810.2冬季施工39第11 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0 第12 章安全保障措施 4112.1安全教育4112.2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要求41附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3 :工程部组织机构图附4 :施工顺序图(一、二)附5 :钢筋质量控制程序附6 :中隔墙模板体系示意图附7 :边墙及边拱模板体系示意图附8 :环向施工缝挡头模板附9 :模板质量控制程序附10 :工程质量检验程序附11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框图第1 章编制依据、原则1.1编制依据1.1.1施工图纸。
1.1.2 地质勘察资料。
1.1.3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1.1.3.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2003)1.1.3.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1.1.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1.3.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1.1.3.5 《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 JGJ/T127-2001 )1.1.3.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1.1.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1.1.3.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1.1.3.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50194-93)1.1.3.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1.1.3.1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1.1.3.12 《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93)1.1.3.13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1.1.3.14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1.1.3.15 《铁路隧道锚喷构筑技术规范》GBTB10108-20021.1.3.16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1.1.3.17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1.1.3.18 《建设工程工程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2编制原则1.2.1以科学管理和措施保障的有效实施,确保实现本工程所要求的质量、安全、环保目标和工期。
1.2.2方案编制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环境特点、工艺重点及施工难点。
1.2.3充分发挥本公司技术实力、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及工程管理优势1.2.4以总体施工部署、施工进度安排、主要施工工程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作为施工方案的重点内容。
第2章工程简况及特点2.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南水北调过京陈段段暗挖工程,本工程设置两座施工竖井,隧道为双联拱隧道,长30m初期结构厚度为300伽,内衬结构侧墙、拱顶厚度为500伽,底板厚650伽,中隔墙厚600伽。
暗挖隧道结构侧墙和拱部布设?325伽的夯管作为隧道暗挖施工的安全棚护,在中导洞施工时拱部打设?32超前小导管加固土体。
本段暗挖隧道施工方法按设计要求,工作采用中导洞方法进行施工,隧道上方为铁路轨道,暗挖隧道开挖支护过程防坍、控沉技术是本工程的重要措施。
2.2工程特点、重点及主要对策2.2.1工程特点隧道开挖处于含水地层中,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降排水,且必须保证隧道上方铁路轨道的安全。
2.2.2工程重点及对策措施2.3工期要求本工程隧道施工拟于2007年07月10日开工,2007年11月29日完工(具体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3 章施工总体部署3.1主导思想3.1.1本工程是一项具有暗挖工作量大、断面宽、工期紧、工艺方法复杂且现场施工环境等工程特点,施工组织的指导原则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
需要严格的施工组织和措施保障。
3.1.2施工全过程以质量为中心,严格工序操作质量控制,争创优质工程。
3.2部署原则3.2.1 针对本工程特点,贯彻公司“实行科学管理,满足合同要求,赢得顾客信任”的质量方针。
3.2.2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尽量少占用道路,严格按报批的施工场地组织各项作业。
3.3组织机构3.3.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满足业主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由公司抽调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经验丰富、技术精炼、勇于创新并善于管理的人员;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任队长;配备技术水平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总工;组成本工程的管理队伍,对本工程进行全面负责。
(详见组织机构图)3.3.2结合本工程工程内容,针对各工序部位和工艺技术要求,开工前对工程所需的各类专业队人员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各项培训学习,使其达到各专业施工技术要求,并保证重要工序的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3.3.3为保障各部位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本工程特组建专业施工队包括:暗挖隧道专业队、钢筋专业队、模板专业队、混凝土结构专业队、夯管专业队、防水专业队。
在工程经理部的直接指挥领导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3.4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3.5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工程设计说明文件、招标文件的要求和现场情况考察,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分析,此项工程具有、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工序复杂、结构养护时间长等特点,双连拱中导洞暗挖隧道是制约工期的关键。
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各工序作业,突出重点以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阶段的划分:1、施工准备:从7月10日至7月12日;2、中洞土方开挖及支护:从7月12日至8月17日;3、中洞二衬:8月17日至9月11日;4、侧洞土方开挖及支护:9月11日至10月10日;5、侧洞二衬施工:10月10日至11月29日。
第4章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开工前工程经理部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对地形地貌及地下障碍物等进行勘察,并及时与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制定妥善的技术保护措施。
4.1.2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图纸,并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参加设计交底会,做好各项记录。
4.1.3做好各种原材料实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材料报验工作。
4.1.4组织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对各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
4.2临时驻地建设在施工现场设置办公室、生活区、料库、钢筋堆场和钢筋加工场(具体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4.3人力资源配置4.3.1本工程施工所需各类施工操作人员包括:各种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特殊工程人员(如电焊工、电工、防水工等)、锚喷工、瓦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钢筋工、壮工等多种工种。
各工种劳动力按作业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最高峰人数进行优化配置,并按各施工区段工程量、分项工程工期控制和施工各阶段所需分期、分批进场。
依据施工计划安排所有人员提前7天进场组织培训和工程技术交底,宣讲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全员的责任心及安全、质量意识,并作到全员持证上岗。
4.3.2工程所需人力,按照各施工阶段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及时进行各工种人员的调配,按月度劳动力需用情况,制定月度劳动力需求计划。
本工程主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高峰期)4.4工程材料计划4.4.1本工程使用材料为:商品混凝土、钢筋、水泥、砂子、豆石、无缝钢管等材料。
用量大,质量要求高,需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提前实验。
该项工作由公司工程部、材料部负责,质量部配合,正式开工前办理完毕。
4.4.2工程开工前,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调查落实,确定进货厂家,经实验合格签订供货合同或协议,并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分批组织进场,以减少现场的施工占地。
4.4.3各项周转材料、辅助用料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由工程部提出计划,材料部组织材料进场。
4.4.4各种材料进场要做好存放、保管工作,并认真进行标识,以防混用。
4.5施工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本工程所用设备品种多、数量大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设备调度,确保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大型设备要由工程部统一协调使用。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进行作业,建立设备维修机构(维修设备及维修人员),现场将布置有足够的维修场地,配备专门的机械工程师和维修工人。
现有设备进场前要全面保养,状况良好,进场后即可开展施工,并在施工现场配有机械维修和保养人员,保证设备的完好率达标。
4.5.1提升设备考虑场地条件以及工期要求,在两座竖井上方均设置提升设备,采用4台5t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的提升速度为每分钟8M提升高度23M考虑其他辅助工作耗时,每15分钟提升一次(斗容1方),利用率取60%,即每天的提升能力为115方。
4.5.2 土方设备由于洞内各断面多为分部开挖,上下洞采用小型挖掘机和破碎炮进行土方开挖,隧道内土方运输采用小推车。
现场分别配有1台ZL50装载机,用来白天倒碴和夜间碴土外运时装碴。
碴土外运配备4台3JDL27型15t自卸汽车。
4.6质量工作准备4.6.1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经理部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4.6.2工程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
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解决,并形成记录。
4.6.3工程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图纸审核,并形成会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