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详解
诠释性解释,即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发现事件意义
5
批判性理论
打破神话,改造社会
揭示社会事实背后真实的权力结构
改造现实,使大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6
一、国际关系学研究为什么需要理论?
国际关系学理论为人们认识国际关系的性质、特点和 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视角,有助于研究者从复杂的国际 现象中提炼出简单的规律,并对事件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
8
三、国际关系主要理论
当前国际关系学者最重要的三大理论是现实主义、自 由主义、建构主义。除此之外,还有后现代主义、新马 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理论。
9
四、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理论四个核心假设: 第一,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第三,主权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 第四,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决定国家最高利益是自保。
10
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 义关于无政府状态、国家中心说、 国家是理性行为体的假设,但对 前者做出以下重大修正。 第一,国际冲突是因为国际体 系的无政府状态,而非人性。 第二,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的 第一考虑是安全而非权力,维持 适当的权力是保持国家安全的重 要考虑。 第三,体系结构(大国之间力 量对比)是体系单位(国家)行 为最重要的根源,而非国家利益。
希罗多德 (Herodotus,BC484 -BC430/420?) 《历史》
柏拉图 (Plato, BC428- BC348/347?) 《理想国》 《政治家篇》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BC384- BC322)《政治学》
7
二、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类型
解释范围:宏大、概括性的大理论与相对具体现象的中 层理论。 功能性:历史性描述理论、科学预测理论、规范理论。 研究主题:安全理论、合作理论、对外决策理论等。
11
古典现实主义
⑴国际体系的性质是无政府状态;
⑵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新现实主义
核心观点
⑶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 ⑷权力(尤其是武力)是国家安全的最好保障;
⑸国家利益间的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常态。 国家层次的权力互动关 体系结构和单位之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层次 系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无政府性是国际 研 冲突根源 人性 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究 权力为综合实力;国家根本利益是实现 权力与安 权力主要是指军事实力; 侧 国家根本利益在于无限 安全,而不是无休止地追求权力;权力 全 制地获得、维持和增加 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安全的手段。 重 权力 点 国家行为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 从体系层次上寻找国家行为的根源:体 系结构(国际体系中权力的分配,主要 的根源 主要动机,它包罗万象, 是一个一般的、笼统的、 指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对体系单位 难以操作化的抽象理论 (国家)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国际 概念 体系结构决定国家的国际行为。 经典式定性分析;归纳 深受科学行为主义影响,偏重于推、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一种乐观主义 的哲学,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 促进社会进步。国际关系领域 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与 新自由主义。 古典 自由 主 义盛 行于 17 世 纪至 20 世纪初,主要观点:基 于个人自由选择产生国家和社 会是稳定的,有助于国际合作; 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和平; 国际秩序类似市场,有自我调 节性而不需干涉。
16
六、建构主义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理念主义的理论,重视观 念、文化、思想等非物质因素作用,强调社会结构和文 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代表人约是温特及其著作《国际 政治的社会理论》。
17
建构主义也分结构建构主义、批判建构主义、后现代建构主 义等多种,学界以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原因在于它承认社会理论具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具有说明和理 解的作用。 第一,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包括物质结构,还包括社会结构。 物质性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 第二,强调体系结构和行为体之间存在互为构成的关系。 第三,无政府状态是国家的产物,国际关系的性质取决于国 家之间存在的什么样的信念与期望。
第三章 国际关系理论
1
引言:理论——简要界定
理论是描述/解释因果规律的概括性陈述 理论=因果关系+因果机制
2
理论的作用
确定重要事实
明确作用机制 预测把握未来
3
理论——广义理解
系统化的知识 构成性/批判性理论
4
构成性理论
了解描述有意义的社会
个人主观意识决定个人行为不同
⑴个人自由与世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自由国家是 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⑵国际合作是实现广泛的人类自 共同的世界观 由的基本手段,坚信共同的利益,而非强制的谈判将成为国 际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⑶国际合作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政 治是逐渐进步的。 ⑴个人是自由主义世界政治假设的核心,个人行为与世界政 治直接相关;⑵国家虽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行为体,但国家 共同的假设 并非现实主义语境中的“实心球”,而是国内各方利益和偏 好的结合体;⑶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若 将国内的法律和秩序推及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是可以改变 的。 ⑴完全自由放任的理念;不 ⑴自由放任并不必然导致秩序, 被干预的世界将自动走向秩 重视国际组织、国际法的作用, 序 强调对国际社会进行多边管制与 不同之处 ⑵自由贸易导致国际和平, 干预; 国际秩序由“无形的手”— ⑵和平与正义并非自然状态,而 —均势进行调节。 是人类设计的结果;强调改革、 多边主义,提高国际政治民主化
14
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 主义理论。 第一,该理论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之间是因果关系,即国际体系结构不 变,国际制度化程度仍会影响国家行为。 第三,国际制度能够促进合作,主要手段是降低交易成本等。
15
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13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年代发展起 来的,与新现实主义最大不同在于 认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冲突是可以避 免的,国际合作是可能的。 第一,不否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 状态,但强调无政府并非无序,有 国际法、国际机制等调节。 第二,不否认国家是国际体系中 最重要的行为体,强调包括国际组 织在内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 第三,国家不是单一、理性行为 体,而是国内社会利益集合体,其 决策也是集团内部妥协的结果。 第四,不认为增强实力是国家安 全与自保唯一手段,可以通过制度 安排、贸易等手段协调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