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样本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样本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
来源: []机电之家·机电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1) 概述
本合同段厚度ⅩⅩⅩcm水泥稳定土基层路面结构层ⅩⅩⅩKm2, 计压实体积ⅩⅩⅩm3。

其最大干密度参考值为ⅩⅩⅩg/cm3, 最佳含水量参考值为ⅩⅩⅩ%, 水泥用量设计值为ⅩⅩⅩ%。

2) 施工方案
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 自卸汽车运输, 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集料, 人工摊铺水泥, 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洒水车补充洒水, 平地机整形和轻重压路机联合碾压成型的方案。

3) 人员、料具、设备配备及劳动生产率
序号名称类型( 种类型号) 额定功率KW 吨位( t) 容量( m3) 产地台班产量工种人数备注
1 稳定土拌和机 RS-425 325 2438mm 美国 1443m3 司机 2
2 推土机 TY-220 162 山东 1140m
3 司机 2
3 装载机 ZL-50C 156 3.0m3 柳州 826m3 司机 2
4 挖掘机 PC-200 93 0.8m3 日本 526m3 司机 2
5 平地机 PY-180 132 天津 16.8km2 司机 2
6 振动压路机 SD-150 138 15t 美国 19.8km2 司机 2
W1803 141 18t 湘潭 19.8km2 司机 2
CA-25D 80 9.6t 徐州 8km2 司机 1
7 三光轮压路机 3Y18/21 73.6 18t-21t 三明 7.5km2 司机 1
8 轮胎压路机 YL-16 73.5 16t 徐州 33km2 司机 1
9 加油车 EQ1132F 99 8t 二汽司机 1
10 自卸汽车 CWB520 250 15t 日本 95.2m3 司机 2 5km
11 洒水车 JN1172 154 10m3 济南 82m3 司机 2
12 振动平板夯 TV60NK 2.6 日本
4)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 1) 施工方法
①下承层准备
a.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 具有规定的路拱, 没有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b.对于底基层进行压实度检查, 对于柔性底基层还进行弯沉值测定。

一般情况下, 每50延米为一断面, 每个断面至少测两个点( 内外双轮间隙各一个点) 。

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 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 挖开晾晒等措施, 使之达到
有关规范的规定标准。

c.底基层或老路面上的低洼和坑洞, 仔细填补及压实, 搓板或辙槽, 刮除; 松散处, 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达到平整密实。

d.新完成的底基层, 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 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基层。

e.在槽式断面的路段, 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 如5~10m) 交错开挖泄水沟( 或做盲沟) 。

f.在集料摊铺前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

②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 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 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然后进行水平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施工过程中, 标桩如有丢失或移动, 及时补桩抄平。

③备料
a.料场选择
将沿线所有料场的土料, 用肉眼鉴别, 初步选定一些备用料场。

从每个料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料, 送试验室进行原土料及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 选定准备开采使用的料场( 同时确定水泥剂量) 。

b.料场采集
如料层上有覆盖土、树木、草皮等杂物, 则首先使用推土机将其清除干净。

在采集集料的过程中, 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不分层开采。

避免不合格的土料推入选料堆中。

采集如发现土料有明显变化, 则及时将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试验室进行规定的各项试验。

c.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 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数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所有运料车辆的吨位, 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 计算每一平方米( m2) 水泥稳定土需用的水泥用量, 并并计算每袋( 一般重50kg) 水泥的摊铺面积。

d.集料的运输和堆放
集料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 自卸汽车运输。

装车时, 注意每车的装载数量基本相等。

根据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按计算距离卸料。

在料场供应的路段范围内, 由远到近将集料堆放在路的一侧。

严格掌握卸料的距离, 避免集料不够或过多。

同时避免集料长时间堆放, 造成水分大量蒸发, 或遭雨而使含水量过大, 甚至造成弹簧现象。

如选料中超尺寸的石料颗粒过多, 则在料场进行筛除。

④摊铺集料
经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 或压实系数, 它是混合料的松铺干密度与压实干密度的比值) 。

摊铺材料在摊铺水泥之前一天进行。

摊料长度以日进度的需要量为度, 够次日一天内完成掺加水泥、拌和、碾压成型即可。

雨季施工, 及时摊铺料并保证后续工艺在降雨之前全部完成。

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 表面力求平整, 并有规定的路拱。

摊料过程中, 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同时及时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 视其是否符合预要求。

必要时, 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⑤洒水预湿
在运输到底基层上的选料( 包括各种砂砾土和细粒土) 上洒水预湿。

洒水预湿素土, 使水土在水中分布较为均匀, 减少摊铺水泥后的
洒水工作量。

预湿土( 特别是预湿中粒土和粗料土) 使拌和过程中水泥立即粘结在砂粒和砾石颗粒上, 而不致于漏落到处治层的底部。

预湿过程中, 使土的含水量约为最佳含水量的70%。

预湿时, 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土上。

如果隔天预湿素土, 有可能遭受夜雨而变得过分潮湿, 则能够在当天的清晨进行预湿工作。

⑥整平和轻压
集料经过预湿之后, 采用平地机整平成要求的路拱和坡度, 并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 使集料层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 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实度, 以便摊铺水泥。

⑦摆放和摊铺水泥
按计算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 用石灰在集料层上做摆放水泥的标记。

水泥用汽车直接送到摊铺路段, 直接卸在做标记的地点, 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然后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 并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

水泥摊铺完毕后, 做到表面没有空白位置, 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⑧干拌
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拌和的第一、二遍, 一般进行”干拌”。

预防加水过程水泥成团。

用稳定拌和机进行拌和, 拌和深度达到稳定层底。

拌和时设专人跟踪拌和机, 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使拌和机略破坏( 约1~2cm) 底基层的表面, 以利上下层粘结。

⑨加水并湿拌
a.在上述拌和过程结束时, 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 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

洒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超出拌和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