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录3 三相多费率电能表通讯规约汇总

附录3 三相多费率电能表通讯规约汇总

附录3 2009年通讯规约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频率为50Hz的全电子式三相多费率有功电能表(直接式、互感器接入式)。

2.引用标准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3.术语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4.物理层参见DL/T 645-1997相关条款5.链路层本协议为主——从结构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手持单元或其它数据终端为主站,费率装置(复费率电能表)为从站。

每个费率装置均有各自的地址编码。

通信链路的建立与解除均由主站发出的信息帧来控制。

每帧由起始符、从站地址域、命令、数据长度、数据域、帧信息纵向校验码及帧结束符等7个域组成。

每部分由若干字节组成。

5.1.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第 1 页共35 页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3。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地位,后传高位。

图3 字节传输序列5.2.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4所示。

图4 帧格式5.2.1.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68H=01101000B。

5.2.2.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其中A0~A2为出厂序号,每字节2位BCD码;A3为制造厂代码,1字节ASCII码;A4为2位BCD码,取电表条形码中表示年份的2位;A5为线路板设计版本号,二进制数。

表号长度为9位,其中制造厂代码为数字或字母。

低位地址在先,高位地址在后。

当某一字节以FFH寻址时忽略该字节地址实现缩位寻址。

当地址为FFFFFFFFFFFFH时为广播地址。

5.2.3.命令码C:命令码的格式如下所示:D7=1: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D7=0: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D0:命令码表1 命令码表5.2.4.数据长度L:L为数据长度的字节数,用十六进制表示。

5.2.5.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密码(在写命令中)和数据等,其结构随命令码的功能而改变。

传送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5.2.6.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5.2.7.结束符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5.3.传输5.3.1.前导字节在发送帧信息之前,先发送1个或多个字节FEH,以唤醒接收方。

本协议默认为1个前导字节FEH。

5.3.2.传输次序所有数据项均先传输低位字节,后传输高位字节。

5.3.3.传输响应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据命令帧的要求做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的响应延时Td:200ms≤Td≤400ms。

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b:红外通讯时12ms≤Tb≤15ms,485通讯时0ms≤Tb≤3ms。

Td、Tb在上述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5.3.4.差错控制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接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弃该信息帧,不予响应。

6.应用层6.1.读数据6.1.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数据数据长度:L=00H帧格式:6.1.2.从站应答帧功能:从站应答数据长度:L=m(数据长度)帧格式:6.2.写数据6.2.1.写数据请求帧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数据转存)数据长度:L=03(密码长度)+m(数据长度)帧格式:6.2.2. 从站应答帧功能:将请求命令执行结果告知主站 数据长度:L=00H 帧格式:7. 通信命令7.1. 主要的命令基本单元 7.1.1.报头7.1.2.报尾7.1.3. 密码(对时密码或编程密码)传输顺序:3字节6位BCD 码例:密码=1234567.2.通信命令详解7.2.1.通信地址7.2.1.1.主站读通信地址的请求帧7.2.1.2.从站对主站读通信地址的请求所作的响应说明:该信息帧的数据(通信地址)已包含在报头中,所以该信息帧中不返回数据项。

(该命令可通过广播地址(FFFFFFFFFFFF)方式读取某一费率装置(电表)的未知通信地址)7.2.1.3.主站写通信地址的请求帧7.2.1.4.从站对主站写通信地址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密码7.2.2.1.主站写密码(对时密码)的请求帧7.2.2.2.从站对主站写密码(对时密码)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3.主站写密码(编程密码)的请求帧7.2.2.4.从站对主站写密码(编程密码)的请求所作的响应说明:本协议将对时密码(用于校对时间和日期)和编程密码(用于参数设置和事件清零)分开。

7.2.3.时段每天最多可以划分为8个时段,每一时段可以有各自的费率,每个时段占用2个字节,共16个字节。

第一字节为BCD码,表示该时段的起始分钟,第二字节的D5D4表示该时段的起始时的十位,D3~D0表示该时段的起始时的个位,其关系如图5。

D7D6表示该时段的费率,其关系如图6。

当实际使用时段数不足8个时,主站发送的时段数据将以最后一个实际使用的时段复制到剩余的各个时段,若某一费率装置实际允许的时段数不足8个时,可忽略多余的时段数据。

费率装置在返回自身的时段数据时可以按照实际允许的时段数返回。

图5 时段数据项格式图6 费率代码格式7.2.3.1.主站读时段的请求帧7.2.3.2.从站对主站读时段的请求帧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3.3.主站写时段的请求帧7.2.3.4.从站对主站写时段的请求帧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4.当前累计电量值(平、谷)7.2.4.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帧7.2.4.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4.3.主站写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帧7.2.4.4.从站对主站写当前累计电量(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5.当前累计电量值(峰、平、谷)7.2.5.1 主站读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帧7.2.5.2 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所做的响应7.2.5.3 主站清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帧7.2.5.4 从站对主站清当前累计峰平谷电量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6.常数7.2.6.1.主站读常数的请求帧7.2.6.2.从站对主站读常数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传输时电表常数在前,电机常数在后。

7.2.7.秒脉冲输出方式7.2.7.1.主站写秒脉冲输出方式的请求帧7.2.7.2.从站对主站写秒脉冲输出方式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8.计度器倒走7.2.8.1.主站写计度器倒走的请求帧7.2.8.2.从站对主站写计度器倒走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9.日期7.2.9.1.主站读日期的请求帧7.2.9.2.从站对主站读日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9.3.主站写日期的请求帧7.2.9.4.从站对主站写日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0.时钟7.2.10.1.主站读时钟的请求帧7.2.10.2.从站对主站读时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0.3.主站写时钟的请求帧7.2.10.4.从站对主站写时钟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1.P1P2短接的事件记录7.2.11.1.主站读P1P2短接记录的请求帧7.2.11.2.从站对主站读P1P2短接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P1P2短接的判断时间不大于1秒钟。

7.2.12.P1P2断开的事件记录7.2.12.1.主站读P1P2断开记录的请求帧7.2.12.2.从站对主站读P1P2断开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注:P1P2断开的判断时间不大于1秒钟。

7.2.13.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的事件记录7.2.13.1.主站读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记录的请求帧7.2.13.2.从站对主站读时钟修改(写日期)前、修改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4.电量修改前后的事件记录修改总平谷电量修改总峰平谷电量7.2.14.1.主站读电量(总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4.2.从站对主站读电量(总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4.3.主站读电量(总峰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4.4.从站对主站读电量(总峰平谷)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5.时段费率修改前后的事件记录7.2.15.1.主站读时段费率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帧7.2.15.2.从站对主站读时段费率修改前后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6.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7.2.16.1.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帧7.2.16.2.从站对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7.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7.2.17.1.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帧7.2.17.2.从站对主站读前3个月电量(总峰平谷)自动转存数据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8.反向潮流信息7.2.18.1.主站读反向潮流信息的请求帧7.2.18.2.从站对主站读反向潮流信息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19.当前累计电量值(总、平、谷)7.2.19.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平、谷)的请求帧7.2.19.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0.当前累计电量值(总、峰、平、谷)7.2.20.1.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峰、平、谷)的请求帧7.2.20.2.从站对主站读当前累计电量(总、峰、平、谷)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编程时间、编程内容的记录7.2.21.1.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地址)记录的请求帧7.2.21.2.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地址)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3.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清事件)记录的请求帧7.2.21.4.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清事件)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5.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对时密码)记录的请求帧7.2.21.6.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对时密码)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7.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编程密码)记录的请求帧7.2.21.8.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编程密码)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1.9.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倒走命令)记录的请求帧7.2.21.10.从站对主站读编程时间、编程内容(写倒走命令)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2.清事件记录7.2.22.1.主站写清事件记录的请求帧(清除除了清事件记录以外的全部事件记录)7.2.22.2.从站对主站写清事件记录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3.自动转存日7.2.23.1.主站读自动转存日的请求帧7.2.23.2.从站对主站读自动转存日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4.自检信息注:D0=1表示时钟数据出错,D1=1表示时钟晶振停振,D2=1表示时钟回路失电D3=1表示电池低电压,D4=1表示时钟芯片自检出错,D5=1表示通讯异常,D6=1表示EEPROM芯片自检出错7.2.24.1.主站读自检信息的请求帧7.2.24.2.从站对主站读自检信息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5.读电池低电压出现的时间7.2.25.1.主站读电池低电压出现时间的请求帧7.2.25.2.从站对主站读电池低电压出现时间的请求所作的响应7.2.26 最大需量注:传输时需量在前,时间在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