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维修

电机维修

电气化14届《电机维修》课程论文电动机不能启动的分析与处理学生姓名彭利辉学号8021210129所属学院机电院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班级14-1指导教师罗继东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3)一、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分析、诊断与处理 (4)二、如何对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4)三、电动机的拆装、维修(三相异步电机为例) (4)四、电机绕组嵌线前的准备 (6)五、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 (7)六、电动机检修后的试验 (10)参考文献 (11)摘要:电动机是驱动机器的主要动力源,也是各电力企业使用最广泛的基本设备之一,电动机故障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而且还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及时诊断和排除故障,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电动机安全、可靠、高效运转,对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交流电动机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与诊断,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判断和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电动机、故障分析、拆装、绕线一、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分析、诊断与处理1.电动机不能起动,有被拖动机械卡住、起动设备故障和电动机本体故障及其它方面原因:处理方法:当电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时,可使用万用表测量三相电压,若电压太低,应设法提高电压,原因可能有:⑴电源线太细,起动压降太大,应更换直径粗导线。

⑵三角形接线错接成星形接线,又是重载起动,应按三角形接法起动。

⑶送电电压太低,应增高电压,达到要求的电压等级。

若三相电压不平衡或缺相,说明故障发生在起动设备上。

若三相电压平衡,但电动机转速较慢并有异常声响,这可能是负荷太重,拖动机械卡住。

此时应断开电源,盘动电动机转轴,若转轴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负荷过重;若转轴不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机械卡阻。

若三相电压正常而电机不转,则可能是电机本体故障或卡阻严重,此时应使电动机与拖动机械脱开,分别盘动电动机和拖动机械的转轴,并单独起动电动机,即可知道故障所在,作相应的处理。

2.当确定为起动设备故障时,要检查开关,接触器各触头及接线柱的接触情况;检查熔断器熔体的通断情况,对熔断的熔体在分析原因后应根据电动机起动状态的要求重新选择;若起动设备内部接线有错,则应按照正确接线改正。

3. 当确定为电动机本体故障时,则应检查定,转子绕组是否接地或轴承是否损坏。

绕组接地或局部匝间短路时,电动机虽能起动但会引起熔体熔断而停转,短路严重时电动机绕组很快就会冒烟。

检查绕组接地常采用的方法:用兆殴表检查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若存在接地故障,兆殴表指示值为零。

二、如何对异步电动机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如何准确判断和处理各种故障,除要掌握其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现场中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对故障的检查处理要做到快、准、好。

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1)必须先调查情况,向管理、操作人员询问电动机与设备故障前后的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的过程、现象;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看设备外表有无明显的损伤或异常气味;再用手盘动转动部分,检查它是否灵活或松动、响声等等,可初步了解电动机内部的损坏程度和故障部位。

2)经上述检查而未发现较大问题时,再测量电源电压及检查其绝缘情况,如电机的直阻、接地电阻等。

3)检查电动机的起动设备及控制回路的一些电气设备,如: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有无不正确的断开及闭合。

4)检查电机绕组接线。

5)拆开电机联轴器或皮带轮,空载起动电动机,查看电机本体有无故障。

空载试车时,仔细观察其响声、气味、振动、温升、电流、电压及转速等现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空载起动,电动机不正常,则必须拆开电机本体,察看电动机的定子、转子、绕组、轴承及电机装配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

如电机无异常现象,则故障发生在拖动机械设备上。

有可能是皮带过紧、负荷过大或联轴器装配不当等等原因造成的,可会同机械维修人员拆检拖动机械,消除障碍点。

2.检测设备故障的方法;直观检查,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查找故障。

查看外表面有无烧焦、变形等,倾听电机的运行声音,是否有噪声及振动等现象。

鼻闻设备是否有异常气味。

在直观无法判断时可借助仪器仪表检测:1)可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电压、电流、电阻。

2)兆姆表可测量电阻。

3)电流表、电压表测量设备的电流及电压。

4)钳型电流表测量三相电流。

可判断线路是否短路及断路、匝间短路、接地、绕组绝缘、转子断条等等故障。

三、电动机的拆装、维修(三相异步电机为例)如果定子损坏则就要对电动机进行拆卸维修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般拆卸步骤3.1.1.切断电源,卸下皮带;3.1.2.拆去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和接地线;3.1.3.卸下底脚螺母、弹簧垫圈和平垫片;3.1.4.卸下皮带轮;3.1.5.卸下前端盖,可用大小适宜的扁凿,插在端盖突出的耳朵处,按端盖对角线依次向外撬直至卸下前端盖。

3.1.6.卸下风叶罩。

3.1.7.卸下风叶。

3.1.8.卸下后端盖。

3.1.9.卸下转子,在抽出转子之前,应在转子下面和定子绕组端部之间垫上厚纸板,以免抽出转子时碰伤铁心和绕组。

3.1.10.最后用拉具拆卸前后轴承及轴承内盖。

3.2端盖的拆装步骤3.2.1. 端盖的拆卸步骤:拆卸端盖前,应在机壳与端盖接缝处做好标记。

然后旋下固定端盖的螺丝。

通常端盖上都有两个拆卸螺孔,用从端盖上拆下的螺丝旋进拆卸螺孔,就能将端盖逐步顶出来。

若没有拆卸螺孔,可用大小适宜的扁凿,插在端盖突出的耳朵处,按端盖对角线依次向外撬,直至卸下端盖。

但要注意,前后两个端盖拆下后要标上记号,以免将来安装时前后装错。

3.2.2. 端盖的安装步骤(1)铲去端盖口的脏物;(2)铲去机壳口的脏物,再对准机壳上的螺丝孔把端盖装上;(3) 插上螺丝,按对角线一先一后把螺丝旋紧,切不可有松有紧,以免损伤端盖。

注意事项:在固定端盖螺丝时,不可一次将一边端盖拧紧,应将另一边端盖装上后,两边同时拧紧。

要随时转动转子,看其是否能灵活转动,以免装配后电动机旋转困难。

3.3 风罩和风叶的拆卸步骤3.3.1.选择适当的旋具,旋出风罩与机壳的固定螺丝,即可取下风罩。

3.3.2.将转轴尾部风叶上的定位螺丝或销子拧下,用小锤在风叶四周轻轻地均匀敲打,风叶就可取下,如图所示。

若是小型电动机,则风叶通常不必拆下,可随转子一起抽出。

3.3转子的拆装步骤拆卸小型电动机的转子时,要一手握住转子,把转子拉出一些,随后用另一只手托住转子铁心渐渐往外移,如图所示。

要注意,不能碰伤定子绕组。

四、电机绕组嵌线前的准备1.记录绕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的内容有:铭牌数据、绕组数据和铁心数据判别绕组的结构型式:单层绕组、双层绕组、绕组形式判别极数2P:看铭牌的型号、查结构由线圈节距推算出、万用表判断。

2.绕组的拆除与清槽(1)冷拆法首先将电机加热100 ℃左右,选择被拆电机绕组的非接线端,用磨出刃口的扁鉴对齐槽口将非接线端的上层绕组端部剁掉,一定要对齐槽口,否则不易退出槽中线圈。

逐槽剁掉上层线圈端部后,将此端部线圈拉直,露出这端的下层线圈端部,然后用比槽形稍小的钢棍将留在槽内的上层线圈向连接线端打出,逐槽打出后,将非接线端下层线圈端部与铁心之间垫人金属垫板,再用扁鉴把下层线圈端部对齐槽口逐槽剁掉,这时非连接线端的上下层线圈端部全部拆除。

再用小钢棍逐槽打出槽内下层线圈,全部打出后,连接线端的所有线圈也都拆除干净。

然后打出槽楔,清理槽内绝缘。

(2)热拆法如果拆除较困难,也可将线圈加热180 - 200 ℃,先剔出槽楔,然后按上述方法拆除。

对于容量较大的电机,不用钢棍打出槽内线圈,扁鉴可用厚废锯条或废钢锉磨制,不能太薄。

3.铁心清理与修整1.槽内的清除要求残余绝缘纸必须清理干净,否则影响嵌线质量,方法可采取烧热的铁条穿人槽内,烧焦残余绝缘材料,用与槽形尺寸相当的铁条打人槽内清除残余漆瘤。

对于细长的转子铁心槽,清理是非常费工的,要求细致操作,不可损伤硅钢片。

用喷灯或氧气火燃烧铁心槽口是不允许的,因为会使铁心齿变形、导磁性能降低。

2.槽口的清除要求槽口错片可用金属锤打击垫好的软金属校正,不可用锉锉不齐的冲片。

质量要求:1)铁齿和铁心无烧结铁瘤,齿端板完整,开焊处要焊好。

2)转子支架绝缘不可用旧绝缘代替。

3)要求铁心内外清洁,冲片整齐,槽口无毛刺、铁心内外无锈迹、油垢和脏物。

通风道畅通。

五、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例:三相36槽4极单层交叉式展开图1.嵌线规律1)先嵌双线圈的二条边(如第10、11槽),把双线圈另二条边(第2、3槽)吊起;2)隔一槽(空第12槽),嵌单线圈边(第13槽),另一边(第6槽)吊起;3)隔二槽(空第14、15槽),嵌二槽(第16、17槽),另一边(第8、9槽)不再吊起而嵌入槽内4)隔一槽(空第18槽),嵌一槽(第19槽),把另一边(第12槽)嵌入;5)再隔二槽,嵌双线圈的四条边,再隔一槽,嵌单线圈的二条边、、、、、直至嵌完。

2.嵌线的工艺要点(1)引线处理。

先将线圈导线理齐,引出线理直。

线圈嵌线时的引出线要放在靠近机座出线盒的一端,即以出线盒为基准来确定嵌线第一槽的位置。

引出线应套上绝缘套管,一般采用2730 醇酸玻璃漆管,其直径大小应适宜,长度应一致,要求绝缘良好。

(2)线圈捏法。

先用右手把要嵌的线圈边捏扁,用左手捏住线圈的一端向相反方向扭转,如图所示,使线圈的槽外部分略带扭绞形,以免线圈松散,使其顺利地嵌人槽内。

线圈边捏扁后放到槽口的槽绝缘中间,左手捏住线圈朝里拉入槽内,如图所示。

如果槽内不用引槽纸,应在槽口临时衬两张薄膜绝缘纸,以保护导线绝缘不被槽口擦伤,线圈边人槽后,即可把薄膜绝缘纸取出。

如果线圈边捏得好,一次就能将大部分导线拉人槽内,由于线圈扭绞了一下,使线圈内的导线变位,线圈端部有了自由伸缩的余地,对嵌线、整形都很便利,且易于平整服贴。

否则,槽上部的导线势必拱起来,使嵌线困难。

( 3 )理线与压线。

导线进槽应按绕制线圈的顺序,不要使导线交叉错乱,线圈两端槽外部分虽略带扭绞形,但槽内部分必须整齐平行,否则会影响导线的全部嵌人,而且还会造成导线相擦而损伤绝缘。

在线圈捏扁后不断地送人槽内时,用理线板在线圈边两侧交替理线,引导导线入槽。

划线板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若为双层绕组时,当嵌完下层边后,就把层间绝缘放人槽内,用压线板压平,然后再嵌上层边。

方法是一手持划线板,另一手捏线圈,将导线二根或三根滑拨人槽,见图所示。

当大部分导线嵌入后,用两手掌向里、向下按压线圈端部,将其端部压下去一点,而且让线圈张开些,不使已嵌人的导线张紧在槽口,这样有利于上层边全部嵌入。

理线时,应先理下面的几根导线,使导线在嵌完后顺序排列,无交叉错乱现象。

当槽满率较高时,在嵌线后期须用压线板压实导线,但不可猛敲。

定子较大时,可用小锤轻敲压线板,应注意端部槽口转角处容易凸起,使导线嵌不下去,可以把竹板垫住端部往下敲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