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业基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修改)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上半年农业工作巡礼今年以来,农牧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通过抓特色,上标准,引项目,创基地,促增收,积极应对低温灾害带来的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畜禽标准化、特色水产养殖业等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实现全年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种植业1、迎战低温灾害,促进夏粮丰收。
今年上半年,面对特殊的气候和苗情,农牧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小麦生产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把强化小麦春管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组织开展“百、千、万”助民增收活动和“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小麦春管百日会战。
整个会战过程中,全体技术人员牺牲节假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国家省市县下拨的小麦追肥补贴51.79万元和“一喷三防”补助物资,及时发放到了农民手中。
有效促进了小麦苗情升级转化,保证了夏粮丰收。
上半年,夏粮预计总产30240吨,占夏季任务3.15万吨的96%,统计上报30101吨,占夏季任务的95.6%。
油料总产统计上报287吨,占全年任务600吨的48%。
同时,抓好秋粮生产,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奠定基础,全县已种植秋作物面积21万亩,加上小麦面积13.5万亩,占全年任务34万亩的101.5%。
预计秋作物种植面积23.5万亩,全年总面积37万亩,占任务的109%,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已种植面积2万余亩,占任务的80%,夏秋种植面积预计在0.5—0.6万亩。
2、围绕百里漳河,打造绿色走廊。
投资660万元,重点建设了新桥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石岗村设施蔬菜标准园。
为推动新桥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牧局领导、技术人员与新桥村干部多次深入农户进行调研沟通,现场测量规划,帮助该村将280户400余亩土地进行了合理流转,扶持该村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了产品绿色认证,注册了“崇桥”牌商标,入社人员达到160余人。
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难题,积极争取县主要领导支持,多次协调有关金融部门为该村解决资金65余万元。
县委书记范保平、县长郝巍吏、市农业局局长暴长青等多位领导多次到该区调研指导工作,对该区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农牧局的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新桥村4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工程已完成新建高标准温室38座,主题建设已接近尾声,配套渠网、田间道路正在抓紧建设中,园区内日光温室、无支架大棚数量已达到85座以上,日光温室平均亩效益达2万元、无支架大棚平均亩效益达1万元;石岗蔬菜标准园已完成园区道路渠网建设,建成了园区无公害蔬菜检测站,其它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同时对王堡村、赤岸村、东达村蔬菜大棚进行提升改造,使其达到无公害化、效益最大化。
为了让蔬菜种植示范户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以科技为动力,发展设施蔬菜,我局组织带领王堡、石岗、庄上、河二、东坡等5个蔬菜大村的30名科技示范户到山东寿光进行了参观学习,详细了解了寿光的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
为大力支持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帮助解决资金困难,我局积极向县有关领导汇报工作,争得县领导支持,协调县信用联社,为辽城乡新桥村河南店镇、西达镇解决贷款问题,并争取到县贴息补助资金30万元。
3、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种植。
按照市农业“4123”双增工程建设任务要求,2010年我县建设优质谷子基地6万亩。
其中在鹿头、北郭口、王金庄建成了3个千亩谷子示范方;运用财政补贴资金引进懒谷3号、冀谷19等优质谷子新品种,向农民提供优质谷种6000公斤;积极引导各乡镇优先发展优质谷子生产,扩大谷子种植面积,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谷种种植任务。
并为今年实现谷子亩产250公斤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药材种植在我县是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在全县悄然兴起迅速普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我县地处太行山区,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多种中药材在全国久负盛名,农民有着采集中药材的传统习惯,在全县推广种植中药材有一定的传统基础。
今年全县落实基地播种面积1万亩,其中索堡区片6000亩,王金庄-关防区片2500亩,南庄—神头区片1000余亩。
备种15吨,已播种10吨。
已种植面积7500余亩,其中种植荆芥3400亩,知母300亩,白术200亩,射干550亩,白芷200亩,菊花1500亩,其他1400亩。
大大提高了全县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中药材产业在我县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大有希望。
4、围绕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2010年该项目落户我县,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
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了我县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网络,围绕谷子、蔬菜、中药材、生猪养殖四个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积极培育了十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专家组和100名技术指导员的作用,发展了1000个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10000——20000个农户实现农业增产。
----春泽公司冰葡萄项目。
总投资2.5亿元。
在常乐村新发展冰葡萄种植基地550亩,目前已种植300亩,累计葡萄苗种植面积520亩。
同时帮助春泽公司与固新镇昭义村签订了2038亩种植基地合同,完成了该公司有机肥厂选址的前期工作。
二、养殖业强力推进畜牧水产发展是解决我县“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工作重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农牧局为把这项事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事关农民增收、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做好做实,从抓好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入手,牢固动物防疫这个保证,努力降低养殖业风险,提高养殖业效益,调动农民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为全县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示范效果明显。
局领导班子通过积极争跑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示范建设项目,截止目前累计投资16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万元),完成6个场的标准化建设,共计新建猪舍0.7万平方米,改建猪舍1.5万平方米,新建防疫消毒池及消毒室6个计300平方米,新建排污管道或排污沟1500米,占任务的100%。
其中改扩建已完成5100平方米,占任务的85%,沼气池、化粪池、排污管道、防疫消毒池及消毒室改造工作已完成任务的60%。
有效的带动了其他生猪养殖户标准化建设,全县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正在全面普及。
德华禽业种鸡场建设项目取得可喜成绩。
2010年计划投资83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占任务的70%。
完成蛋鸡舍3栋,雏鸡舍1栋,拥有蛋鸡笼位5.1万个,育成笼位2.7万个,鸡舍为全封闭式鸡舍,环境控制和清粪、喂料、饮水等均为全自动化控制。
饲养美国海兰种鸡13000套。
40万只肉鸡项目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建成鸡舍10栋,有6栋鸡舍投入使用,存栏肉鸡4万只。
县领导多次到养殖项目现场办公,指导项目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了畜牧养殖发展。
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模式,提高了效益,降低了风险,吸引了千家万户,肉鸡养殖即将在我县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卓有成效。
畜牧养殖,实现规模化养殖,科学化和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做好动物防疫是健康发展的保证,今年上半年我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我们积极谋划、及早动手,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猪蓝耳病等进行了强制免疫,动态免疫率、耳标配带率、免疫证持有率和免疫畜禽建档率全部达到100%。
上半年,免疫禽类181.25万只,猪6.57万头,牛2.46万头、羊9.6万只,并定期进行免疫效价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春防工作在全市排第三名。
经过全系统半年的不懈努力,上半年完成猪、牛、羊、禽存栏8.04万头、3.01万头、7.9万只和230万只,分别占任务的84%、82%、68%、95%;分别完成出栏9.34万头、0.98万头、5.6万只和108万只,分别占任务的65%、55%、60%、62%;肉、蛋产量达10901吨和11000吨,分别占56%、50%,完成水产品产量1100吨,占年任务的55%。
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同时为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惠民政策上半年,农牧局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指导农民加强自然灾害防控,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我县农业保驾护航。
1、农作物良种补贴:良种补贴是中央为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实行的一项重大政策。
做好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行动。
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按照“全面覆盖、整体推进、因地制宜、补贴农民”的思路,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作物进行补贴,预拔资金274.124万元,通过“一折通”将补贴款直接补发到户,目前面积统计工作已基本完成。
2、农业保险工作:一是由县政府统一出资18万元,对全县所有设施蔬菜进行了投保。
在4月14日和26-27日,我县设施蔬菜连续遭受雪灾和风灾的袭击,损失严重,县领导高度重视灾情,多次到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农牧局在灾前积极发布灾害预警,在灾后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到现场指导农户进行自救,同时协助中国人保对灾情进行勘测核实,由中国人保财险涉县分公司进行了理赔,累计核赔486376.8元,其中14日雪灾对6个乡镇9个村150户574亩设施蔬菜理赔39.5780万余元;26-27日的风灾对10个乡镇22个村93户150余亩设施蔬菜理赔9.05万元,理赔资金全部拨付给受灾户。
二是县财政承担小麦保险费556875元,对全县13.5万亩小麦进行了投保。
目前小麦收获已进结束。
三是对51563亩玉米进行了投保,县财政承担保险费938446.6元,目前工作已签订投保单,只待财政拨款后即可签订保单。
其余等夏播结束后再行据实投保。
3.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我县作为2008年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现在已连续实施两年,先后投资150万元,对我县耕层土壤养分进行化验分析,经过省市专家分析论证,拿出了我县土壤施肥配方,对提高我县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4、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是省市民心、民生工程,是我县农业十大工程之一,年内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沼气池1500座,推广节柴灶2000座。
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250座,节能灶1500座,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600余人。
同时按照“服务专业化、动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使各级服务网点达到“五有一保证”,即有服务人员、有规章制度、有经营服务场所、有必备服务工具设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在接到农户维修电话24小时内到位,小问题随时处理,大故障2日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