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年表-课件
文本探究 仔细阅读全文:司马迁是怎样评价秦国的? 司马迁说,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祚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 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 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变 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在汉朝把秦一 概骂倒的否定声中,司马迁的见识,犹如一阵惊雷,具有醒人 耳目的作用。 司马迁的这种见识正好表现了他独特的历史观,也就是他曾经 说过的一句话——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 day, February 27,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疑难追踪
1、《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是什么? 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序 文和表文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 的具体展开,序文对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文对序文 有烘云托月的功能。 从表格上看,它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 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 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 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
《
史
记
》
前
以
六
选
事
史
国
读
不
为
年
忘, 鉴, 表
明
知
万
千
代
秋
是
盛
非
衰
得
兴
失
荣
学习目标 1、理解司马迁的“尊秦”思想及其体现的历史观 。 2.认识“表”在《史记》体例中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文本探究秦最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对此,司马迁有何看法? 请回到序言中寻找! “盖若有所天助焉!”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可 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 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 简明扼要地勾划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 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⑤、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 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 例如,秦魏彫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 》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 年,前后相差三年。
从标题上看,名曰六国,实记七雄。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 年表是依据《秦记》编成的,就以秦国为主,所以只在序 文中强调秦国,而拟定篇题时不把秦国计算在内。至于以 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使各国纪年 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年代顺序更显明晰。
疑难追踪
2、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 ①、由右往左选择看。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这样 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②、由上往下节取看。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这 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 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
六国年表
课前欣赏 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内容赏析】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两首咏史之曲。 作者在曲中抒发了统治者穷奢极欲,连年战争造成“生民涂炭 ”的悲剧情感。曲子对于项羽、周瑜和曹操,以及立了安定西 域功勋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因为历史上的战争,归根结底 是“英雄”们争夺天下或建功立业的手段,而战火给人民带来 的只有灾难,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作业设置
请以“世异变,成功大”为话题写一段话。 【要求】
1.采用叙议结合的形式。 2.字数控制在200~300字。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7:02:00 PM
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文本探究
你如何看待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拨 (1)作者和所有的史学家一样,都表达了对秦国暴政的不满 ,秦国的历代国君,以严明残酷的政令闻名。但我们同样可 以看到,秦国的强大,也是一代一代君主殚精竭虑、苦心经 营的结果,他们子承父业,招贤纳士,锐意改革,积极寻求 富国强兵的良策,探索统一大业的道路,这也是作者司马迁 所肯定的。从这一角度讲,六国灭亡也有其必然性。
点拨 (2)作者认为秦国的成功,有天意的成分,是上天所助。以 弱小之秦灭强大的六国,除了天助之外,别无可能。所以 作者对秦国的功业怀有迷信的观点,在表中,反复出现彗 星,表现了作者对迷信思想的认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 思想。秦国的成功,有顺应历史潮流的因素,也有君主勤 于政事的因素,更有六国不团结、被秦国分化瓦解的原因。
知识链接
春秋战国混战500多年,而区区一个关外秦国通过数代君王的 努力使自己列于七雄之一。赢政即位,从灭韩到灭掉最后一 个齐国仅用十年。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博得褒姒一笑,他上演了一场“烽 火戏诸侯”的闹剧。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进攻周的都城镐 京。周幽王慌忙燃起烽火。但是,各国诸侯以为这次又是在戏弄他 们,因此没有一国诸侯派兵前来救驾。当各路大军赶到镐京后,看 到的只是一座被焚殆尽的死城。各国诸侯见幽王已死,便共同拥立 太子宜臼为周王朝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当时秦的首领就是后来 的秦襄公,他带兵全力救周,立下很大的战功。由于对周王室有功 ,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 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 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而这就是“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点拨 (3)作者认为秦国虽然建国时日短,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效 法近己的秦比“法先王”要现实得多,这是一种独到、深 刻的理解,表现了司马迁的远见卓识和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总之,司马迁对秦国的评价虽然有局限性,但更多的是客 观公正的评价,对以后的史学著作有深远的影响。
文本素材
世异变,成功大 秦国一代代君主殚精竭虑,招贤纳士,锐意改革,积极寻 求富国强兵的良策,迅速走在诸侯国前列,顺应时代潮流, 促使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虽然他们施行了一些严 酷政令,其残暴为后人所不满,但司马迁还是给了他们一 个公正评价:“世异变,成功大。”肯定了其历史推动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