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第3章

政治经济学第3章

第 3 章:货币与信用 第 1 节: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一:零星知识点 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普通的商品,另一极 是货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最终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2、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 换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 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它可以被直观地感觉到。但商品的价值,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是 看不见摸不到的。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即 通过交换价值才能相对地表现出来。 3、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二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代表使用价值,它的价值是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的。处 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 只当做价值, 它的使用价值称为表现另外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 这样, 一个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4、货币的本质是: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经济关系。 (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二:论述题 1、简述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答: (1)货币是固定地从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 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发展阶段, 最后才产生了货币; (3)当金银等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 为了货币。 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于它的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2、简述价值形式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 答:与商品交换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 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 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偶然交换关系。其公式是: 1 只绵羊=2 把石斧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 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 起着不同的作用。 等式左端的“绵 羊”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交换,它的价值在石斧上相对地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等式右端的商品“石斧”,处于被动地位,被用来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 材料,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绵羊”的价值。石斧称为个别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虽然使商品价值得到了一定的表现, 但它表现价值的质和量 还很不完善, 很不充分。 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的这一本质还没有充分表现 出来。从量上看,商品交换的比例还很不稳定。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和种类的多大,价值的 表现就逐渐由简单的价值形式过渡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 上。其公式是:
2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充当等价物的石斧, 本来是私人劳动的产品, 但是当它处于等价形式时, 生产石斧的私人劳动就成为绵羊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只代表使用价值,它的价值是通过另一个商品表 现出来。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 只当做价值, 它的使用价值成为表现另一商品价值的材料。 这样,一个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所以说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4、简述一般价值形式的特征有哪些? 答: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 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某一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商品价值的表现是单一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2)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切 商品的价值都是同质的,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 5、简述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答: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它是固定 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 而货币除了具有普通商品所具有的 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使用价值。 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而存在, 是价值的一般代表。 第 2 节: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一:零星知识点 1、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的。在商品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数量直接影 响着商品的价格并进而影响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 种职能。 3、为了衡量和表现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这个货 币单位又可以分成若干等分。这种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称为价格标准。 例如,我国的圆、角、分;英国的英镑、先令、便士。 4、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通过价格标准 来实现的, 价格标准是为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做出的技术规定。 但它们的作用却是不 同的:①价值尺度的作用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使它们表现为价格,而价格标准的作用是衡量 货币本身的数量;②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 而作为价格标准,它是货币单位所包含的金属重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③价值尺��
2把石斧 40千克小麦 20尺布 1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 1克黄金 一定量其他商品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 金或银上。金银之所以能够笃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成为最适宜 充当货币的材料。黄金和白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 便于永久保存。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为什么说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 答:等价形式是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充当等价物的石斧, 以它自身表现绵羊的价值时, 它的使用价值就称为绵羊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充当等价物的石斧, 本来是具体劳动的产品, 但是当它处于等价形式, 成为直接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时, 生产石斧的具体劳动就成为生产 绵羊的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1
2把石斧 40千克小麦 1 只绵羊 20尺布 1克黄金 一定量其他商品
这一价值形式与简单的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质上看,由于等价物已经不 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是绵羊的特殊等价物,使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 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上看,使价值量真正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 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 但是, 这一价值形式仍然没有摆脱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进一步发展,商品价值表现变得没有穷尽,不再有一个社会公认的共同等价物,从而使商品 交换遇到困难, 造成交换往往不成功, 这就使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 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 一商品上。其公式是:
2把石斧 40千克小麦 20尺布 1只绵羊 1克黄金 一定量其他商品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通过同一种商品(绵羊)表现出来,这是价值形 式发展中的质变。一般价值形式使物物直接减缓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但是,这时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为某一种商品,而是因地因时地不断变化,这就使 价值形式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从商品世界汇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 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其公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