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有效磷学习内容土壤有效氮

土壤有效磷学习内容土壤有效氮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目前磷肥的利用率在 10%~25。% 二.简答题 1.目前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磷的化学固定作用;二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利于作物吸收。
2.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有哪些?
•答:(1)把磷肥优先施用在缺磷的土壤和喜磷的作物上 • (2)早施、深施、集中施 •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 (4)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
浙江海域出现的大面积赤潮
浙江玉环海域发生条带状的赤潮
浙江玉环坎门后沙原先黄绿色的海水变为灰褐色
赤潮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二)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可能积累
1. 来源:主要是原矿中镉、氟、铅等在磷肥的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
2. 危害的例子
镉(Cd ):瑞典,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15% 丹麦,土壤中Cd的年增加量为0.08% 因Cd易被作物吸收积累,若长期在耕层
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施肥 (有机、无机)
矿物 矿化
难容性蓄态固定 淋失 吸附固定
我国磷肥的利用率平均为10~25%
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磷肥品种 难溶性磷肥
枸溶性磷肥 水溶性磷肥
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水溶性磷肥 与有机肥料混合后施用,可以减少磷肥与 土壤接触,以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化学固定 作用,充分发挥肥效。非水溶性磷肥与有 机肥料混合堆沤后施用,有助于非水溶性 磷肥的溶解转化,从而提高肥效。
4.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 作物按一定 比例吸收氮、磷、钾等各种养分,只有平 衡施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效。实践表明, 只有在氮肥施用充足的土壤上,磷肥才能 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在严重缺氮或缺 钾的土壤上,磷肥的增产效果甚微。因此, 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氮、磷、钾肥 配合施用。
作物种类不同,对磷肥反应的敏感性和吸收能 力也不一样。在同一土壤上,凡对磷反应敏感的喜 磷作物,如豆科作物(包括豆科绿肥)、糖料作物、 油菜、玉米、番茄、甘薯、马铃薯以及瓜类、果树 等,应优先分配磷肥。尤其是要优先施于绿肥作物 上,叮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
2.早施、深施、集中施 早施,是把 磷肥做基肥和种肥早施,可促进根系下扎, 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 深施,就是将磷肥施到土壤中根系密集层, 可增加肥料与根系的接触面积,利于根系 对磷的吸收。将磷肥集中施用,可减少肥 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提 高磷肥利用率。
土壤富集,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日本曾有因食 用“镉米”造成骨痛病的报道。
氟:过多(水>2mg/L),破坏人牙齿的珐琅质,使 骨质硬化,骨骼发脆
2、其他有害元素污染
• 主要是原矿中镉、氟、铅等在磷肥的 制造过程中所造成的。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作 物高产及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研究 如何提高磷 的利用率也是近年来学术领域的热点。
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
学习目标
1.掌握目前磷肥的利用率。 2.了解目前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 3.掌握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
学习内容
一、土壤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土壤全磷量在0.08-0.10%以下,磷肥都
可以表现出增产效果,
土壤有效磷
(一般是指近期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一部分磷) 有效磷与磷肥的肥效呈显著的负相关。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 土壤上显著。
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石灰或微量元素肥料。
总结:
1.把磷肥优先施用在缺磷的土壤和喜磷的作物上
在供磷水平低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 著;在氮、磷供应水平均高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 产效果不稳定;在氮、磷供应水平均低的土壤上, 只有提高供氮水平,才有利于发挥施用磷肥的增产 效果。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
油菜及豆科植物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有效磷低的非酸性土壤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 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
(二)氮磷配合施用
从我国的农田养分状况来看,缺磷的土壤往 往缺氮,根据最小养分律,任何一种限制因子 不改善都会影响作物产量。一般来说谷类作物 需氮较多,氮磷配合比例大致1:0.5左右,豆 科作物在氮磷配合中应以磷为主,另还要注意 和钾肥、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