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使学生开始关注“文体”,培养初步的“文体感”。
2、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求“不一样”的事物,久而久之,可使他们心灵丰富、情感充沛、思维敏捷。
3、力求读、写、说的内容“不一样”,遣词造句与众不同,重在观念的引领。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素材。
2、在共性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个性。
3、知道“不一样”的重要性,知道该如何“不一样”地去写作。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素材。
教学难点:知道“不一样”的重要性,知道该如何“不一样”地去写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写、说互动
同样是写黄河和长江,用不同的体裁写,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同学们能说说本单元所学过的课文有哪几种体裁,这样的体裁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最喜欢那一篇?每一篇所表达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都是慷慨激昂的,就会显得单调。
所以,这里得出一个道理:文章好就好在“不一样”,给人不同的情感体会,即使体裁、对象是相同的,表达的心情、感悟就要尽可能的不一样。
不一样主要指事物、心情的差异。
差异,是写作的宝藏。
拥有这些宝藏,就有了写作的本钱;宝藏积攒多了,你就成了精神的富翁。
发现差异,心灵丰富,多情善感是写作的根本。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养成随时寻觅、思索、发现、积累的习惯,就会思想活跃、情感充沛、感觉敏锐。
心灵的感受是一本“无字书”,仔细翻阅回味,把他的不一样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只要是你亲近过的,都可以写,相信你会写得“不一样”。
二、看图片说话
家乡的景物,一定能引起你的联想与回忆,请你说出你拥有过的感动!请你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三、看影片谈感受讲故事
(一)多媒体展示提示
轻轻告诉你
1、从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谈起;
2、你可以从画面、从联想、从回忆、从触动你内心的事物、从画面所带来的心灵深处的感动谈起。
我们大家思维活跃、情感充沛、感觉敏锐!我们何不一吐为快,让自己敏捷的文思、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演讲来博得大家的喝彩呢?
(二)多媒体播放影音短片
(三)多媒体展示要求
一吐为快
这段影音短片:
一定会把你的思绪带到幸福而欢快的童年生活之中!
一定会唤起你对家乡、对童年伙伴、对亲人的那份独特感情!
请你把最令自己心动的故事、最令自己感动的事讲出来。
请你把自己激动、快乐、幸福的心情,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
老师:请大家试着大声地说出来。
学生:洗澡的图画给我带来的第一感受:首先它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悲伤的。
原因很直接--- 它曾给我带来过一定的伤感。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家便有一只毛毛狗,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飞逝,我与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夏天,我与它在河中嬉戏,玩耍;秋天,我们在河边散步;冬天,我们在冰面上滑冰,玩的不亦乐乎。
但有一次,我与它在河中洗澡,我把它淹进水里,但它好久没上来。
此时,我慌了,它就这样为了我的私欲“牺牲”了,我非常后悔,自此我便与它隔开了,再也没有接近过它……——唐作进
老师:你想到了悲伤!
学生:这段影片中有鸟儿的欢叫,孩子的嬉戏,打水仗,游泳的人们,她们的嬉笑是多么的开心……我家乡也有一条小河,虽然没有图片中那么美,但却是我童年时的乐园。
我也曾经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河里游泳,打水仗,但都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的我已经是个初中生,不能时常回到我那乐园,这幅画面让我返朴归真,回到了童年,我很怀念它。
我多么希望,我能停留在那童真的年龄,像童年那样的无忧无虑。
——李元秀
老师:你有美好的回忆!
学生:我爱家乡的小河。
记得儿时,小河水面清澈见底,小鱼成群,逍遥自在,绿树倒映,真是一幅美丽的水乡图。
看到这等乡间水色怎不叫我心旷神怡。
在河里取水煮饭、洗菜、洗衣服,用蚯蚓钓鱼;夏天放学回家就到河里游泳、玩耍,尽情享受了母亲河为我提供的乳汁。
我依傍着小河欢快的歌声慢慢地长大。
老师:你写的很美!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四、心灵感悟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有何感受,有何评价?请你把最想说的话告诉给大家?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知道,在学习语文时应该努力去找到课文中存在的“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乔铎
学生: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多练,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去全面的理解文章内容。
———张玉兵
学生:我认为这节课,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都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突出了本节课的主题“不一样”。
———刘钰莹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写作的方法,恰当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更优美。
以后的语文课我们还应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唐明香
学生:在这节课上,我懂得了上课要大胆发言,不能胆怯。
———王亮中
学生: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上课时应该积极发言,以前我不爱回答老师的提问,以后我会积极发言,即使有许多的老师听我们的课,我们也不应该失去信心,更不应该胆怯!这样,以后我们走向社会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我还希望以后天天都能上这样的课!———高若云
五、写作提示
1、可以改动或者自拟一个“不一样”的题目。
2、可以写实在的景物、当时的心情,还可以写与景物有关的故事。
由事物激起的有趣的、好玩的思绪、经历或者幻想,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3、家乡的小桥流水、荷塘蛙鸣;街道的变迁、小朋友的嬉戏、、、、、、不去想它,好像平平淡淡,仔细回忆起来却可能是精彩的动人的。
4、记忆中,什么样的事物或者事情留下的印象最深?它与你什么样的心情联系在一起?-----喜、怒、
哀、乐,酸、甜、苦、辣、、、、、、感悟越是独特,越是与众不同,写起来就可能越生动。
5、如果还不能做到“不一样”,这不要紧,重要的是,你知道了从此要努力写得“不一样”。
六、课后写作
请以“脚步”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含“脚步”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教学资料及资源:
1、教材
2、教师教学用书
3、多媒体
自我问答
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现实生活,我们只有在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思考,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
写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许多学生写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贫乏,情思不见影。
其原因就是学生手头缺少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
素材在哪里?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
只要留心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写的素材。
生活中的题材来源有:一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真实地记录下来,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二是关注事实新闻,国家大事等;三是自己做的事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及时记下来。
只要留心,写作素材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寻找素材,那么他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