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及悲剧原因
摘要:《哈姆雷特》四大悲剧之一,剧中交织着爱恨情仇,通过观看电影《哈姆雷特》了解到这部剧作的内容与意义。
关键词:哈姆雷特分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个人物来说,他只是封建社会底下的一个代表,在那时候还有许多相似哈姆雷特遭遇的人们。
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的一个王子,本来可以过上人人称羡的幸福生活,但在那如戏的生活中,上帝是不允许你过得太一帆风顺。
但对于哈姆雷特的结局来说,上帝给予他的考验太巨大了,以至于他为这个社会牺牲了。
最后还是什么都没得到。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时嫁给了叔父,为此他感到十分痛心。
在这种情况下他却了解到一个比先前他经历的还要寒心的一个消息——父亲是被叔父杀死的!这让年轻的哈姆雷特几近疯狂。
但他却又不能真正的发疯,因为他还要为死去的父亲报仇。
而在报仇的同时,却又不能伤害到母亲。
这让哈姆雷特十分矛盾。
因为他认为母亲背叛了父亲,在父亲死后没到两个月就嫁给其他人。
但与此同时,他有爱着他的母亲。
不仅如此,还有在他为父报仇不得不装疯时,奥菲莉娅利用他对她的爱来试探哈姆雷特是不是真疯时,对他们爱情的矛盾,他不知道奥菲莉娅是否值得他爱。
他也疑问,爱情是否真的存在。
因为哈姆雷特觉得奥菲莉娅背叛了他。
而当他看到奥菲莉娅入葬时,却对此十分悲痛、震惊。
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毁
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究竟要默默忍受,这命运暴虐的毒剑,还是要挺身和这滔天恶浪相抗,扫他一个干净?”有这句话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对于生死有着深深的思考。
同时心中也充斥这对人生的迷茫!因此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是十分矛盾的。
他的独白中有这么一段话:“啊!但愿我太坚实的肉体能够融化、消散,化成一滴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从未制定律法,禁止自杀。
上帝啊……这些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人世间醉生梦死的这一套,呸……这是一个荒芜的花园,一天天零落,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这一段话也体现出他对这个社会现实的失望,想死却因大仇未报而不能死去的矛盾。
哈姆雷特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心机,束手束脚的不敢作为的人物,在他心中有的不仅仅有杀父之仇,还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以上帝为中心。
在克劳迪斯看完哈姆雷特为他准备的一场演出而心中有愧为自己赎罪的时候,哈姆雷特与霍拉旭确认克劳迪斯心中有愧时,哈姆雷特看到克劳迪斯独自在祈祷时,气愤的哈姆雷特将匕首拿出准备杀死克劳迪斯,却在刺下的那一刻犹豫了。
他认为“一个恶人杀死我父亲,而我,他的独子,却把这恶人送上天堂,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他认为如果在他祈祷的这一刻将克劳迪斯杀死,则会将他送往天堂。
因此哈姆雷特说:“等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在他酒醉以后,在他愤怒之中,或是乱轮纵欲的时候,没有机会得到救赎的时候,捉住他,让他在天堂没有立足之地,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因此,哈姆雷特错事这次可以复仇的机会。
也才导致到后来哈姆雷特将波洛涅斯杀死,导致奥菲莉娅的发狂,雷欧提斯的决斗,导致最后
的同归于尽。
从这里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没有长远的眼光,具体的构思,果断的决心。
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两个。
雷欧提斯在知晓父亲被杀,妹妹发疯的消息后,便从法国回来。
就在这种情况下,克劳迪斯利用了雷欧提斯的愤怒,来激起他们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雷欧提斯听从了克劳迪斯的建议,用与哈姆雷特的决斗方式来表明自己是父亲的孝子,对父亲的爱。
但这种方式正好中了克劳迪斯的下怀。
而这正是造成悲剧的原因:解决矛盾的方法一定是决斗吗?
克劳迪斯为保守秘密,设计去杀害哈姆雷特;雷欧提斯为父报仇,中了克劳迪斯的离间计;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苦于无计,单纯至极,惨死他人计;桥特鲁德作为其中算是最为无辜的人,他只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为寻找依靠嫁做他人妇,但为了儿子,喝下毒酒,一命呜呼……
“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这世上,请你把我的品行和道义,昭告不明真相的人”“在这冷酷的世界里,忍痛呼吸下去,传述我的故事吧,此外……只有沉默而已”哈姆雷特在死之前,对霍拉旭说出这段话。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霍拉旭所代表的就是人文主义,而哈姆雷特就是为人文主义精神奋斗而牺牲的人。
这也是《哈姆雷特》作为悲剧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