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
摘要: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

本文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重要性节能途径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现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内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应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仅相对于水资源而言,虽缺水现象日益严峻,但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其利用水平较低,节水潜力很大,尤其随着近年来用水量的逐步增加节水节能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建筑给水排水节水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水资源总量为2. 8×10 m3, 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分摊到每个人身上, 人均水量仅为2. 4×10 am. 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名列第110位. 加上降雨地域、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水污染日益严重,供水能力不足等原因, 全国仍有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这将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随着近年来城市建筑业突飞猛
进发展, 在城市总用水量中, 建筑内部用水的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面对这一
严峻形势, 如何加强节水节能的科学管理, 全面开展节水工作,
采用节水设备, 搞好污水处理及污水回用, 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给水排水设计的重点.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

管理不善,全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致使水的损失率达15%~20%。

我国能源缺乏特别是水资源。

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约400亿m3,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

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建筑节能新的工作任务落实不及时。

设计过程中考虑不细致,布局不科学,选用设备不合理。

三、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1、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根据城市供水规模大小不同, 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
0.2-0.4mpa 之间,只能满3-5 层多层建筑供水压力.现在城市城区的土地利用率均较高,城区住宅高层建筑增多,且一般多层住宅楼层均在五层以上,供水压力要求采用二次加压.合理确定供水分区,控制超压出流。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供水。

分区减压阀设置,从节能方面考虑,尽量不串联设置,单个减压阀减压值不宜过大,可调试减压阀不应大于0.4mpa,比例
式减压阀减压不宜大于3:1,在超过本值时宜增设供水泵组,减少同一泵组供水范围,减少能耗的浪费。

同时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推荐支管的工作压力限值为0.15mpa,静水压力限值为0.25mpa,压力超过上述限值时,采取减压措施。

在热水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减压措施不能影响热水系统的循环。

2、给水系统选择
高层建筑加压给水系统主要有水池———水泵———水箱联合
供水和水池一水泵调速供水两种方式。

水池———水泵调速供水,水压稳定,此系统无高位水箱,少了一个水质二次污染的环节,是目前建筑高度小于100m 的高层建筑的主要供水方式,水泵通过改变水泵电机频率来改变水泵出水流量,可以明显节能。

3、生活给水管道减压节流
生活给水系统按规定竖向分区后仍然存在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
水压偏大的问题,若不采取减压节流措施,卫生器共的实际出水流
量将会是额定流量的4~5 倍,随之引起水量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的弊病,同时易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破裂。

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后仍应注意减压节流的问题。

为了减少超压出流现象,在给水系统设计中需合理配置减压、装置,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范围内。

目前,减压装置主要有减压阀、减压孔板和节流塞。

4、自动控制和计量
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是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条件直接进行
一户一表改造。

水表应设置使用期限,建议dn15~dn20 不超过6 年,dn25~dn50 不超过4 年。

住宅应设分户水表计量,其他需要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如道路浇洒用水、汽车冲洗用水、地面冲洗用水等)宜设水表计量,企事业单位、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淋浴间等宜刷卡(或采用红外线、脚踏开关)来用水。

5、消防贮水池的设置及加压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可能是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好多倍。

当两系统贮水量相差较大时应将两系统的贮水池分建,这样既可以延长消防贮水池的换水周期,(从而减少了水量的浪费),又可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高层建筑群或小区应尽可能共用消
防水池和加压泵,合理集中建设消防泵站及消防贮水池,。

同时,还应使消防贮水池尽可能地与游泳池、水景合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

6、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作为热水加热的节能技术
利用太阳能制备生活热水,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

太阳能热水器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循环管、循环泵、配水管等组成。

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
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小乃至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

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

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

7、真空节水技术
为了保证卫生器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洗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8、雨水利用
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入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入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经过设施和药剂处理后,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

9、开发建筑回水用系统
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

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所组成,目前已成为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据资料表明,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商住小区可节水70%;科研事业单位可节水40%左右;对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

这对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充分利用盗洗废水等优质杂排水。

中水水源一般应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
选定。

经调查和试验分析,盅洗废水具有水量大、使用时间较均匀、水质和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应作为中水水源,加以充分利用。

此外屋面雨水也可作为中水水源或其补充。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产业高度
集中, 城市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城市用水呈现出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水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 除了强调使用功能完善、环保卫生等要求外, 还应重视节水、节能因素, 要统筹考虑, 避免水量和能源的浪费, 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能源的合理开
发利用, 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平.建筑给排水专业节能措施及再生水资源的利用[j].
山西建筑,2011(8).
[2]李柯,张立娜.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措施的探讨[j].建筑技术,2009(10):154.
[3]陈运珍.变频调速是供水系统节能的最佳选择[j].水工业应用.变频器世界,2005(1).
[4]杨琦.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 j]. 建筑节能,2008, ( 2): 19-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