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
3、老师讲解结合师生问答,活跃课堂气氛。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1、讲课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原发性颅脑损伤的分类。
2.掌握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头皮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3.熟悉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断方法。
教具:
教材:
二、讲课内容
第二章颅脑损伤
(四)急诊室处理要求
(五)治疗
非手术治疗
指征
措施
手术治疗
指征
手术方式介绍
小
结
1.学生为中医学学生,西医解剖较差,初次学习颅脑知识,颅脑解剖知识相对较抽象不易理解,对颅脑损伤疾病的演变过程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对策:适时结合颅骨及脑标本、图片等直观资料进行讲解,增强其感性认识;利用图片形式描述从颅脑损伤开始直至脑疝的疾病发展过程。
德州市中医院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外科学
题目:外科学各论颅脑损伤
授课老师:陈鹏主治医师授课时间:2015年03月日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本科常见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了解和掌握标准手法;
3、了解和掌握流程;
授课组织形式:
1、班级集中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
2、授课方式以多媒体幻灯演示为主;
一、概述
流行病学特点
高发病率
高致残率
高死亡率
发病原因
RAT
跌伤
坠落
打击
砸伤
火器伤
运动伤及其他
发病机制
(一)直接损伤
加速性损伤
减速性损伤
旋转性损伤
挤压性损伤
(二)间接损伤
挥鞭样损伤
胸部挤压伤
二、颅脑损伤的分类
说明根据颅脑层次解剖分类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解剖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头皮血肿的处理
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CT表现)
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轻微头外伤,不要忽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CT)
治疗
脑内血肿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CT)
开放性颅脑损伤
非火器伤、火器伤简单介绍
三、颅脑损伤的处理
(一)病情观察
意识
瞳孔
神经体征
生命体征
(二)特殊监测
头CT
颅内压监测(方式、分级)
(三)脑损伤的分级
2.颅脑损伤涉及较多的影像资料(如CT、MRI等),学生影像知识基础薄弱。对策:增加影像图片,讲课过程中注意影像资料的讲解。
复
习
思
考
题
及
作
业
题
思考题:
一中年男性,骑自行车摔倒,摔伤头部,左颞部着地,当时神志不清约10分钟,清醒后骑车回家,3小时后病人出现头痛加重、恶心,呕吐2次,后逐渐出现意识不清,被家人送来急诊室就诊。查体:患者昏迷状态,GCS6分,左颞部头皮肿胀,左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测不清,右下肢肌张力高,右足Babinski sign(+)。请问:
1.此病人考虑何种颅脑损伤?
2.应行什么辅助检查确定诊断?
3.应行怎样的治疗措施?
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的处理(清创术)
头皮撕脱伤
发病机制、处理措施(全身、局部)
颅骨损伤
头颅颅骨内外观、颅骨结构图示、骨折定义、骨折图示、分类
线性骨折
颅盖骨折
重点说明注意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伤(影像资料)
颅底骨折
三大临床表现
颅前窝骨折
临床表现
颅中窝骨折
临床表现
颅后窝骨折
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的诊断与处理
凹陷性骨折
发生机制、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式
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脑损伤机制(接触力、惯性力造成冲击伤、对冲伤)、常出现脑对冲伤的部位。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临床表现、CT检查
弥漫性轴索损伤
受伤机制(剪切力、惯性力)
显微镜下所见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脑挫裂伤
病理
临床表现
CT影像表现
转归
继发性脑损伤
颅内血肿的分类
硬膜外血肿
出血来源
临床表现(中间清醒期)
辅助检查(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