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

;“我”根本不会剃头(2)C(3)喜欢。

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

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我”根本不会剃头;(2)C;(3)示例:喜欢。

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对划线句子的理解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2.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________ 。

(3)从“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画上________,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

【答案】(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尽管……但……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A. 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 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 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答案】(1)尽管;但(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尽管……但是……”;(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二十只左右、十五只”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尽管、但(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傲慢恼怒轻蔑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________了(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这句话说明()A. 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 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A. 说明罐子的用途。

B. 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 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________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________ 谦虚、毫不软弱。

【答案】(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3)A(4)B(5)谦虚、毫不软弱;傲慢、狂妄自大【解析】【分析】(1)补充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词语组句的能力,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①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②彼此很好地相处。

(3)A(4)B(5)1、谦虚、毫不软弱。

2、傲慢、狂妄自大。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描写神态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

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多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让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普通________ 洁白________ 鲜艳________(4)短文先写太阳花的________,再写太阳花的________,接着写太阳花的________最后写太阳花的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把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

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

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

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

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