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利润操纵:动机、压力、机会与鉴别

最新利润操纵:动机、压力、机会与鉴别

利润操纵:动机、压力、机会与鉴别
一、利润操纵:事项与动机
下面,我们针对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常见的特定事项,如上市、再融资、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等,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规则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在上述特定事项中所面临的盈余压力。

二、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构成的盈余压力
三、七大财务骗术和三十种手段1
七大财务骗术
骗术之一:过早地记录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
1.在未来服务尚未提供时,收入已经记入账册
2.在货物发出或客户无条件接受前,收入已经记入账册
3.尽管在客户还没有义务支付货款时,收入已经记入账册
4.向附属机构出售产品
5.给予客户某种回扣作为补偿
6.重复计算收入
骗术之二:记录伪造的收入
7.记录缺乏实际经济意义的收入
8.将出借交易所得的现金作为收入记入账册
9.将投资所得作为收入记入账册
10.将供应商以未来继续购买为条件的折扣记作收入
11.将公司合并前不适当扣留的收入释放出来作为新公司的收

骗术之三:使用一次性所得增加收入
12.通过出售账面额低于价值的资产增加利润
13.将投资收入或所得作为收入的一部分
1霍华德·施利特著.吴谦立译.财务骗术.2003.p21。

14.将投资收入或所得作为营运费用的下降来报告
15.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各个项目的重新分类来制造收入
骗术之四:将现期费用往前或往后转移
16.将正常的营运成本,尤其是最近发生变化的成本资本化
17.变更会计政策,将现期费用转移到过去
18.成本折旧或摊销得过慢
19.不注销价值所剩无几的资产
20.降低资产准备
骗术之五:不记录负债或不适当地减少负债
21.在未来义务仍然存在时,不记录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22.通过变更会计假设条件,减少负债
23.将有问题的准备金释放,充作收入
24.制造假冒的销售折扣
25.当收到现金时,即使未来义务仍然存在,仍然记为收入骗术之六:将现期收入转移到未来
26.建立准备金然后在未来某个时期释放,充作收入
27.在公司兼并完成前夕,不适当地扣留收入
骗术之七:把未来费用作为特别费用转移到现在
28.不适当地将特别费用的数量夸大
29.不适当地在兼并最后,将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注销
30.把自由性费用加速转移到现在
四、利用财务报告识别虚假会计盈余
存在以下异常状况时,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
(1)公司CEO和其他高管人员辞职,但辞职原因模糊不清或不可信时;(2)管理者或前任管理者开始抛售本公司股票时;
(3)独立董事突然提出辞职,但理由不可信时;
(4)公司较晚,特别是延期公布财务报告时;
(5)公司审计人员突然提出辞职;
(6)公司财务报告被知名杂志置疑时。

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