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饭店企业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成为必然趋势。

但近年来出现旅游涉外饭店业全行业亏损、国有饭店普遍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分析我国饭店集团化的进程,并提出了协调内部机制、走市场化道路、结合科学管理、培养高素质企业家以及网络化经营的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饭店;管理;创新思考;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一、中国旅游饭店发展现状星级饭店规模继续加速扩大。

2006年全国新评星级饭店1370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3378家,同比增长11.26%。

其中五星级饭店298家,四星级饭店1400家,三星级饭店4993家,二星级饭店6027家,一星级饭店660家。

广东和浙江两个省的星级饭店数量超过了一千家,分别达到1275家和1089家,位居全国第一、二位,江苏、云南、北京分列三至五位。

四、五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总数的61.56%,青海、宁夏、西藏尚没有五星级饭店。

经济型酒店成为发展热点。

根据各地上报的信息,上海、北京、江苏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居全国前三位。

国内品牌发展态势良好,如家、锦江之星不仅连锁店数量位列全国一、二位,而且通过在美国、香港上市加速扩张。

国际品牌也将大规模增加,据了解,美国经济型酒店品牌格林豪泰(GreenTree)将以长三角为重点,未来3到5年在国内铺设近200家酒店;美国另一经济型酒店品牌速8(Super8)也将在未来15年时间在中国开2100家连锁店。

全国高档饭店建设将迎来高峰。

根据各地上报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待评、在建、待建(2007年底前开工)高档饭店(相当于四、五星级)总计1107家,其中相当于五星级档次的饭店就有554家,大大超过目前全国五星级饭店的总量。

从地区分布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安徽分别以155家、146家、97家、86家、82家位居前五位,它们之和占全国总数的51%。

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加速进入。

综合各地上报的材料和查询有关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的官方网站,截止2006年底,有37个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的60个饭店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502家饭店。

世界排名前十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

管理饭店数量位居前五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是温德姆、洲际、雅高、喜达屋、万豪,管理饭店的数量分别为159家(包括110家速8品牌的经济型酒店)、69家、43家、37家、31家。

而且在未来几年,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饭店数量还将迅速增加,比如,洲际酒店集团最新的全球发展计划,在中国拓展的饭店数量将占其全球发展总数的三分之一,2008年在华管理饭店总数将达125家。

二、我国饭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高档饭店和经济型酒店经营业绩喜人,管理专业化程度较高,竞争能力较强,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饭店业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目前全国旅游星级饭店如同鸡蛋形状,两头小,中间大,存在失衡状态,占全国总数83%的中档饭店的管理和效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挖潜、提质、增效。

目前,中国旅游饭店如何与时俱进,已历史性地凸现于我们的行业视野,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聚集点。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经营管理理念与国际饭店发展趋势有差距由于体制、产权等原因,我国星级饭店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派出的业内资深管理人员;2)在海外经过专业培训的酒店业者;3)在合资酒店和著名内资饭店工作,后离开加入其他酒店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4)更多的是因行政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下派,没经过专业培训,甚至从未经营过饭店的行政人员。

由于许多星级饭店,特别是中、低星级饭店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一些从业人员对酒店经营管理理念、我国星级饭店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国际饭店发展趋势更知之甚少,多满足于经营现状,少开拓创新,做和尚撞钟大有人在。

这造成了目前我国部分中、低星级饭店经营业绩不理想、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

(二)各地行管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据了解,近两三年来全国省级旅游局行管处处长、副处长因轮岗、提职、退休等原因离开行管处岗位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行管队伍建设处于交替阶段。

因工作侧重点不同等多方面原因,部分到岗的行管处处长们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造成本地星级标准把握不一、理解不同、饭店专业培训滞后等结果。

特别是由于缺少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专业学习,行管人员对国际饭店业的发展趋势、管理理念缺乏系统的了解,不言而喻,对本地饭店的发展也就疏于指导。

星级评定权下放以后,部分地区所评星级饭店放宽标准、送人情星、行政干预星评工作时有发生。

如何加强行管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等成为我们工作重中之重。

(三)行业服务质量监控专业性不足经过18年的推行,星评标准已广为社会和业界接受,饭店“星级”也成为“质量”、“档次”的代名词。

但随着星级饭店规模的急剧扩张,星评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星级饭店复核力度不够;由于地区发展不平稳,东、中、西部地区对星级标准理解和把握不统一等原因,星级饭店在评星后忽视对客服务和质量提升,对饭店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掉以轻心;而星级标准虽几经修订,但重点仍集中在对饭店硬件设施的评定方面,缺乏对星级饭店软件服务的有效监控;加之个别地区地方政府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当地的接待档次等。

硬性规定饭店在指定的时段内完成某一星级的审评,无疑为保证星级饭店的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四)饭店从业人员再教育和培训机制不健全饭店从业人员再教育和培训是稳定员工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护和提升饭店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

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再教育在合资、独资以及少部分管理较好的内资饭店中已形成制度,且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

但在我国众多的国营、民资等饭店里,培训形同虚设,名不副实。

一些饭店为了节约成本,放弃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而直接以高薪等条件从其他饭店挖人,造成部分地区饭店人员流动过快、比例过高,饭店管理人员市场恶性竞争、循环。

部分欠发达地区饭店招工难,招好工更难。

许多旅游院校、旅游学校的毕业生纷纷流向发达地区。

而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好、毕业生可选择的职业和机会多,且星级饭店也不如前些年那样对年轻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许多星级饭店在当地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只能到欠发达地区招工、挖墙脚等。

培训走过场、不愿投资搞培训已成为许多饭店的“共识”。

(五)饭店集团化、品牌化建设相对薄弱中国民族饭店集团化、品牌化的话题已热炒几年了,但老生常谈、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进展缓慢。

学术界和业界时有争论,但研究的成果很少推向市场。

许多业界人士都关注集团化、品牌化的建设,也做了不少尝试,但除了国内少数几家略具集团化的管理公司以外,鲜有可与国际饭店集团相提并论的集团存在。

关于品牌化的建设问题,不少有识之士提了许多建议,但真正意义上的我国自主的饭店品牌还没有得到认同,更多的则是一个名称或称谓而已,而不是品牌。

集团化、品牌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业主方和认知和投入、社会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宣传。

三、如何推进旅游饭店管理尽管我国高档饭店和经济型酒店经营业绩喜人,管理专业化程度较高,竞争能力较强,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饭店业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目前全国旅游星级饭店如同鸡蛋形状,两头小,中间大,存在失衡状态,占全国总数83%的中档饭店的管理和效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挖潜、提质、增效。

目前,中国旅游饭店如何与时俱进,已历史性地凸现于我们的行业视野,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聚集点。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推进旅游饭店诚信建设诚信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饭店进行经营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

诚信既是市场游戏规则的基础,也是我们旅游饭店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及根本点。

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市场,就不会有我们旅游饭店业规范、健康、持续的发展。

诚信将给我们旅游饭店业带来员工的忠诚度、企业的知名度、市场的美誉度及社会的满意度。

诚信是我们旅游饭店业合法经营、优质服务、有序管理的基础。

围绕着国家旅游局党组关于“诚信旅游活动”的工作重点,行业管理工作应积极推进旅游星级饭店的诚信建设,促进旅游饭店及从业人员诚信意识的普遍提高,使之适应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旅游星级饭店“诚信”工作重点:●与省级旅游局行管处、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合作,积极调研、出台“旅游星级饭店诚信公约”,将各地“诚信”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时向行业转发;●定期统属旅游星级饭店简报,向全行业推广宣传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的实例;通报旅游星级饭店市场的发展趋势、动态、经营业绩、对客服务及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的做法等;●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星级饭店市场游戏规则,遏制削价竞争、自相残杀,使星级饭店市场走上健康、有序发展之路;加强对各省区市星级饭店复核的指导,对降低标准、不符合相应星级的饭店实行警告、限期整改、降星、摘星;●及时总结旅游星级饭店“诚信”建设的经验,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现场会,使“诚信”建设在星级饭店中落户扎根。

●在行业中大力推广《星级饭店访查制度》,用标准促进和提升软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升饭店服务质量,加强星级饭店复核力度《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引导、规范了我国旅游饭店的发展,使我国饭店进入了国际化轨道。

但是,目前的国标重点是对硬件设施的星级评定,尽管2003版新标中增加了对软件服务的一些要求,但总体上看仍然缺乏对星级饭店服务等软件质量的有效监控。

1.力促《星级饭店访查制度》早日出台目前,我们编制的《星级饭店访查制度》(暂定名),已开始在四省区的四十余家星级饭店试评;在采纳第一次试评反馈意见基础上,经过修改后的访查制度的第二轮试评将于11月结束。

待会签上报批准后,拟以行业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子标准发布推行。

即将报批推行的《星级饭店访查制度》,借鉴了国际饭店管理集团通常采用的暗访形式,并结合我国星级饭店的实际情况。

目前已反复征求过业界和行管人员的意见,拟分别以明察和暗访两种形式推行,不论是明察或暗访,制度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访查制度分七个方面,610分,对饭店一线部门的服务进行量化检查;同时,对一线员工的应变能力设置了测评点。

《星级饭店访查制度》批准后,要在全国星评员队伍中进行宣贯和培训,使星评人员能理解、把握访查制度的精髓,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

我们希望这套子标准,作为对星评标准在旅游星级饭店软件服务等方面的补充内容,促进星级饭店员工素质,对客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2.加强星级饭店复核力度2003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打破了星级饭店终身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