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15、古诗三首(1)

小学六年级语文15、古诗三首(1)

15.古诗三首
2
1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3.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

(1)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出示学法: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三首诗,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2.指导学习《赠汪伦》。

(1)理解课题,简介李白及有关本诗的故事。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句。

“将欲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理解第2句。

“踏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忽然听到岸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主要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

)
理解第3句。

“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探,是夸张的说法。

理解第4句。

“不及”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虽然桃花潭水有干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

这两句诗用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

第3句诗用了夸张的写法。

(4)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视友情。

)
③背诵这首诗。

3.指导学习《题临安邸)。

(1)理解课题,简介诗人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宇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2句。

“休”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看图帮助理解诗句含义。

理解第3甸。

“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

理解第4句。

“直”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老家汴州了;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

(4)总结。

①说说整首持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讽刺南宋统治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

)
③背诵这首恃。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1、2、4(1)(2)、5(1)(2)(4)。

(2)背谓这两句诗,并准备默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