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统一规定——总图(3版正式20090112)

专业统一规定——总图(3版正式20090112)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化工项目)总体设计专业统一规定文件号:1066-000-GP-SP-0001总图中国寰球工程公司3 2009年1月12日 用于工程设计 张斌 仲崇刚 刘玉 2 2008年3月 用于总体设计 张斌 仲崇刚 刘玉 1 2007年8月 用于总体设计 张斌 仲崇刚 刘玉 0 2007年1月 用于统一规定讨论版版次 日期 说明 编制 校核 审核目 录1总则 (2)2 总体设计及协作 (3)3 规范和标准 (4)4 总平面布置 (5)5 竖向设计 (6)6 管线综合 (7)7 厂内道路 (9)8 厂内铁路及火车运输 (11)9 绿化 (12)10 风玫瑰 (12)1总则1.1目的为使“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中化工项目各装置院的总图专业在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设计之间的互相衔接等内容尽可能地统一,以及为使各设计单位总图专业之间的顺利协调与配合,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1.2.1 本规定仅适用于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化工项目总图设计工作的一般要求。

化工项目的各装置总图专业在进行有关设计文件的编制时,一般均应执行本规定。

1.2.2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况,各装置设计承包单位可提出修改或补充建议,并经业主及一级总体院确认后生效: (1)需要完善或修订某条款时;(2)与执行指定的标准,规范产生矛盾时;(3)遇特殊情况不能执行某条款时。

提出修改或补充建议,按以下所列次序执行。

1)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有关条款与标准条文。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项目总体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意见。

3)各装置设计单位与专利商签订的合同技术附件以及进行有关技术澄清后的会议纪要。

4)地方专业管理部门制定的在当地必须执行的有关规定。

5)非强制性国家和国际标准规范,以及工程公司的设计规定。

6)一些因地制宜的必要考虑。

2 总体设计及协作2.1 本工程总体设计(原则)执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SHSG-050-98)的行业规定。

2.2 本工程执行生产装置露天化、联合集中布置的原则,按现代化企业的新模式划分街区,由总体设计单位牵头,进行厂区总体布局。

2.3 各装置设计单位,负责所承担的装置界区内的全部总图设计,包括平面、竖向、排水等的设计。

各装置内所有建(构)筑物外缘(含地下基础),均不得超出总体规划的装置界区红线。

2.4 承担厂前管理区设计的单位,还应负责厂前区大门及建筑小品等的设计。

2.5 承担铁路设计的单位,除承担线路工程设计外,还应包括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时的道口设计。

2.6引进装置的设计,要求外商遵循如下原则和提供如下资料:(1) 装置总平面布置首先应符合中国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有关装置布置的规范、标准;(2) 按询价书规定的规范要求,提出危险区划分图(注明危险区、点的名称、防爆半径及该地段的空间要求等);(3) 列出装置区的防火范围和不准通行汽车或其它机动车的道路;(4) 表明装置区地下主管线走向及布置要求;(5) 对装置区道路、人行道、铺砌地面及装卸点布置的初步要求;(6) 对装置区地面排水方向、集水点及围堰等设施的布置要求。

2.7各承担设计的单位在与总体设计单位互提各阶段设计条件时,应用计算机设计和制图,以相互提供方便。

2.8 各装置的总图运输设计,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列出相应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指标内容及计算方法应符合《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 20 649)的规定。

装置区面积计算至各装置院负责的装置界区线,化工区全厂技术经济指标由总体院汇总后计算得出。

2.9图纸比例及尺寸标注图纸比例的一般规定(1) 区域位置图 1:10000 1:50000(2) 总体设计 1:1000 1:2000(3) 初步设计 1:500 1:1000(4) 详细设计 1:250 1:500以上图纸比例包括各设计阶段互提条件图采用的比例,均按此规定执行。

3 规范和标准本规定统一执行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和标准,如:(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93(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1999年版)(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4)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22-87(5)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GBJ 12-87(6)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HG/T 20649-1998(7) 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 SH/T 3032-2002(8) 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SH/T 3053-2002(9)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 3008-2000必要时,还应执行其它有关规范和标准。

4 总平面布置4.1 在装置总图布置中,当外商提出的要求与我国有关标准规范不一致时,原则上首先应遵守中国的标准规范,并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外商的要求或建议。

4.2 对于我国目前尚无有关标准、规范或具体规定者,可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规范或规定执行,但事前必须征得地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或者公安部消防局的同意,取得明确意见,方可作为总图布置中防火设计的依据。

4.3 化工区总平面布置中,丁二烯、MTBE/丁烯—1可视为联合装置,装置间距按联合装置考虑。

4.4 全厂将设置统一的化学品库房,各装置内的化学品存储量不应过大,原则上不超过7天的储存量。

4.5 制图统一按国家标准《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执行。

方向标(指北针)及风玫瑰图的表示位置,位于图纸的右上方。

4.6化工新区采用抚顺城市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

4.7 设计标高、座标及总图上有关尺寸的标注,单位以m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即精度为cm。

如为整数值,图纸标注时小数点后亦以0补位,如123.00。

4.8设计座标的标注规定如下:(1) 矩形及其组合形建、构筑物:建筑轴线(2) 矩形池子等构筑物:池子内壁(3) 圆形及椭圆形建、构筑物:圆心(4) 管架:支架轴线(5) 管沟:管沟中心线(6) 道路:道路中心线(7) 铁路:线路中心线(8) 围墙、围栏:中心线5 竖向设计5.1化工新区的竖向布置结合自然地形,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的竖向布置方式,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使场地内土石方就地接近平衡。

各装置界区内的竖向布置采取平坡式,即各装置界区内不应再出现台阶,同时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各装置界区间的高差处理,原则上高差在1.0m以下的阶地,一般采用斜坡;高差在1.0m以上的阶地,可采用砌筑挡土墙或植草护坡,并根据边坡稳定及用地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2)同一装置区内,或面积较大、管线较多的同一生产区或辅助生产区,一般宜采用平坡式布置,即采用一个±EL100.00。

该±EL100.00一般应是指装置区内铺砌地面最高点。

(3)全厂及装置总平面布置图、竖向设计图等图纸,一律标注绝对标高,并注明高程系统。

装置区内的设备布置图,如仅注相对标高时,应在同一图中标明其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如:装置区内铺砌地面最高点±EL100.00=138.00(4)装置竖向图采用等高线法或箭头法表示。

5.2总体设计单位负责全厂大区土方平衡(炼油总体负责炼油区,化工总体负责化工区),各分包设计单位负责本装置区内的土方平衡,装置区或街区角点标高由总体设计单位提供。

5.3 建、构筑物室内外高差的一般规定如下:(1) 一般生产与辅助生产建、构筑物:不宜小于0.3m,棚区不宜小于0.15m。

(2) 行政及生活服务设施:不宜小于0.45m。

(3) 在可能散发较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内,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0.6~0.8m。

(4) 装卸作业站台高度的确定:a. 叉车装卸铁路站台由轨顶至站台面的高度采用1.0m;b. 汽车装卸站台高度应按所采用汽车车箱底板的高度确定,一般采0.9~1.2m。

6 管线综合6.1一般规定(1)管线综合布置应与工厂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相结合,统一规划。

使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等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有利厂容。

(2)管线应尽量采用架空敷设,相对集中布置在规划的管线带内。

管线带应平行于所在通道的道路、建筑红线。

干管应布置于靠近用户及分支较多的一侧,并尽量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必须交叉时,应为正交。

困难情况下,交角不宜小于45°。

(3)道路通道内的管线布置,近期应集中,并为将来预留不小于10%-20%的管线敷设用地。

(4)全厂管线综合总图所采用的各管线图例及标注的各管线代号,按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图例及代号执行。

(5)管线综合宜按以下顺序,自建筑红线向道路布置:1)电信电缆;2)电力电缆;3)热力管道;4)各种工艺管道及压缩空气、氧气、氮气、乙炔气、煤气等管道或管廊;5)生活污水管道;6)含油污水、含盐污水管线7)清净废水管道;8)生产及生活给水管道;9)雨水排水明沟;10)消防水管道;11)照明灯柱。

6.2地上管线的敷设,可采用管架式、低架式、地面式及建筑物支撑式。

敷设方式应根据生产安全、物料性质、生产操作、维修管理、交通运输和厂容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应考虑与厂内原有管线的衔接。

6.3有火灾危险、腐蚀及有毒介质的管道,除使用该管线的建筑物外,均不得采用建筑物支撑式。

6.4 架空敷设的管线,要尽量考虑集中合用管架,防止管架设置过多。

管架分叉及交接点,亦应尽量集中,以减少管架长度及其跨越道路的交叉。

6.5同一装置界区内,应防止四方布置管架,以免将装置区周围封闭。

至少应有一方敞开,不设管架,以利大件设备的运输、安装和检修。

6.6同一通道内,管架应集中布置于支管较多的道路一侧,不应在道路两侧同时平行布置两排管架。

6.7跨越道路、道路交叉及转弯处的管架,其跨距应视路宽、路面内缘转弯半径及两侧地下管线的不同情况具体确定,并须特别注意检查这部分管架柱的基础尺寸与准确位置,使其与路面边缘的净距不小于1m。

7 厂内道路7.1本工程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道路。

道路及非污染区雨水暗管收集,集中排放。

7.2 路缘石一般为混凝土预制,应高出路面10-15cm。

7.3 厂内主干道宽度12m(中央干道),次干道宽度9m或7m,装置界区内的消防道路宽度为6m或4m,人行道宽度一般采用2m。

7.4道路转弯半径以内缘算起,一般需通行消防车的为12m,通行其它车辆的为9米、6米、或根据需要确定。

7.5厂内主次干道纵坡一般不得大于5%,困难情况下不得大于6%,路拱横坡一般采用1.5%,停车场和广场的坡度,一般采用1-2%,困难情况下不小于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