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方案实施细则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方案实施细则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方案实施细则(试行)一、出勤(一)工作量l、满工作量(周课时数)所有学科10节。

参加学院、教务处、教研组组织的全部会议、学习、教研、教学交流活动。

参加学院、教务处安排的必需工作,如监考、阅卷等。

2、不满工作量任课节数不足规定量。

3、超工作量实际周课时数超学院规定的课时数,超出部分为超工作量。

(二)出勤考核出勤考核以月为一个时段,教师符合满工作量规定,基础分为100分;不满工作量的,基础分为100分×实工作量÷应工作量。

1、属下列情况之一,规定为无故缺勤:(1)未履行请假手续缺课、缺会、缺勤(教辅人员不在岗、教师不参加学院及教务处安排的必需工作,如出题、监考、阅卷等,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学习、教研等及其他教学活动)。

(2)请假未获批准或超假(含婚假、产假、丧假、公假)未及时履行补假手续缺课、缺会、缺勤。

(3)捎话请假、电话请假、打招呼请假等未办理正式请假手续(非常特殊情况经分管院长同意除外),擅自找人顶课,或者在课前30分钟内请假造成缺课、缺会、缺勤。

(4)上课铃响5分钟后到教室,下课铃响5分钟前离开教室;开会、学习、集体活动10分钟后到场,结束10分钟前离开;实行坐班制的岗位人员规定上班时间30分钟后到岗,规定下班时间30分钟前离岗。

2、属下列情况,规定为迟到或早退:上课铃响后5分钟内才到教室,为迟到;下课铃响前5分钟内离开教室,为早退。

开会、学习及其他集体活动,规定时间后10分钟内到场为迟到;提前10分钟内离开,为早退。

坐班人员上班时间后30分钟内到场为迟到,提前30分钟内离开为早退。

3、病假和事假(l)病假:因病请假,符合国家和学院有关规定,经批准,方按照病假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超假未及时补办请假手续,按无故缺勤进行考核(非常特殊情况下未及时履行请、补假手续需经院长批准方可按照病假规定进行考核)。

(2)事假:因事请假,符合国家和学院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与有关方面交待工作后方按事假规定进行考核。

4、公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因学院公事派出,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与有关方面交待工作后方可按公假规定进行考核。

婚假符合国家有关划定,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与有关方面交待工作后方可按照婚假规定进行考核。

产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与有关方面交待工作后方可按照产假规定进行考核。

丧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与有关方面交待工作后方可按照丧假规定进行考核。

上述四类假必须履行正式请假手续并经院长或分管院长认定同意。

未获同意或认定,教务处考核亦不予认定。

上述四类假超期,必须及时补办请假手续(超期部分按事假对待),否则按无故缺勤(课、会、活动)进行考核。

(三)考核方法1、按月统计,教师的超工作量部分,每超一节加2分,计入考核积分。

2、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的以每周12节计算,两个班的班主任以每周18节计算,三个班或三个以上的班级以每周24节计算;属于教学和学生管理一线的教师以每周8节计算。

3、教师因事、因病请假,按缺课节数首先扣除超量部分积分。

缺一节课、一个自习(自习按一课时计,超量部分、开会、教研活动等不计)扣除月积分3分,缺两节课扣除月积分6分,缺3节课及以上,每缺一节扣除月积分10分。

公假、婚假、丧假、产假,不影响月积分。

4、无故缺勤,每缺一节课(自习、开会、教研活动等,每缺一次均按一节课计)扣除月出勤积分20分。

5、迟到和早退,无故迟到或早退,每发生一次(包括自习教研活动、开会等),扣除月出勤积分10分;如因病、因事请假,4课时以内每课时扣除月出勤积分1分,4课时及以上每课时扣除月积分10分。

6、月累计无故缺勤5天(10节课)以上,扣除月积分80分。

二、备课和作业批改(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上课必须备课,杜绝“不备而上”、“先备后补”的不良现象。

不论何种课程,教授什么内容,上课必须写教案,做到一课一教案。

考核方法:每月由教务处组织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据《教案评价表》给教师教案逐人逐项打分。

按所得分值为教师排队,按4:6的比例(四舍五入)分为甲、乙两个等次。

教师教案等次赋值,甲:5分,乙:4分。

如果属下列情况,评价考核计分按以下规定执行:(l)旧教案,计零分。

(2)教案课时数少于实授课时数2—5课时,按教案乙等得分的3/4计分。

少5-10课时按1/2计分,少10课时以上不计分。

(3)无教案或拒绝接受检查,除此项分不计分,再酌情扣月积分4-5分。

(4)该项考核评价分为5分,该积分以每月平均计入学期考核积分。

(二)作业批改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训练要求布置作业,每课结束后,必须批改作业,及时了解教学反馈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规范,批改时应有评语、评价等次和批改日期等。

考核方法:每月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常规检查,按所得分值为教师排队,按4:6的比例(四舍五入)分为甲、乙两个等次。

教师批改作业等次赋值,甲:5分,乙:4分。

该项评价分总分为5分,如果属下列情况,评价考核计分按以下规定执行:(1)在检查中发现批改次数极少,持应付态度,布置作业量少于规定量的1/2以上,该项成绩记为零分。

(2)按批改要求但少于规定量的1/3以上,按乙等赋值分的3/4计分;少于规定量的1/4以上,按乙等赋值分的1/2计分。

(3)拒绝接受检查,除此项分不计,再酌情扣月积分4-5分。

(4)该项考核评价分为5分,该积分以每月平均计入学期考核积分。

三、上课与上自习(一)上课与上自习的教师要做到以下要求:(1)教师必须按课表安排持教案上课,做到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讲解和练习相结合,课堂秩序有序,课堂教学结构合理。

(2)教学进度要与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相符,不许擅自更改。

(3)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不准在教学时间内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4)教学态度要端正,上课要认真教学;上自习要认真组织辅导,针对学生实际可个别辅导或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巩固练习。

(5)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对于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其它与教师活动无关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二)考核方法(1)每天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常规检查,按月统计,月基分100分。

(2)教师上课不带教案,坐着授课,一次扣除基分3分。

(3)上课缺乏明确教学内容,让学生上自习,一次扣除基分3分。

(4)上课期间接打电话或擅自离开教学场所,一次扣除基分3分。

(5)上自习期间,不按要求辅导或组织学生集体练习,一次扣除基分3分。

(6)在上课、上自习期间不在岗位,放映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音像资料,一次扣除基分3分。

(7)学生反映教学态度不端正或教学中存在问题不能及时改进的,一次扣除基分5分,并根据实情作出停课或更换的决定。

(8)教学活动期间(包括上课、上自习、活动课等)不能正常履行学生管理职能,出现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一次扣除基分1分。

(9)教学活动结束时,不能正常组织学生完成专业教室内务整理和清扫工作,一次扣除扣除基分2分,并责令及时补救。

四、教师教学情况评价(一)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l、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主要考核教师是否随意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经常不讲课,不组织学生复习,是否迟到早退等,同时注重考查教师的班级教学工作态度、责任心、对学生的影响力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教务处每学期随机抽查一到两次,学生根据《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所列项目逐项给教师打分,然后求平均分值。

平均分值计算:(调查总分—5%个最高分—5%个最低分)÷(调查学生总数—调查学生总数×10%)2、考核方法教务处核算出教师所得平均分值,根据平均分值排序,再按3:5:2的比例,分为甲、乙、丙三个等次。

然后按等次赋值:甲:5分,乙:4分:丙:3分;计入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积分。

(二)教师教学情况督导1、教学督导的作用是为了加强我院的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院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督导员随时深入课堂听课,检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了解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抽查教师的授课教案和备课笔记,了解授课状况。

2、考核方法(1)由督导组负责每天检查,按周统计,周基分100分。

(2)学生迟到、早退现象,每迟到早退1人次扣0.2分。

(3)自习课到课情况,缺课1人次扣0.5分。

(4)教师是否有平时成绩登记,统计不规范扣2分;未按时统计学生情况,扣5分;未登记、持应付态度、欺瞒行为的扣10分。

(5)教师必须按时按节填写教学日志,填写不规范如提前填写或课后补填的,每发生一次扣3分;发生三次(包含三次)以上的,发生一次扣10分。

(6)按照教学进程计划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每周一次,不符合情况扣10分;无计划、未执行扣20分。

(7)教师讲课资料是否齐全,通过听课,按照听课评议表评分。

五、教研、学院工作为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交流、整体进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成为科研型教师,特制定如下考核方法:教师教研工作考核基础分值为60分,根据考核情况,在基础分值上增加或扣除分值。

l、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少于10节,每缺1节扣5分。

2、凡集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课后必须组织评议,所有听课教师必须参与;教研室做好评课记录,教师每缺一次评议活动,除扣除相应出勤考核积分外,并扣教研工作考核积分5分。

3、每周安排一次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每周三为教研室教研活动时间。

教研室在规定时间内未组织活动,扣该教研室教师每人3分,扣教研组长工作考核积分10分;教师无故缺席,除扣除相应出勤积分外,再扣教研工作积分5分;教师在学习和交流活动中担任专题主讲(时间为一课时以上),一次加10分。

4、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在院刊上发表学科教学论文的,每篇加1分;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每篇加3分;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每篇加5分。

(该项分最高不超过20分;不在本学期内发表的论文,发表的论文与此前已记过分的论文内容相同、相近的论文不计分)。

5、学期内完成教研任务者加20分。

6、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者每次加10分。

7、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计划,主动对教学工作提出书面合理化建议,按时圆满完成教研组分配的教研工作加3-10分。

六、考试(一)本项考核分20分,每学期考核一次,直接计入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积分。

(二)考核办法:1、基分为10分。

若所任科目及格率60%以上,优分率20%以上,可得10分。

每差1个百分点扣0.1分。

超过不加分。

2、同年级同专业同科目教师,根据每次考试的“一分两率”(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的总分排名来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方法:专业第一名10分,专业最后一名8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