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工作考核方案

教师工作考核方案

教师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教师行为,建立竞争机制,摒弃情感因素,打破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力大小一个样的局面,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点》的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坚持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方案,作为我校教师工作的客观准则。

二、考核要素及权重(总分100分、每学期各占一半分值不含加分因素)
(一)、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及政策水平5分
(二)、个人业务完成情况22分。

(三)、工作态度和出勤情况15分。

(四)、工作质量和工作实绩40分。

(五)、民主测评18分。

(六)、加分因素。

三、量化权重及得分细则:
(一)德(5分)
1:不违反教育局“十条禁令”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没有在任何方面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全年无劣迹行为此项得5分。

2:违反教育局“十条禁令”及教师用学生为其干私活,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只得3分。

3: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分的得0分。

(二):能(22分)
(1):课堂评价(6分)要求详见德胜二中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标准。

评价办法:以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平时听课记载情况(占60%),同学科教师评价(占40%)为主要依据。

(2):教案检查(4分)要求详见德胜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备课部分,具体得分见德胜二中教案检查细则。

检查方法:教导处的平时抽查占(60%),组长联检占(40%),如果平时抽查发现一次不符合要求扣1分,两次以上此项得0分。

(3):作业检查(4分):要求详见德胜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业部分,具体得分见德胜二中作业检查细则。

检查方法:教导处的平时抽查占(60%),组长联检占(40%),如果平时抽查发现一次不符合要求扣1分,两次以上此项得0分。

(4):教研活动检查(8分)。

①、在省级及以上教育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论著的以一篇为基数得1分,每增加一篇加0.5
分,加分上限为1分;在县级教育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论著的以一篇为基数得0.5分,每增加一篇加0.25分,加分上限为0.5分(每年只得一项最高分,不累计加分)。


②、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科研活动(公开课、示范课、经验介绍等),
校内的校本教研活动由各个教研组选拔推荐或由教导处指派,然后由教导处组织评比,参评材料(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稿)用A4纸打印上交教导处存档,上级组织的活动由学
校推荐,按市、县、校级分别得3、2、1分,无故不参加者得0分,校内教研活动参加一次得1分,每增加一次加1分,得分上限为3分。

(每年只得一项最高分,不累计加分)③、听课记录符合学校要求(两周之内至少听两节课,有对听课者的总体评价,有教导处签字)者得2分,每少听一节扣0.2分、每节没有对听课者评价的扣0.1分,每节无总结扣0.1分,凡是抄袭、集中听、没有教导处签字者按少听一节扣0.2分
检查方法:如果平时抽查发现一次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两次以上此项得0分。

注:业务科研能力水平得分等于几次检查的平均分。

(三):勤(15分)
1:工作态度(5分):服从领导,分配的工作及时完成,具有全局意识,工作态度好,团结协作能力强,抢挑重担服从分配,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强得5分,其余情况视情节酌情给分。

2:出勤情况(10分):每学期5分,每天病事假扣0.2分。

上下学期的事假和存假不能互相抵消,一学期内可以抵消,全年存假不另加分。

(详见考勤簿)
(四):绩(40分)
以每次考试后统计的农村18所学校的成绩大表名次为依据(初四中考看相对成绩和绝对成绩,期末成绩见全县大表)将被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量化得分,位于第一名得40分,每降一个名次少得1分(即档差为一分),(初四名次前八个档差为0.5分,后八个档差为1.5分,九名十名之间档差为1分:)。

1:分上下学期进行考核,初一至初三每学期考核各占20分,初四(3—7月份)的有效考核成绩为30分,具体计算方式等招生会议确定后待定,(8—12月份)的有效考核成绩为10分,(8—12月份)初次任初四教学教师的有效考核成绩为20分。

2:音、体、美、劳、健康、人文等非文化测试科目成绩考核以平时授课(占15分),活动开展(占10分)和学生评价(占15分)为依据进行。

能按课程表正常上好课(室内课教师有板书学生有笔记;室外课有教师组织不擅自离岗)的得15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分,此项最低得分为5分;积极组织上级或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效果良好,有特长生并取得优异成绩(中考获得加分)的得10分,其他情况酌情扣分,此项最低得分为5分;
学生评价教师得分=(优秀票数/投票人数)×15(权重)为此项的最后得分。

3:每学期升学学科(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初四政治)由于任课调整,新接任教师的成绩考核(连续计算两个学期)在接任前名次上有提升的,在原有得分的基础上提升一名加0.5分,下降的以实际名次计分。

4:兼课教师考核、以升学学科(毕业年级学科)或主教学科为主(先看是否有升学学科或主教学科、然后再看教课班级数多少分主次,主教学科成绩占70%、非主教学科占30%,其他情况酌情处理。

5:此项个人最后得分等于几次考试量化分之和。

(五)民主测评(18分)
1:学生评价教师占4分,要求详见德胜二中学生评价教师标准。

学生评价教师得分=(优秀票数/投票人数)×4(权重)为此项的最后得分。

2:教师互评7分。

教师互评的具体操作方法:全体教师采用无记名方式投票,投票人依据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每名教师的整体印象情况划票,每名教师按参加考核教职工总数的
20%划出优秀人数(7人)。

具体计算方式:得票数超过投票人数的60%者此项得7分;得票数占投票人数的35%—59%之间者此项得5.5分;得票数占投票人数的0—34%之间者此项得4分。

3:考核小组测评7分。

考核小组测评的具体操作方法大体上同教师相同,按得票比例数计算得分。

注:2、3两项测评若出现小数点,小数点后一律舍去,以整数计算。

(六)加分因素。

(1):优秀班主任每学期加3分、良好班主任每学期加2分、合格班主任每学期加1分、不合格班主任不加分并戒免谈话。

具体办法见班主任评估细则量化得分表。

(2):称职学年组长、教研组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管理员每学期加1分学期末被评为优秀学年组的组长另加0.5分,组员加0.25分,不称职不加分并戒免谈话。

(3):(1)和(2)两项可累计加分,校领导依据教育局考核细则单独考核,另有额外校务分工(超出正常工作量)的教师酌情加分。

四、说明:
1、考核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5人、教师代表2人(未定)。

2、后勤等人员的“能”、“绩”两方面单独考核。

3、教学成绩以进修校和教育局下发的成绩大表为准。

4、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属考核小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