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作文素材积累论文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咬笔头”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发现最难的莫过于无东西可写,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蜂蜜,大家都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酿成的,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就得象蜜蜂采蜜一样,博采百花——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才会做到思如泉涌。

因此搞好作文教学,应注重指导学生作作文素材的积累。

那么学生的作文素材如何积累呢?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素材积累的途径
(一)阅读中积累。

学生要更好的表情达意,就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要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叶圣陶曾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趣,尚不能厌足,唯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

”因而必须让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歙张”。

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阅读积累:
1、摘抄品评法。

我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二本笔记本,一是“拾贝集”,要求学生把阅读中看到的佳词美句、诗词名句,精彩片断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在旁边做好相对的语句评析,可从语句中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用词的精妙、句式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品评;二是“剪报集”,指导学生对订阅的报纸中好的文章,有为自己所用的材料,剪下来粘贴在本子上;同时写上自己的读后见解与感受,以促使自己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
处,有效地积累语言。

%
2、背诵交流法。

只抄不记还不能达到目的,江泽民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非浅。

巴金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有200篇文章存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能使我明白所谓的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显然,大量的语言材料使他感悟到写作的真谛。

因此,同学们可以把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经典作品、哲理典故、精彩时文等具有一定写作典范的语言材料,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感悟、比较、品味和鉴赏,以此来把素材贮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增加各类知识的储备,使到语言日臻丰富,在运用语言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增强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生活中积累。

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

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料写的根源是不善于发现与观察生活,不懂得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必须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只要留心,到处都有可写的东西。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

”那么,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
1、“积极参与生活”与“广泛地阅读”相结合。

生活,是习作
素材的主要源泉。

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

因此要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要做到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使自己“有所为而作”。

另一方面,要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

通过阅读,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不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未曾通晓的知识,认识许多陌生的事物。

这些都是习作的材料。

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用读书来补充现实生活经验之不足,用生活来丰富书籍里所未见,将直接的观察体验与间接的阅读所学,兼收并蓄在“材料仓库”里,它们将成为文章有益的血肉。

2、“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与“留心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每个人都被各色的人物、现象、自然事物及社会环境包围着。

积累素材,要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

通过全面、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发展的始末,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不断观察,撷取。

但不能只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解,亲自去看一看,做一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同时留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习作的主要反映对象。

3、“广见博识”与“勤写多记”相结合。

作文素材的获得,要靠丰富自己的生活,要靠广泛的观察与体验,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
心人,力求做到“广见博识”但如果仅仅是“广见博识”,五彩缤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奇妙优美的具体景色可能只剩下一句“真美啊”的空洞感叹,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从记忆里遁走。

所以要养成多记的习惯,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哪怕是三言两语。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材料,待要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

还有一些人和事物当时也许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可是隔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看,却能从中悟出它的“不平凡”之处,为某篇习作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

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将生活、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又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

二、素材积累的关键——运用
只讲积累,不讲运用,就不能达到最终目的。

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坚持每周一练笔。

在练笔中,尽可能地把自己积累的素材活用到作文中去。

因为作文是素材更高层次的积累,所以在不断运用中,把积累的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资本”,不断丰富自身的本钱。

这样,学生作起文来,词汇更生动,语言更规范,结构更精巧,意境更深远,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审美意识和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

总之,从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出发,在阅读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才能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时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再也不头疼了,而是一气呵成。

坚信,学生能持之以恒地积累下去,他们的作文素材会越来越
丰富多彩,更能轻松愉快地写出一篇篇美文佳作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