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用学 (1)

语用学 (1)


❑ “对意义的语用学讨论几个明显的标准: (1)是否考虑了发话人和受话人,或言者或听者; (2)是否考虑了言者的意图或听者的理解; (3)是否考虑了语境; (4)是否考虑了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使用语言而实
施某种行为? 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 肯定的,就有理由认为我们是在讨论语用学。
(Leech,1981,P455)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 语义学与语用学关系的三种观点:
(1)语用学是语义学的一部分; 以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生成语义学派为代表。
(2)语义学是语用学的一部分; 以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等为代表。
(3)语用学与语义学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 (Leech,1981)
《符号、语言和行动》( 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
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 果。
■ 语用学与符号学
■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 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 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 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 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 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 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 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 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4)语言使用中的语境因素可使人们对交 际 中的话语作出不同反应,动态语境能让话语或语 言结构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体现语言语用的灵 活性、多变性、丰富性。
皮特买了一辆车。
这车是皮特买的。
三、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 语用学的定义
(1)从说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 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 (2)从听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人们“明白在交际中要说的”比“听到表面上说的”到底多
四、语用学与语义学
语义学和语用学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但它们是在两 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意义进行的研究。语义学主要研究非 语境意义,即字面意义、抽象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 境意义,重点是“用意”,即话语在特定语境中所传递的交 际意义。
例如:“火!” “孩子就是孩子。” “今天是。”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这样区分: 语义学揭示的意义是二元关系的句子意义,解决“X表 示什么”的问题; 语用学揭示的意义是三元关系的说话人意义,解决 “通过X,说话人意指什么”的问题。
(2)从语用学的角度去解释使用中的很多语 言现象比从语义学的角度去解释显得更充分、更 简便。如:“有人摔倒了。”
(3)句子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该句子表示的交际 意义或隐含信息之间往往是有差异的,语用学可 帮助解说如何对类似差异进行补缺。如: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里去了? 乙:刚才我饿了。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里去了? 乙:孩子们刚在屋里玩。
1983年列文森把语用学研究分成两大流派:
(1)英美学派:认为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
内容:指示语、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预设 等。这种语用学是微观语用学(语用学的分相论)
(2)欧洲大陆学派:认为凡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关的因 素都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对语言功能的一种综观 。这种语用学是宏观语用学(语用学的综观论)研究范 围:社会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认知语用学、篇章语 用学、计算语用学等。
了些什么。 语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 (3)从语境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 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 (4)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的语境下灵活地谴词造句的能力。 语用学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
❑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 行;
■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 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
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 入语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归纳为:形态 —— 句法—— 语义——语用 几个阶段。
❑ 发展缘由
(1)随着对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学科 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有的语言现象只能从语 用学的角度才能得到满意屋里太热啦。
第一讲 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
基础》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 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 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 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 、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 部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 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 关系”;
语用学( 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 关系”(Morris,19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