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练习
一、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每个人都有健康的一面,也有独特的甚至是异常的、古怪的一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康与异常两个方面行为的频率和程度如何。
3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
4、小学心理健康具有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教育两大任务。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咨询服务等,其中主要的途径是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6、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是学校适应的辅导、学习品质的辅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个性心理的辅导、交往能力的辅导。
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8、总的来说,贯穿小学时期学生整个心理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两极之间冲突的化解。
9、在小学生学习中,记忆障碍常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记忆错误。
10、学习疲劳分为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两类,其中以心理疲劳为主。
11、小学儿童自尊至少分化为学业成就的尊、社会交往的自尊和身体的自尊三种层次。
12、小学生适应性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行为问题、感觉统和不良问题、人际交往适应问题和青春期适应不良问题。
13、小学生不良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厌学行为与游戏机和网络痴迷行为等方面。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个性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
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
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2、心理辅导: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质的人员,运用心
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具有现实或潜在发展要求、求助需求的
个体乃至群体所提供的心理帮助和引导。
3、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学习者因身心疲劳、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
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时常出现的异常现象,表
现为时间较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缓解等。
4、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由多种考试、测验所产生的忧虑,有
的称之为成就焦虑或学习评估焦虑、测验焦虑等。
5、自卑心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心理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
6、心理行为问题:一般是指个体的不适应行为与心理状态,即自己与他
人或与环境不适应的心理行为,在一定的情况下不被视为期望的、有
价值的行为。
7、感觉统合失调:在医学上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表现为感觉信
息及大脑知觉神经体系协调不良,对动作中产生的错觉信息无法进行有意识统合。
8、人际交往适应: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的沟通、协作、
交流信息的一种活动方式,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作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个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三、简答题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2)学生主体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民主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7)预防、发展和统治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
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思
维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还较差(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4)思维缺乏批判性(5)思维缺乏灵活性
4、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形成的原因: (1) 注意障碍形成的原因:第一,从生
理方面讲,注意障碍主要与脑生理功能障碍有关。
第二,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讲,造成注意障碍的原因有对学习目的和作用认识的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个体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班风学风不正常现象的干扰,家庭关系矛盾,情绪困扰等(2)多动障碍形成的原因:第一遗传因素;第二孕期和围产期因素;第三生化因素;第四家庭和社会因素;
第五脑损伤;(3)主要缺陷与多动障碍矫正辅导:行为矫正法;自我教导训练法;支持性思维心理疗法(4)主要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
5、消除学习疲劳的对策:(1)改善课堂教学环节(2)合理安排学习课程(3)
保证充足的睡眠(4)适当开展文体活动(5)保证大脑营养充足合理6、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辅导:(1)消除引起自卑的外部资源(2)调整评价
方式(3)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系统(4)引导学生的自我激励(5)加强肯定性的训练(6)培养抗挫折的能力(7)鼓励参与交往活动(8)强化个人的努力
7、小学生适应不良的辅导:(1)认知疗法(2)系统脱敏法(3)家庭疗
法(4)心理支持疗法(5)制定严格的生活、学习制度,使学生产生自觉、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同时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予以监督;(6)通过体育疗法、音乐疗法,改变懒散、封闭的状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以提高其适应能力;(7)通过“心理剧”的练习,克服“心理断乳期”的盲目性与心理矛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独立意识。
8、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
(1)动作笨拙不灵活(2)多动行为(3)讨厌被触摸(4)语言发育迟缓(5)过于胆大或过于胆小(6)学习过于困难
四、论述题
1、小学生攻击行为问题的辅导:
(1)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应为儿童提供一些可供学习的行为模式,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教育者本身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调整教育的方式。
(3)强化榜样学习。
在小学生中树立以和平、协助、容忍为主题的榜样,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消除或遏止起到一定的作用。
(4)教会儿童合理宣泄侵犯性情感。
(5)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采取奖励、批评及教育、沟通的方法。
(6)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2、试述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调适:
(1)家长和老师要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避免施加过重的压力。
(2)纠正不正确的应考观念和做法。
(3)指导学生掌握考试策略和方法。
(4)指导学生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
五、实例分析题
地球上的星星
1、不灵活如方向辨别困难
2、行为如上课乱走动走神
3、发育迟缓说话发音不清晰速度慢,如不能正确的识字认字,不能正确的发
音,作业无法完成 4、过于胆大或过于胆小,如常与别人打架
5、学习发生困难,如考试不及格、一直留级
综上所诉感觉统合失调:在医学上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表现为感觉信息及大脑知觉神经体系协调不良,对动作中产生的错觉信息无法进行有意识统合。
帮助
小学生适应不良的辅导:(1)认知疗法(2)系统脱敏法(3)家庭疗法(4)心理支持疗法
感觉统和失调的辅导:触觉训练,温度觉训练,重量觉训练,味觉和听视觉训练,平衡力训练,与家长协调;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采取温和的、主动的态度,并且要成为培养他信心个性勇气等方面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