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手机沉迷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青少年手机沉迷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青少年手机沉迷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负责人:哈斯乌拉
指导教师:***
2015年10月19日
摘要: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近九成,超过七成的青少年人拥有手机。

据调查显示,拥有自己专属手机的青少年比例超过80%,手机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及率相当高。

然而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手机沉迷问题尤为突出,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而且衍生出许多社会性问题,如网络犯罪等。

研究青少年手机沉迷的现状及对策,能够有效地了解当前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针对性的予以干预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促进青少年健康向上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沉迷现状研究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手机这一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
“第五大媒体”展现出无法抵挡的强劲势头。

因其除了具有可以完全替代原有的媒体作用之外,还兼有如社交、购物、游戏等多项功能,功能强大、携带便捷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青少年这个群体本身具有着更强的求知欲、更快的接受力、更高的期望值,对于手机来说,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不能正确的使用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身体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这一问题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向上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对此,我依托专业的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了《青少年手机使用频率及自我控制》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一、青少年手机使用现状
本次调研对象以高中生为主(见图1),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平衡性,
图1:调查人群数量分析图逆反心理和攀比心理逐渐加深,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
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交友热情高涨,特别是对异性关注度显著上升。

1.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每天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比最多为%,其次是1-2小时占%。

在5小时以内,随时间变长人数占比相应减少,但5小时以上占比高达%,并不符合规律(见表1)。

可见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的青年数量也十分庞大。

表1: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统计表
2.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查看手机
在此项调查中,整体表现在意料之中,大部分人(占%)都是偶尔会把手机找出来看一下(见图2),也就是说,现在的青年人已经比较依赖于手机的使用,哪怕是没有来电、信息或者提示音都要确认一下,查看自己是否遗漏了任何信息。

图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下意识的查看手机的频率分析图其中在接受调查的青年中,女生的频率略低于男生(见图3),这也体现出了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稍高于女生。

图3:不同性别使用手机频率
3.手机日常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平时处于正常状态的占比最多为%,其次是处于静音状态,处于关机状态的最少(见图4)。

后经访谈得知,大部分青年手机处于静音或关机状态的原因多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如不考虑这两个影响因素,处于正常状态的数据应更多。

图4:手机日常状态
4.离开手机的时间
在你认为你能离开手机的时间这一项调查中,数据显示的结果十分惊人,认为自己基本不能离开手机的人数居然高达%(见图5),也就是说已经有超过六成的青年人已经认为自己离不开手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超乎想象。

图5:离开手机的时间
5.手机主要做什么用途
在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方面,结果相对较为分散,大部分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多用来进行QQ、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聊天(占比%),这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点,他
们更愿意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

而真正把用手机来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占比很低只占%(见图6)。

由此可见当前当前亟需正确的引导,让手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工具来辅助青少年的学习。

图6: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
图7: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
6.手机对生活的影响
从针对手机对生活的影响这一内容所设计的问题来看,目前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已经不容回避。

首先,部分青少年已经开始在课堂上或者自习课中玩手机(见图8)。

然而据访谈了解,这个数字要比调查得到的数字要高,也就是说手机已经开始影响到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并占用了本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这势必要影响到期学习成绩。

而且如果当手机放在身旁时,部分青少年已经感到无心学习,这势必影响其学习效率。

在访谈时,有青年指出习惯与边写作业边听音乐,这样不仅分散注意力,还会更加的耽误学习时间。

图8:在课堂或自习课时间玩弄手机图9:自我认为手机使用是否合理其次,已经有一部分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于手机使用的合理性存在这一定的问题,其中自我认识到使用过度的占%(见图9)。

第三,对于手机使用的利弊问题,从调查结果以及访谈过程中发现,目前还有部分青少年不能够正确认识到手机使
用的利弊,甚至还有小部分青少年(占比%)认为手机的使用是有利无弊的。

(见表2)
表2: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四,关于是否会因为玩手机而忘记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大部分的青少年回答是否定的,很符合至占%。

(见图10)
图10:是否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情
很多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反映已经意识到了手机的使用已经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手机与以
往的传统媒介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多媒体性、更强的贴身性、更快的随时性、更强的渗透性以及更大的互动性和更好的个性化优势,如表2显示有绝大多数的人认同手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认为有利无弊的只占有%)。

二、对青少年手机使用者的建议与对策
1.社会层面:正确引导,为青少年营造良好氛围。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尚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积极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正确引导其人生观的建立。

虚拟的网络环境极其开放,信息量庞大,然而信息内容缺乏自觉的思想道德主导性,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的主体性消解和价值成长方向的迷失,并可能由此引发阻碍或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问题。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

2.家庭层面:发挥作用,给青少年一定自我空间。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之地,其意义之重大大家都很清楚。

那么作为家长,就应该正确看待青少年使用手机这件事情,并科学的处理和对待正在使用或是使用成瘾的青少年。

首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放下手机多抽出时间
陪陪孩子,经常性的开展家庭活动,郊游、看电影、音乐会等等,让青少年的课余时间更加的丰富多彩。

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要一味的强硬态度处理,绝对的把青少年和手机完全隔离。

需要多交流多谈心,让青少年明白其中的利弊关系,正确引导其使用手机。

3.学校层面:人性管理,把青少年带到学习中来。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中心,也是青少年违规使用手机高发地。

学校应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对青少年手机使用问题予以解决。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使其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

搭建教育平台,如设立微信公共号、QQ群、微博等新兴手段,积极传递正能量,丰富青少年学习生活,开拓青少年视野,鼓励青少年使用手机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要全面杜绝。

总之,手机的使用并不一定是坏事,本文调查的青少年人数有限,数据并非绝对准确,但是完全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出当前青少年对手机的使用现状。

当然笔者并非完全否定手机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影响,只是由于研究需要,只讨论其部分负面的影响。

附件:青少年手机使用频率及自我控制调查表-整体分析报告
作者:张奇谷鑫哈斯乌拉时间:2015年10月12日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
开始时间:2015-10-8 结束时间:2015-10-12样本总数:623 份
原始数据来源:数据与分析:
您是[单选题]
您的性别[单选题]
您是否独生[单选题]
您一天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单选题]
您在生活中,会不会经常下意识的把手机找出来查看看[单选题]
您是否随身带手机[单选题]
手机经常处于什么状态[单选题]
您和他人谈话或一同吃饭聊天时,会使用手机吗[单选题]
您认为您能离开手机多长时间[单选题]
你用手机主要做什么用途[多选题]
您在课堂上或自习课时会玩手机吗[单选题]
您觉得自己有合理利用手机吗[单选题]
您觉得手机在您生活中的作用[单选题]
你是否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单选题]
您觉得什么因素能让您少使用手机[多选题]
当手机放在你旁边时,你是否感觉到无心学习[单选题]
您平时使用手机的那些功能[多选题]
你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手机[多选题]
亲人、朋友在一起吃饭时你会玩弄手机吗[单选题]
假如出门时发现忘记带手机,你会如何[单选题]
你感觉你是否很依赖手机[单选题]
您都在什么时候玩手机[多选题]
你对手机依赖症的看法[单选题]
手机依赖性产生的原因[多选题]
您离开手机,心理状态[单选题]
如果有以下的几种摆脱手机依赖的办法,你喜欢用哪一种[多选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