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肿瘤PPT课件

子宫肿瘤PPT课件


--
27
病例分析
患者××,女,40岁,孕3产2,因月经量增多2年入院。 2年前月经量增多,由每次用纸2包增加到5包,有血块, 无痛经,经期延长至8-10天,周期缩短为20天左右,经 期伴头昏眼花。既往无特殊,平素月经4-5/28-30天。检 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妇查:外阴、阴道(-), 宫颈肥大,宫体后位,增大如孕3+月大小,表面不平,质 硬,活动,无压痛,双附件(-)。化验:HGB 74g/L。 请作出:(1)初步诊断,诊断依据
• 妇科检查:
肌壁间肌瘤:
浆膜下肌瘤:
粘膜下肌瘤:
肌瘤大多为多发性
--
24
诊断
•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 • 超声检查:低回声实性团块 • 其他: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造影,诊断
性刮宫等
--
25
宫腔镜
卵巢肿瘤 • 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 盆腔炎性块物 • 子宫畸形
--
17
肌瘤变性
•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 囊性变(cystic degeneration)
• 红色变(red degeneration):多见于妊娠 期或产褥期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
• 肉瘤变(sarcomatous change):肌瘤恶变 即为肉瘤变
• 钙化(degeneration with calcification)
瘤体内发生血管破裂、出血弥散使
镜下假包膜内大静脉及瘤体内小
瘤体剖面呈暗红色似生牛肉状,质 -- 静脉有栓塞及溶血
21
软,螺旋状结构消失。
肉瘤变(sarcomatous of change)
组织软、脆,切面灰黄,似生鱼肉状, 边界不清。
--
镜下平滑肌细胞增
生,排列紊乱,异
型性。
22
临床表现----症状
--
9


• 根据肌瘤的部位分类
宫体肌瘤(占92%) 宫颈肌瘤(占8%)
宫体肌瘤 宫体肌瘤
宫体肌瘤
--
宫颈肌瘤
10


• 根据肌瘤与肌壁的关系分类 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 60~70% 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 20% 粘膜下肌瘤(submucous myoma) 10~15%
• 每3~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 症状明显,应考虑进一步治疗。
--
30
药物治疗
• 适应症:增大子宫似妊娠子宫2个月大小以内, 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能 耐受手术。
• 药物选择: GnRH-a-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
亮丙瑞林、戈舍瑞林
指征:缩小肌瘤利于妊娠;术前治疗控制症状、纠正贫血;术前应用 缩小肌瘤,降低手术难度;对近绝经妇女,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
子宫肿瘤
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 刘宏侠
--
1
子宫肌瘤 uterine myoma
--
2
子宫肌瘤概述
• 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 肿瘤。
• 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 组织。
• 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 下少见。
• 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
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
•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why
• 下腹包块
子宫增大>3个月妊娠子宫
• 白带增多
• 压迫症状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肾盂积

• 其他:腰酸、下腹坠胀、不孕、继发性贫血、
急性腹痛等
--
23
临床表现----体征
与肌瘤的大小、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 腹部检查: 肌瘤较大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 状块物
--
3
临床病例
• 病例:患者××,女,41岁,经量增多、经 期延长半年,经量约为原来的2倍,经期由原 来的6-7天延长到8-9天,周期无明显改变。 查体:一般情况可,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 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妇检:宫体如孕两个半月大,活动可,轻压 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B超示:子宫大于正 常,子宫内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 3×4cm。双附件区未见异常。
• 多发性子宫肌瘤
--
11


• 巨检:实质性球形结节,呈白色,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肌瘤周围肌壁纤维 受压形成假包膜,肌瘤切面呈旋涡状结构。 颜色和硬度与纤维组织多少有关。
--
12
--
13
--
14
--
15
--
16
病理
镜检:
子宫肌瘤镜检
镜下: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 细胞,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 杆状,核染色较深
(2)进一步检查 (3)如何治疗
--
28
治疗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部位、 数目、大小的情况综合考虑
治疗方法:一、非手术治疗
随访观察 药物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三、治疗新进展
--
29
随访观察
• 适应症:肌瘤小且无症状可不治疗,尤其绝经年龄 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
• 肌瘤切除术(hysterectomy):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 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 子宫切除术: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 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 子宫全切术。注意:术前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 问题(1)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如何处理?
--
4
--
5
--
6
--
7
主要内容
• 病因 • 分类 • 病理 • 肌瘤变性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
8
病因
• 病因不明确 • 与雌、孕激素有关
证据 研究发现 • 细胞遗传学异常 7、12、17号染色体异常 • 分子生物学研究
米非司酮-竞争孕激素受体拮抗孕激素作用
中药-活血化淤
--
31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的急 性腹痛;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能确定肌瘤是不孕 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者;肌瘤生长过快,疑有恶变者。
• 手术途径可经腹或经阴道、经腹腔镜或宫腔镜下进行
--
18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
镜下肌细胞消失,为均匀粉红色无结构区
--
19
囊性变(cystic of degeneration)
剖面可见单个或多个积液囊腔,液 体清亮或胶冻状
--
镜下囊腔壁由玻璃样变的肌瘤组织 构成,内壁无上皮衬托
20
红色变(red of degener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