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17
1
大多数组织的最初活动集中于开发以改善内部 效率为目的的系统。秘书承担的任务被计算机化, 出现了开发票、会计和订单处理这类任务的系统, 数据处理部门已经诞生。
18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转向以管理信息为目 的在计算机中存储大量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这类 信息与组织的内部工作相关,因此“管理信息系统 ”出现了。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在于系统开发可用 的工具仍是数据处理时期所使用的工具。
11
三、米切模型 “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均把系统整合 (集成)和数据管理分割为前后两个阶段,似乎可 以先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后再搞数据管理,但后来 的大量实践表明这是行不通的。美国的信息化专家 米切(Mische)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此作了进一 步修正,揭示了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管理密不可分, 系统整合期的重要特征就是搞好数据组织,或者说 信息系统整合的实质就是数据整合或集成。
图3.3
米切的4阶段连续发展模型示意图
14
米切将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连续发展划分为4 个发展时期,即:起步期(20 60—70 代)、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成熟期(20世 纪80—90年代)和更新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 1世纪初期)。其特征不只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长 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是涉及知识、理念、信 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及地位,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和及
4
图3.1
诺兰的四阶段论模型示意图
5
2)诺兰的6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信息系统用途不断 扩大,企业信息化投资与其带来的效果之间的关系 变得模糊不清。客观要求评价变量必须多样化、科 学化,此时诺兰又总结出了6阶段论模型(如图3 .2所示)。诺兰把阶段(横轴)分为初始期、普 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6个 阶段,认为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历程。
12
此前的研究仅仅集中于数据处理组织机构的管 理和行为的侧面,而没有更多地研究各种信息技术 的整合集成,忽视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的发展要 素而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的策略。米切的信息系统发 展阶段论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具有“四阶段、五 特征”的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连续发展的“米切 模型”(如图3.3
13
2
一、诺兰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 诺兰(R.Nolan)在 1974年首先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4阶段论,之后 经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又于1979年将其调 整为6
3
1)诺兰的4 在诺兰的信息系统发展4阶段论中,诺兰按时 间顺序将时间横轴划分成4个区间,即:开发期、 普及期、控制期和成熟期。他把这些区间称为信息 系统的发展阶段,同时用纵轴来表示与信息系统相 关联的费用支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促进组织的 业务合理化和省力化,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支出额和 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如图3.1所示)。
9
但是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以下情况: (1)体制需理顺 (2)信息资源标准需统一 (3)技术需相互融合 (4)应用需求需注意其不确定性 (5
10
二、西诺特模型 1988年西诺特(W_R_Synnott)参照“诺 兰模型”提出了另一个模型,主要考虑到了信息随 时代变迁的变量。他用四个阶段的推移来描述计算 机信息处理。从计算机处理“原始数据”阶段开始, 过渡到用计算机“加工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到数据 库的“信息”阶段;再经过诺兰所称的“技术性断 点”,到达的“信息资源”阶段;最后的“信息武
15
决定“米切模型”阶段的有技术、应用、数据、 IT文化、全员素质5个特征,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 机构把握自身当前的发展水平,了解自己的IT综合 应用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是 研究一个企业的信息体系结构和制定变革途径的认 识基础,由此就能找准这个企业建设现代信息网络
16
四、系统进化模型 英国的C.埃德沃斯等人利用两种参数,对企 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划分。埃德沃斯认为,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沿着从内部到外部、从 分散到整合、从追求效率到追求效益向前发展的。 这种划分理清了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脉络,比 较符合企业信息化的实际进程。同时,诺兰阶段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等
掌握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
第一节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 20世纪70—90年代,有代表性研究成果探索 总结出了反映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的阶段理论。主 要有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系统进化 模型、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等5种。
21
5
电子信息交换,涉及各种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 。这里不只是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联网而省去了有关 的打印设备,而是为了所有方面的共同利益在各个
22
6
客户能够承担传统上是由供应商完成的任务, 如由客户自己产生发票。供应商能够承担传统上是 由客户执行的任务,如供应商代表客户产生订货单
23
五、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 在企业中,信息技术起初的作用是操作层次 的,然后是战术层次的,随着它向企业经营各个环 节的渗透,会逐渐产生战略性的影响。从作为文字 处理工具,到自动化和信息沟通的手段,再到集成 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直到促使企业运作模式和 组织结构的变化。从空间上来讲,信息技术应用是 从局部应用发展到超越部门界限,然后再发展到超 越外部界限,成为企业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19
3
通过在业务的各种功能之间共享数据,或共享 系统的方式来努力实现综合。将企业中可用的信息 综合而不是把它们分割到各个功能子系统中在很多
20
4
许多组织已经认识到:在纸张上打印订单并邮 寄给供应商只是为了供方再次键入到它们的计算机 中,这是何等的慢和低效率。不同组织的计算机连 接起来形成网络克服了这种低效率,订单、发票、 产品规格以及其他文件都被电子传送。
6
图3.2
诺兰的6阶段模型示意图
7
3
诺兰的模型是最早描述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抽 象化模型,总结了全球尤其是美国企业近20年的 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所浓缩出的研究成果,美国和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接受了诺兰的观点。该模 型在概念层次上对企业信息化的计划制订过程有指 导意义。
8
根据诺兰阶段性理论模型描述,我国现阶段绝 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处于整合期,要想进一步 促进企业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实施企业信息资源 的总体数据规划。诺兰模型的启示说明,信息资源 整合是信息化建设必经途径,是信息资源被充分利 用的基础。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 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利用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