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B.家庭C.阶级D.同辈群体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是()。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军人4.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A.自由流动B.结构性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5.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主干家庭D.普那路亚家庭6.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社区首要的特点是()。

A.成员彼此交往B.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C.成员有共同目标D.有共同价值观念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

A.法律控制B.道德控制C.习俗控制D.宗教控制8.社会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 价值标准B.规范体系C.物质设备D.组织9.非政府组织又称为()。

A.公共部门B.第三部门C.私人部门D.私有部门10.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1.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社会问题是()。

A.人口与就业B.资源与环境C. 改革与开放D.民族与统一12.在社会调查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方法是()。

A.普遍调查B.典型调查C.个案调查D. 抽样调查13.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A.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D.概念、规则、组织、设备14.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A.同心圆B.正方形C.长方形D.半圆形15.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16.从众行为是一种( )A.消极行为B.积极行为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D.价值中立的17.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A.直线式的前进B.循环式的前进C.波浪式的前进D.曲折的倒退18.社会运行的评价最主要是( )A.协调程度评价与发展程度评价B.运行程度评价与协调程度评价C.社会运行的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D.社会运行的满意度评价19.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工业化B.农业发展C.人口众多D.科层化20.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 )A.积极发展小城市B.控制小城市的数量C.稳妥发展小城市D.合理发展小城市2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A.“中心论”B.“平列论”C.“特殊论”D.“层次论”2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A. 奥古斯特·孔德B.赫伯特·斯宾塞C.埃米尔·涂尔干D.马克思·韦伯2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A.社会关系B.业缘关系C.结合关系D.人际关系24.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A.文化冲突B.文化濡化C.文化传播D.文化移植2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A.描述性功能B. 解释性功能C. 规范性功能D.预测性功能26.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B.政治要素C.文化要素D.社会要素27.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8.岗前培训是的重要表现。

A. 预期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2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A. 偶发聚集体B.社会类属C. 大众D.公众3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A. 组织环境B.经济关系C. 群体利益D.群体凝聚力3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A. 血缘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偶婚制家庭D.专偶婚制家庭3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______是自始至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

A.经济B.爱情C生育 D.道德33.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______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

A. 个人B.正式群体成员C.非正式群体成员D.组织34.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A.结构性流动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35.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他主要运用了A.区位探究法B.社会体系探究法C. 社会冲突探究法D.社区行动探究法36.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研究,于1929年以《中等市镇》为研究成果的学者是A. 派克B.林德C. 林德夫妇D.滕尼斯37.根据离轨行为的“标志论”解释,产生离轨行为的原因是A.离轨者为了缓解下意识的犯罪感B. 社会的解体C. 离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D.违背厂官方社会控制机构制定的离轨准则3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互惠行为的是A.中国通过谈判加入WTOB.商业活动中的买卖行为C. 夫妻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D.大学生参加“科技支农”的志愿者活动39. 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范围最广的社会行为是A. 消费行为B.经济行为C. 政治行为D.文化行为40.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 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二、选择题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

A.广泛性B.整体性C.实践性D. 多样性E.敏捷性2.人类群体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 )。

A.它是生产发展的需要B.它是社会活动的需要C.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D.它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E. 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3.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技能社会化B.规范社会化C.政治社会化D.结构社会化E.社会角色社会化4.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规范性行为功能B.经济生活功能C.精神生活功能D.教育功能E.抚养、赡养功能5. 社区就其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

A.工业社区B.农村社区C.商业社区D.城市社区E.文化社区6 .在社会制度中,属于本源制度的有()。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教育科学制度D.婚姻家庭制度E.思想文化制度7. 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

A.说服劝告B.调解C.经济处罚D.道德反省E.舆论压力8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A.公平性B.强制性C.社会性D.伦理性E.互济性9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自然环境B.人口C.文化D.劳动E.科技10.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性别比例显著失调C.人口文化、健康素质不高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E.出生率高11.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的特征包括( )A.稳定的职务等级B.严格规定的职务权限C.固定的薪金报酬D.有个人自由并仅仅听命于公务上的职责E.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12.社会现代化这一系统包括有( )A.工业化和民主化B.城市化和科层化C.社会结构分化D.人的现代化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13.社会学创立以来,主要的不同意见有A.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B.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C.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E.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14.社会学创立的条件有A.自然科学的发展潮流B.社会经验的研究C.前社会学的理论D.社会变革的需要E.工业革命的推动15.韦伯把所有权威分为三种理想的类型,它们分别是A.老人型权威B.传统型权威C.个人魅力型权威D.组织型权威E.法理型权威16.社会制度的特征是A.时空上的普遍性B.变异性C.相对稳定性D.阶级性E.强制性17.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A.导进整合B.价值整合C.结构整合D.规范整合E.人格整合18.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A.出生地构成B.性别构成C.年龄构成D.婚姻状况构成E.残疾人员状况构成19.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构成条件为A.年龄B.文化C.性别D.职业E.志趣20.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A.家庭B.学校C.群体D.工作单位 D.社区21.下面哪些群体属于首属群体A.家庭B.社团C.学校D.邻里E.游戏伙伴22.家庭纵向关系主要包括A.夫妻关系B.父母与子女关系C. 兄弟姐妹关系D.婆媳关系E.祖孙关系23.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C.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夫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24. 最能直观地反映组织的主要结构的因素是A.权力层次B.职能分工C.人员编制D.规章制度E.机构设置25.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引起了哪些城镇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A.专业技术人员及一般知识分子的人数增加很快B.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获得迅猛发展C.第三产业的职工队伍扩大D.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限制着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幅度E.城镇中的工人成份趋向复杂26. 下列命题中哪些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创始人派克的观点?A.社区的特征是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全面了解B.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C.社区体现了人类生物竞争的本性D.社区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E.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当地人口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27.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A.从众B.骚乱C.商业恐慌D.离轨E.时髦28.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A.说服劝告B.调解C.经济处罚D.道德反省E.舆论压力29.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A.对情感的社会控制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E.对社会价值的控制30.当代西方进化论者提出社会进化趋势有A.由于技术发展,社会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增强 D.社会及其单位进一步专门化和分割化C.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多地相互依赖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E.社会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日益增长31.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A.限制B.截流C.疏导D.调整E.布局32.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个广泛的概括,它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方面B.技术方面C.职业分布D.制定决策E.中轴原理三、名词解释1.社会化2民族3.社会控制4.社会保障5.社会现代化6.社会学7.生活方式四、简述题1.人的社会化所需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是什么?2.现阶段我国家庭问题的主要表现如何?3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有哪些?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