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 完整版课件

旅游学概论 完整版课件

结论:不仅意味着行将进入旅游业工作的人员有必要接受旅 游专业教育,同时也意味着在职人员将会随着专业化要求的 发展,有必要更新知识。
二、关于旅游学的定义
旅游学: 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 以及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 的科学。
“Tourism is a study of man away from his usual habitat, of the
• 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显著增加,例如以诗坛李、杜为代表的 士人漫游,以张骞、郑和为代表的公务旅行,以玄奘、鉴真为
代表的宗教旅行,以徐霞客、李时珍为代表的科学考察旅行等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 出现倒退的原因
• 16世纪中期以后的新发展:
温泉保健旅行、教育旅行
三、封建社会时期旅行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进入19世纪后,旅行活动的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消遣性 外出观光和度假活动的开展,在规模上超 过了传统的商贸旅行。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英文中的旅游(Tourism)及其相关词汇也于 此时开始陆续问世。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课程基本框架
绪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概念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 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 旅游的影响
一、旅游学的形成背景
1、旅游研究—旅游教育—旅游学
2、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3、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为商业性旅行社的正式创立打下基础
2.1845年始办商业性经营
与此前不同的特点: 组织工作的性质――有意识的商业性活动,而不再是非营利的社会活动 组织工作的内容――涵盖了旅行社的所有 基本业务,而不再仅是组织和陪同 旅游活动的目的――纯为观光消遣,而不再是为了参加禁酒大会 旅游活动的行程――在外过夜的多日游,而不再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 编印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一、“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所带来的问题 二、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被迫
目的:求生
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旅行需要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发展 产品交换的发展
结论:人类对外出旅行的主动需要始于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 社会形成之交。这些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人们的消遣或度
结论: 不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大增加,更重
要的是为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便利条件。
三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一)
旅行服务业务出现的社会背景
(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
1. 1841年的创举――首次利用包租火车的 方式组织团体旅游。
与众不同的特点: 参加者的公众性 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规模空前
4、需要政策指导的产业
功过评价问题: 政府应在何种程度上支持发展旅游业
利益协调问题: 政府规划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结论: 了解旅游学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 划工作的人员十分必要。
5、高度竞争的产业
不同层次上的旅游业竞争: 目的地间的竞争 行业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
专业化经营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
• 工作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 • 阶级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市场规模的影响。 • 技术进步及其对旅游需求的影响。
二 、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铁路时代
同过去的公共马车相比较,新兴旅行方式的优点: ★ 费用低廉――有支付能力者数量增加。 ★ 速度提高――减小时间条件的制约。 ★ 运载能力――使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成为可能。 ★ 运营网络――使外出旅行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
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易货经商、
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使产生的一种经济 活动。
二、奴隶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旅行发展
中国商代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 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 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始终是以“商旅”为代表的经济目的的 旅行
industry which responds to his needs, and of the impacts that both he and the industry have on the host socio-cultural, economic,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 (Jafari, 1977)
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
2000~2020年 全球国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4.3%; 全球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6.7%。 到2020年时, 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规模将达到16亿人次; 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将超过1万亿美元。 根据这一预测: 如果将国内旅游也考虑进去,那么,到2020年时, 全世界旅游活动的总体规模将达到160亿人次; 全世界旅游收入总额将达到7~8万亿美元。
三、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旅游发展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发展旅游的政策为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以致用
借鉴国际经验,同国际旅游学术研究中的共识性成果接轨
返回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第五节 现代旅游 第六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1. 旅行活动的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 系。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 旅行活动的规模便会发展和扩大;反之,则会停滞甚至 出现倒退。 2. 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有新的发展,但“商旅”始 终占居主导地位。 3. 封建社会的经济和人口特征、农业劳动的特点及其对 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乡村居民普遍缺乏对外出旅 行的要求。 4. 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 阶层。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其消遣性旅 行活动的开展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