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Ⅰ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2.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是父方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C.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D.是母方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1/4 B.1/8C.1/16 D.1/324.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H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进行分裂。
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个a,6个b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半数的染色体有3H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个b,6个c5.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
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图表示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以及受精作用(图中省略了减数分裂中表现正常的其他型号的染色体)。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B.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先天性愚型遗传病C.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患有苯丙酮尿症D.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7.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8、16 B.16、16C.16、8 D.8、88.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
已知翅长(A—长翅,a—残翅)、眼色基因(B—红眼,b—白眼)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 染色体上。
下图所示均为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哪些极体可能和形成该异常果蝇的卵细胞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A.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10.如果将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A.50% B.75%C.100% D.以上均有可能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羊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________。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3表示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12.图甲、乙是某种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甲细胞中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2)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同时具有基因B与b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的图一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二表示A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
据图回答:(1)A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B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后期。
(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
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3)在图二中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
答案精析1.B2.B[XYY应是X和YY形成的,因此应是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复制形成的YY染色体没有分离开,故B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应是形成的XY配子,受精后形成的是XXY,故A错误。
母方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可能形成的是XX配子,受精后形成的是XXX或XXY,故C、D错误。
]3.C[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5次,形成32个DNA分子,其中被标记的有2个。
] 4.B5.D[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 b X b或YY的精子,该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X B或X b)结合,不可能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①错误;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和Y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通过着丝点的分裂产生X b Y和没有性染色体的两种精子,X b Y精子与X B的卵细胞结合可以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②正确;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表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可能产生X B X B或X b X 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X b或Y)结合,不可能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③错误;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即X B和X 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能够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的精子结合可以产生X B X b Y的孩子,④正确。
]6.B[据图分析可知,生成卵细胞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异常,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都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中,A错误;图中受精卵多了1条21号染色体,为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B正确、C错误;图示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7.A[一个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产生的两个细胞中,每个细胞中的16个DNA 分子都有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第二次进行减数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以后,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另一条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含有15N,全部含有14N,即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是8条,含有14N的染色体是16条,故选A。
]8.D9.A[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则母亲必然是携带者,儿子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XYY产生的原因是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未分离。
]10.D[该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复制得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含1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一个含15N,一个不含15N,则两个含15N的染色体可能同时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也可能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
综合分析,选D。
]11.(1)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级(3)Ab、ab、aB 解析(1)图1过程表明,图1表示正常的减数分裂,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表示异常的减数分裂。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产生异常配子①③。
(3)如果图3表示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说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与b互换,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12.(1)有丝后bc(2)DNA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fg(3)ABb、Abb、a、a或aBb、abb、A、A解析(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丙中的bc 阶段。
(2)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同时具有基因B与b,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两个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丙图中的fg阶段。
(3)若图乙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①和②没有分离,则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b和aa或aaBbbb和AA,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b、Abb、a、a或aBb、ab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