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及公开课 教案

埃及公开课 教案

3.2 埃及
【教学目标】
1.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首都开罗。

2.知道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
3.了解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4.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收集并整理资料,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2. 尼罗河对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
1.教法选择:启发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2.学法指导:读图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飞屋环游记的主角罗素小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这节课。

罗素刚从南美洲的天堂瀑布探险回来,现在又要紧锣密鼓的开始下一趟探险了,并且邀请大家一同前往。

想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先看一段视频吧!
【播放视频】“埃及欢迎你”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目的地了,还等什么呢,马上出发!乘坐飞机前往埃及。

在飞机上罗素碰到了一位和蔼的老教授,老教授向罗素提了一些问题。

【提问】教授:“小探险家,你知道埃及在哪里吗?”
【回答】生:埃及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讲解】埃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这个重要就体现在苏伊士运河上。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凿,1869年通航,历时10年。

北起塞得港,南至陶菲克港,总长达193.5千米,宽达320米,水深23.5。

可通行28万吨满载货轮和56万吨空载巨轮。

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意义:例题,意大利某石油公司每年都需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油轮必须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而开通了苏伊士运河后,路程可缩短8000~10000千米。

【提问】找出埃及的陆上邻国
【回答】生:利比亚、苏丹、巴勒斯坦、以色列
【过渡】教授:“回答的完全正确,不过罗素你的这身打扮去埃及探险可不太合适哦,你得穿这样的衣服才行。


【展示图片】阿拉伯人的民族服装。

【提问】罗素:“啊?为什么呀?同学们你们能解释吗?”
【讲解】埃及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展示图片】迷人的沙漠景观。

埃及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0毫米,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过渡】教授:“这些同学们太厉害了,看来我要出杀手锏了。

埃及被称为沙漠之国,对于该国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呢?”
【回答】生:河流。

【讲解】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最长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罗河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

【探究】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起什么重要作用?
提示一:课本P73阅读资料。

提示二:从农业、旅游业、人口与城市等方面分析。

【讨论】分小组讨论。

【讲解】 尼罗河定期泛滥虽然可以肥沃土壤,但是也会给埃及人民带来洪涝灾害,所以埃及
政府建设了阿斯旺大坝,用以调节水资源,有效地防止了旱涝灾害。

【展示图片】阿斯旺大坝、尼罗河、尼罗河瀑布
【过渡】罗素:“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到埃及首都开罗了!哇,开罗的建筑非常有
特色呢,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哎呀,想不起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回答】伊斯兰教的建筑。

【讲解】埃及领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398万,87%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
兰教,以白种人居多。

首都开罗是一座千年古都,也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提问】师:埃及和我们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凭着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始
皇陵兵马俑等成为了文明古国,那么埃及又有哪些文明古迹呢?你能不能作简单介绍呢?
【回答】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卢克索神庙等。

【过渡】听完大家的介绍后,罗素决定去这些旅游景点进行探索。

【展示图片】埃及主要文物古迹分布图
【提问】你认为到埃及游览主要景点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回答】船、骆驼。

景点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则应选择船;埃及90%为沙漠,则还需
要骆驼。

【过渡】在各景点探险的同时,罗素在尼罗河沿岸还看到了大片的棉花地。

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品种的棉花吗?
【展示图片】长绒棉
【讲解】世界上以埃及的长绒棉最为有名,其纤维最长可达35 毫米以上,纤维横断
面接近圆形,漫射能力强,它的织物丝光好,染色效果好。

解放后,我国从国外引种
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都获得成功
【展示图片】埃及的矿产和物产
【讲解】埃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埃及北部,其石油的开采量和出口量增长很快,石
油收入已跃居各经济部门首位。

【总结】罗素:冒险之旅到这就结束了。

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回答】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中考链接】(2006年长沙市中考题)
孕育古埃及文明 灌溉水源
定期泛滥 肥沃土壤
人口、城市
农业
繁荣的旅游业 尼
罗河
的重要
作用
读埃及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其东北部的西奈半岛属于
亚洲。

(2)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

(3)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4)埃及的主要经济作物是(B)
A.小麦
B.棉花
C.甜菜
D.水稻
(5)列举埃及著名的文物古迹。

(写出一个即可)
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苏伊士运河
❑2、纬度位置
⏹二、沙漠广布
❑1、终年炎热干燥
❑2、“母亲河”——尼罗河
⏹三、文明古国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长绒棉
❑2、工业:石油
【教学反思】
学习埃及地理特征的感性知识,需要用大量的直观材料,因此我把这堂课设计成一次埃及探险,并且加入了一个卡通人物穿插整个课堂,连接各个知识点,大大增加了趣味性。

同时采用了大量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课堂教学,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在课前就布置了关于埃及金字塔的神秘的故事的寻找,意在让同学们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并在课堂上能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果然,在课堂上,同学们一个一个都要讲故事,非常地踊跃。

在小结的时候,我改变了以往的总结方式,由加入的卡通人物提问,学生自己来总结这一堂课的收获,更好的加深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印象。

七年级下学期离地理会考的时间也比较近了,所以我在习题设计上采用了地理中考题,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这节知识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提前接触中考题型,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这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学生介绍埃及的发言很精彩,但我对于其发言的总结还不够深入到位,没有适时的抓住这个契机把课堂气氛带到最高点。

另外由于课前调试多媒体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在讲到后面的知识点时我的语速过快,关于埃及的经济这个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

【评课记录】
向军:
1、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课件美观。

2、教学形式多样,如加入了罗素这个卡通人物;把问题设计为罗素与老教授之间的对话等。

3、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多处读图指导,训练。

4、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设问梯度由易到难递进,并且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

5、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让学生介绍埃及的著名旅游景点等。

6、在讲课中结合了课本,没有脱离课本。

7、讲课语速的控制能力还要加强,在讲到埃及的经济时语速太快,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
时候。

隆红节:
1、新课导入精彩,视频有震撼力。

2、课件制作精美。

3、课堂设计巧妙,用卡通人物串接知识点,形式新颖。

4、循循善诱,知识点过渡自然,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5、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发言精彩。

6、课堂充分的体现了地理特色,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7、讲练结合,与中考挂钩,知识点落实较好。

8、趣味性强,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