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China theater chain industry investment opportunity analysis
TOMSONG
一、背景介绍
国务院在2010年1月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 电影产业发展在宏观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同年底,又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发 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导向,中国电影产业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取得了快 速发展。 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在各项指标上都呈现出了强劲 的动力,无论是影片生产、电影票房、电影投融资还是院线影院建设、电影出口 等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相继进入,受众的关注 度也愈发凸显出电影的媒体价值,种种迹象都显示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到 来。同时伴随着电影技术的革新和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影观众群体,观众构成形态、 观影偏好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我所在公司是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于80年代初在中国香港始创,是 一家专营电影设备的设备供应和工程集成商,电影院线是下游客户。本人在安恒 利(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对电影行业比较感兴趣。 通过《项目投资与融资分析》的课程,对我启发良多,收益匪浅。本文就中国电 影院线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粗浅的分析。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1、大国崛起归结为文化认同
通过物化的商品、服 务、影视作品,美国 向全世界输出其生活 方式与价值观,树立 全球经济、文化与生 活的“美利坚标杆”。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 要文化产业的助力
同时,文化传媒是大国逐鹿的重要武器。 先进的舆论工具、占据主流的媒体观点,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较量的成败。奥巴 马(阿拉伯之春,伊朗危机时期)说过: Twitter是美国不可多得的战略性资产……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3、文化影视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010 年10 月18 日《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明确 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 支柱性产业”; 我国在成为经济 和政治大国之后,文化大国将成 为下一个国家战略目标。 支柱性产业是指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2010年我国 GDP总量达到39.8万亿元,2015 年总量预计达到55.8万亿元,年 均增长7%。按此测算,2015年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应该达 到2.79万亿元。 从与美国对比看,其 2010年整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8178亿美元,为我国的 4.9倍;其在 GDP中的比 重约为 6.6%,我国仅为 2.78%,比我国高出约 4个百分点。2011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议题中的重中之重,提出2016 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预期。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中国与全球经济运行环境
世界 中国
中国人口增长与城镇化
城镇化率 全国人口增速
80后出生的人具有更多的文化消费体, 也具有更高的文化消费倾向,将助力文 化产业的发展。 美国电影业在三次经济萧条中都是逆 周期高速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 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矛盾和 问题都处于胶着状态,中国目前正处 于启动发展文化传媒产业的最佳时刻。
三、供求因素决定市场发展空间大
2、供应与需求缺口显示行业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5、行业驱动因素之一: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完善过程, 客观提供了对产业进行整合、获得产业整合超额价值的前提条件。
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元,通过推行院线制改革以及其他产业化变革措施,全国城市 主流票房在2010年达到101.72亿元,总量上翻了三番还多。
第二梯队
7-22名
第三梯队
23-37名
大规模重组整合是必由之路。领先院线在加强管理营销,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横向联合,战略重组将会是 新的发展趋势。
五、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进步丰富了文化形式:电影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路走来。舞台剧→电影→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彩色电影→数字电影→3D电影
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80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
50.0% 40.0% 30.0% 20.0% 10.0% 0.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78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四、市场分析
3、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按票房指标,2010 年及2011 年中国城市院线市场的CR5 指标分别为53.45%和48.81%,CR10 指标分别 为74.73%和70.52%,前五龙头(万达、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中影南方新干线,上海联合)排名位位 置稳定。市场集中度(票房标准)维持在较高水平,包括万达院线、金逸院线等民营院线在内的第一梯队 已经成为我国院线市场商业化运作的主导力量。
中国电影院线三个梯队划分 梯队划分 第一梯队 票房排名 前6名 院线 特点
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和、 覆盖多省市、发展速度 北京新影联、中影南斱新干 快、银幕数200块以上、 线、广州金逸珠江 发展潜力巨大 辽宁北斱、浙江时代、四川 太平洋、丐纨环球等 四川峨眉、云南荣滇、河北 中联、西安长安 经营规模中等,有上升 空间,也有在竞争下难 以为继的可能 旗下多为传统影院,绊 营觃模偏小,生存不发 展艰难
六、实证:上市公司文化传媒板块业绩表现抢眼 增长潜力巨大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1993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1991
1995
2007
2006
三、供求因素决定市场发展空间大
收入的快速增长将催发文化消费需求。根据国 际经验,人均GDP 从3000 美元向6000 美元迈 进,带来居民的消费升级,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类支出比重上升。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6、文化产业政策从市场准入、金融扶持、财税优惠、土地供给等方面对行业构成 实质性支持 。
二、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环境
金融支持
三、供求因素决定市场发展空间大
1、消费升级,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文化产业是一个典型信息消费类产 业。对传媒文化产业的需求,可以 从经济增长、消费结构、人口变化、 消费支出来预测。 ¾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好于全球环境 ¾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¾中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在全社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电影行业却是供给不足的。 从片源供应的角度来看,自 2002 年开始,中国国产电影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 年全年故事影片 产量达到558 部,比2010 年的526 部增长6.08%。在电影产量持续走高的同时,进入院线上映的影片数量 增速较慢。 与于国内电影市场旺盛的需求相比,影片产量、影院和银幕的数量仍然偏少。以美国等电影成熟市场,银 幕数量的绝对数和人均银幕仍然不足。2009 年,美国银幕数量就达到了39,171 块,是中国银幕数的8.29 倍;百万人口银幕密度,中国仅为7.3 块,远远落后于2009 年美国的129.8块。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制片和发行位居其次。
电影行业的产业 链可以被划分为 以下三个环节: 上游的内容提供 商;中游的发行 商以及下游的渠 道商。对国产片 和进口片而言, 盈利分成中占比 最大的均为影院 环节,平均分成 比重高达50%~ 52%。因此,院 线行业处于产业 链的有利位置。
2007-2010年票房过亿中国院线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票房过亿院线数 前十大院线 最低年票房(亿元)
8 0.54
10 1.00
14 1.41
20 3.20
四、市场分析
2、行业规模及成长性
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影院数量由2005 年的1,243 家增长到2011 年的2,803 家,增长了1.26 倍;电 影银幕数量由2005 年的2,668 块增长到2011 年6,256 块,增长了2.48 倍。下图显示了近年来国内银幕数与电 影总票房高速增长的态势。
四、市场分析
4、较高的进入壁垒,国内院线的数量及利润率水平始终相对比较稳定。
(1)行业准入壁垒 电影业属于国家管制较为严格的行业,国家在资格准入、发行及放映等方面制定了一套严格且具体的法律 法规体系以加强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理。 (2)资金壁垒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 以参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参股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 少于3,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以控股形式投资现有院线公司的,控股单位 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单独组建省内或全国电影 院线公司的,组建单位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5,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本院线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 (3)商圈和选址的排他性 如果某一家影院在某一地区或城市抢占了优势商圈,就很容易在位置、客流量和顾客认知度等方面占据竞 争优势,产生排他性的影响,从而在同一区域内对同行业构成挤压性的竞争压力,并可有效遏制新竞争者 的加入。 (4)专业人才壁垒 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优秀的管理团队也成为影响院线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