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澳大利亚大堡礁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大堡礁景区现状,从大堡礁的旅游市场特色出发,对其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从中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大堡礁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对策研究
丰富的文化和遗产,以及从沙漠到雨林、从珊瑚礁到桉树林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使得澳大利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受追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澳大利亚很早就已经导入了生态旅游经济,在保护旅游资源,振兴地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世界自然保护的先行者和积极推动者。
1994年,澳大利亚推行国家生态旅游战略,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实施该种战略的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生态旅游战略与规划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
澳大利亚境内到处提供了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公园,有各种各样的生态旅游路线、景点和住宿供游客选择。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给它带来了生态旅游体验的多样性。
1 大堡礁景区特色及现状
1.1 景区特色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由2900多个珊瑚岛组成,其间生活着1500种鱼类、4000种软件生物、350种珊瑚,以及多种鸟类和海龟,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豪的天然景观。
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
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连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
大堡礁的一部分岛屿,其实是淹在海中的山脉顶峰。
俯瞰大堡礁,犹如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绽放的碧绿的宝石一般。
这些各有特色的岛屿现都已开辟为旅游区,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
心形岛是澳大利亚的著名风景点大堡礁的一奇特景观,也是在大堡礁我们必看的景点之一,在空中俯瞰,它是一个天然的心形,再加上大堡礁本身很好看的水色,景色更是美轮美奂。
1.2 景区现状
大堡礁天然结构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其边缘镶嵌着绿色和深蓝色绿松石,令人目不暇接并心生震撼,可谓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奇迹,但海洋学家查利·沃隆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的30年中,大堡礁近一半的珊瑚已经绝迹。
全球气候变暖将在短短20
年时间内让大堡礁这一世界遗产荡然无存。
全球物种多样性正面临严重考验,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颁布《大堡礁海洋公园法》,成立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提出建立、控制、保护和发展大堡礁生态保护区域,该区域覆盖了大堡礁98.5%的区域范围。
大堡礁有了一套系统、全面的保护体系,并被政府严格执行。
目前,由于持续性的低劣水质,气候变化的累计影响和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使得主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呈现下降趋势,珊瑚礁的完全恢复将需要几十年。
2 大堡礁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
2.1 人类肆意开采资源和捕捉海洋生物
大堡礁周围地区最早的定居者是澳洲的土著人,他们在大堡礁的渔猎活动已经持续几个世纪,但没有对大堡礁造成破坏。
然而在欧洲殖民者到达澳洲大陆之后,由于人类肆意开采岛礁上经济价值极高的资源还有在周围海域大量地捕鱼、鲸、珠母等生物,以及大规模地进行海参贸易,大堡礁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
2.2 景区开发中的问题
开发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破坏了大堡礁的生态系统,不利于长久开发和维护。
周边地区建立的新运煤码头是对大堡礁的威胁之一。
据有关专家计算,建立一个新码头,需要挖掘数以百万立方米的大堡礁海床,而这些淤泥会被倾卸在海洋公园里。
与此同时,兴建码头还会影响到沿海湿地,目前建成的一个码头就建在大堡礁自然遗产海岸上的世界重点保护湿地上。
2.3 全球变暖
在热带地区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最快,所以容易对珊瑚礁造成致命威胁。
另一致命威胁来自更高的纬度,因为那里寒冷的海水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因此海水的酸性化变得更快。
而海水的酸性化将使珊瑚礁的生长变得不可能,据报道,目前赤道地区的海水酸度值正在向极限逼近,那里的珊瑚礁正面临着生存挑战。
2.4 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许多游客在参观的时候,其进行的各种行为会大大影响景区原有的生态属性和植被类型。
如潜水,冲浪,帆船等。
珊瑚类的水中生物,看上去像岩石或植物,但被气瓶、膝盖、照相机磕碰,被脚蹼拍打,甚至用手触摸,都会造成其死亡的极其脆弱的生物。
同时我们还必须知道珊瑚类的生物生长非常缓慢,仅是破坏其中的一个部分也会导致它数十年停止生长发育。
只有注意不破坏水中生态,才能让海底世界永远充满魅力。
3 解决大堡礁生态旅游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加强保护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详细的法律法规是大堡礁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最重要手段。
政府应颁布明确而严格的法律来禁止任何船只在大堡礁地区乱停泊,以防止抛锚的时候损伤了海底珊瑚,或者划定了一片可以安全停泊的地区,要很好地解决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可以对环保操作不达标的旅行社吊销其许可证,而表现好的旅行社在分配旅游资源时则优先考虑。
同时,还要鼓励各旅行社之间相互监督举报。
嘱咐各旅行社要随时提醒游客不要采珊瑚,不要乱丢垃圾,不要捞热带鱼作纪念。
同时,为实现大堡礁景区可持续发展而做出具体的规划。
3.2 公众加强保护景区环境的宣传
在宾馆、饭店等游客集中的场所,发放大量印制精美的免费宣传材料,其中不乏介绍大堡礁的材料,这为游客了解旅游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这种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公众的旅游环保意识,引导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公众对大堡礁、海洋公园和公园局的了解、欣赏、经历和支持,鼓励了公众欣赏大堡礁海洋公园以及对它的责任心。
3.3 旅游者提高责任心意识
在游览过程中,自觉遵守景区规定,不破坏、不影响景区的各项景色和景点,如潜水的时候,切勿触弄珊瑚礁,减少对海底生物的影响,只带走照片,不留下脚印。
由于距离珊瑚较近,在浮潜时不要站立在珊瑚上,这样来保护珊瑚礁不受到损害。
需要时刻记牢保护环境,不肆意开采海洋资源和捕捉海洋生物,为了使美丽的大堡礁永远存在于世界上,旅游者必须提高责任心意识。
3.4 成立旅游区行业协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帮助生态旅游企业做到环境上可持续、经济上稳定、社会文化负责任。
环境影响最小化是生态旅游协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影响最小化和行为影响最小化两个方面,基于自然、教育、可持续,是其核心标准。
通过宣传可持续生态旅游,实现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从而丰富人们生活,保护澳大利亚大堡礁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
4 我国生态旅游可以借鉴的经验
我国应实行保护性开发以及多样化优质服务。
做到科学开发、重视自然保护,旨在社会公益。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专职的政府部门负责指导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健全的环保法规与严格的执法为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澳大利亚旅游经营者雇佣有一定技能的员工,向游客宣传并告知旅游活动的要求及“最佳环保操作”。
通过促进海洋公园中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人类对珊瑚礁和岛屿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
这些都是我国生态旅游可以借鉴的部分。
同时,还有积极的公众参与。
我国的很多自然景观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澳大利亚人为保护大堡礁而提出的许多方法很值得我国借鉴,其关键之举在于综合考量自然遗产保护和各有关团体的利益,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这样一种体制的建立,使得各个群体在能够取得属于自己部分的利益的同时又受到其他利益群体的监督和制约,将自然遗产主管权由原先的高度集中而分散到各个利益群体,乃至于全体公民的手中,通过合作来实现对自然遗产的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在不破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其商业价值。
结论:
大堡礁旅游景观特色显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色优美动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比较突出。
同时,由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景区开发的问题导致了大堡礁这一自然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政府及公众应对大堡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邓明艳.国外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管理方法的启示——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生态经济》2005:12
[2] 《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旅游管理有“诀窍”》新华网
[3] 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1996年01期
论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