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3河流地貌的发育(20210211160709)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十三4.3河流地貌的发育(20210211160709)

课时提升作业十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髓绍(建议用时:20分钟)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2题。

图甲R河流某处河谷横剖面示童图
海拔/m
L/krn
图乙R河流纵剖面与河谷形态示意图
1. 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2. 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解析】1选C,2选D。

第1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 5 000米,说明源头附近有冰川活动,源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 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 V'型河谷出现在一个大“ 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

第2题,图乙中E示意的河谷形态是河流在山谷中的形态,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图乙中F示意的河谷呈现出展宽的特征,应是位于河流的下游。

(2017 •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

据此完成3〜5题。

3. 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
异是
( )
4.
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
①②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 )
A.①变快,②变慢
B.①变慢 ,②变快
C.都变快
5. 一艘采沙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
,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
,不仅有大
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

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 (

A. 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B. 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
C. 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
D. 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解析】3选B,4选A,5选D 。

第3题,图中①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速快、含沙量大;②处为 河流的凸岸,流速慢、含沙量小。

第 4题,由于①处不断受到河水的侵蚀
,②处不断受到流水
的堆积;因而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①处更接近中心航道,河水流速变快,②处更接近河岸 流速变慢。

第5题,我国长江流域为季风气候,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也大,因而 在不同季节河流的沉积物大小不等。

【加固训练】
A. 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B. 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C. 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D. 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D.都变慢
读我国江南某河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示两聚落形成条件不可能是()
A. 有利于泥沙的堆积、土壤的形成
B. 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C. 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
D. 凸岸三面环水,可作防御之用
(2) 枯水期时,载重大的轮船最适宜的航线是()
A.⑤-③-①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解析】(1)选C,(2)选D。

第⑴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聚落位于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缓,河水浅,不宜建港口。

第(2)题,枯水期时,河流水位浅,载重大的轮船最适宜选择水深的凹岸,即图中的①-③-⑥航线。

【知识拓展】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

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调水调沙,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

下图示意2002〜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山东
各河段泥沙淤积变化过程。

据此回答6、7题。

6. 与试验期相比,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期冲淤效果最显著的河段为()
A.高村-孙口段
B.孙口-艾山段
C.艾山-泺口段
D.泺口-利津段
7. 调水调沙会使黄河利津水文站()
A.附近河床变浅
B.与海岸线距离增加
C.附近冰期缩短
D.与泺口距离增加
【解析】6选A,7选B。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调水调沙的试验期,高村-孙口段淤积量下降较少,在生产运行期高村-孙口段淤积量下降明显,说明该河段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期冲淤效果显著。

第7题,调水调沙会使黄河下游河床的部分泥沙被带入大海,会使黄河的河床变深入海泥沙增多,使得黄河利津水文站与海岸线的距离增加;调水调沙对下游的冰期影响不大不会使两水文站间的距离增加。

8. (2017 •郑州模拟)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例
平原
山地丘陵

冲积扇
古城
⑴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

(2) 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3) 说出对该区域春季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气象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洪积扇)形成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山口
处。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

第(2)题,主要从气候、地形地貌、河流、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春季,亚洲高压仍较强盛,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容易引起剧烈降温、降雪、大风等寒潮天气,使农作物受到冻害。

春季,雨季未到,降水少。

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且多大风,加快水分蒸发。

气温回升,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容易发生春旱灾害。

答案:(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

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 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3) 寒潮。

亚洲高压强盛,强冷空气南下,引起剧烈降温、降雪、大风等天气。

或春旱。

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多大风,加快蒸发;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