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
论语别裁这本书你看过吗?是一个关于论语解读的书,这过去的暑假假期你有在学习吗?下面的论语别裁读书心得大家一起欣赏!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解: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刚强的人。

”有人回答说:“申枨(应该是一个刚强的人)。

”孔子说:“申枨个人欲望多,怎么能刚强?
这一段就说到: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到无欲求就会达到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呢?我理解这个境界表现出来大概是就是无为,臣服!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一种从容与有力量!
家排大师海灵格有本书叫《这一生为何而来》,从他的早年成长经历可以看出是他对生命的一切发生说“是”,他允许一切如是,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意义!可以说他是臣服做的非常好的人了,他说:我允许,我同意。

我们在家庭系统排列的个案里可以看到每一个臣服于真相的人,都变得无比有力量!
所以海灵格说同意是到达自由的唯一途径。

这个境界我相信每个人都很向往,没有人不喜欢真正的自由。

但你我皆知这个境界不容易到达。

所以人到无求品自高里“到”字,也在某种意义上提醒我们,
到,到达,自然而言,顺势而为,成长是自然发生的,世事万物都有它内在的运行规律。

我们可以顺应规律,但不可改变它。

一年复始、四季轮回,不可能因为你喜欢哪个季节就总停留在哪个季节,人有生老病死。

这个在生理层面很好理解,问题是我们大部分人是心理很难顺势而为,卡在了某个地方。

慢慢来吧。

《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在我身上的事,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下一句虽然没写,隐约中包含孔子的自谦,等于说就算为师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人和人都做不到。

这就说到:推己及人难又难
推己及人让我想到的词是将心比心,我们应该都有注意到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汇叫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简单地说,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

同理心通俗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很难,为什么?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同情反映出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但那是从自己的角度和视野出发的。

而同理心,强调的是不但可以保持自己的立场,还能体会他人的情感,矛盾和意图。

是说自己如果处于相同情境,一定会同情对方的境况;而同理心,则指理解别人可能会有的感受,不一定包含同情的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