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必读文言文40篇

小学生必读文言文40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
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
曹 冲 称
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 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即施(shī) 行焉(yān)。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 “ 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 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
① 役:打仗 ②失:丧失,失掉,没 ③ 汲:水源 ④ 军:喻指全军 ⑤ 乃:就 ⑥饶:富足,多 ⑦ 饶子: 果实结得多 ⑧闻: 听说 ⑨ 乘:利用 ⑩及:到了 ⑾ 源: 水源 【译文】:
①假:假借,凭借。②求 :寻求,寻找。 ③子:你。 无:没有人。 ④长:同“掌”,掌管。⑤ 然:对的,正确的。 ⑥遂:于是。 ⑦走: 逃跑。⑧畏:害怕。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 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 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 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 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 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 们)是害怕狐狸。 【寓意明才智 ②致:送给 ③ 群下:部下,下属 ④ 咸:
都、全部 ⑤ 校:考察,衡量 ⑥太祖悦,即施行焉 :太祖(曹操)
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
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 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 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 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 做了。
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
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
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
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 人也就听不见了。
【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cí)者,赐其舍人②卮③(zhī)酒。舍人相谓(weì) 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注释】: ①闵——同“悯”,担心,忧虑。长—— 生长,成长,揠——拔。 ②芒芒然——疲 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 走。往——去,到..去。 ⑥槁——草木干枯。
【译文】: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
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 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 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 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 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 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 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 它。
郑人买履
郑①人有欲买履②(lǚ)者,先自度③(duó)其足,而置之④其坐⑤(zuò)。至之 市,而忘操⑥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乃反,市罢⑦,遂不得 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dù),无⑧自信也。” 【注释】:
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②履——音吕,革履, 就是鞋子。③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 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④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⑤坐——同座, 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⑥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⑦罢— —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⑧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 的意思。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 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 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寓意】: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 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 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 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 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 (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 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 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 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 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道理】: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 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 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寓意】:现在比喻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zhǎng) 而揠(yà)之者①,芒(máng)芒然归②,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yǐ)③!予助苗 长矣④!”其子趋(qū)而往视之⑤,苗则 槁(gǎo)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 (guǎ)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 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 而又害之。
其耒而守株③,郎冀复得兔英④雄。兔不可毫复得,而身风为动宋国笑
⑤【①(身。注株l为ěi)—释—宋———】国《露—:笑古韩出—代非地—才 现 中 国的子面而一》 的他种树自农根己出具年和却少,树被形茎宋状。国象②人木泼墨展英走耻叉笑——。。跑④,冀淋逃—致跑—漓希。望③。耒⑤而
【译文】: 风
姿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
【注释】: 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 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④坠:落,掉下。 ⑤稍 下:稍微低一点。 ⑥复:又。 ⑦益:更加。 ⑧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下巢:把窝做低 ⑨遂:于是。 ⑩之:指小鸟。
【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
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
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寓意】: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
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狐假①虎威
虎求②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 ④(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 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⑤,故 遂⑥与之行。兽见之皆走⑦。虎不知兽畏⑧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译文】: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
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 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
饮酒,却左手拿着酒60壶%,右手画蛇,39说% :“我能够为8它8%画脚。”他
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 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朋友家里。主人给他食物,这 人嫌弃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到后,就加了些盐。 味道就非常鲜美,这个愚蠢的人便想:“菜的味道鲜 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 岂不更好吃吗?”这个愚笨的人没有智慧,只是空口 吃盐,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祸害。 【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 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
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④无足,子安⑤能 为之足?”遂(suì)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⑥其酒。 【注释】:
①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 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②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③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④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⑤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⑥亡——不存在,这里是 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 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 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 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 稍下⑤作巢。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 遂⑨得而取之⑩矣。——冯梦龙《古今谭概》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 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dú)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 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2]桂椒:香料。 [3]缀(zhuì):点缀。[4]玫瑰(méigui):一 种美丽的玉石。[5]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 玉。[6]椟(dú):小盒。还:退回。[7]鬻(yù):卖。 【译文】: 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 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美玉、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 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 能说是卖珍珠啊。 【寓意】: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