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
蜡烛、火柴、纸蛇、玻璃片、孔明灯、纸套、香、集气瓶、透明水槽、热水、冷水、有关孔明灯视频、PPT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好的孔明灯,提问:老师手拿的这个是什么?面装的是什么呢?
3、猜测,点燃孔明灯下面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
4、学生讨论、交流。

5、请两位同学帮助,点燃蜡烛,升起孔明灯。

6、谈话:你知道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热空气,什么是冷空气。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同时板书: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受热后会怎样流动吗?
实验1:感觉热空气
让学生点燃蜡烛,用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上面、四周、下方,感觉什么地方最热?(安全教育)
1.学生猜测。

指名学生回答。

2.谈话: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

5.提问:热空气是向哪里流动的?
6.学生回答。

7.小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

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1、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3、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上升↑)
(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

学生猜测、交流。

实验3: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在木棍两端各挂一只大小相同的纸套,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套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1.提问:为什么底下点火柴的纸套会上翘?
2.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结:点燃火柴后,使纸套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套往上升了。

实验4: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1、你想知道冷热空气是怎样对流吗?
2、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实验,同学们要按老师的要求跟着一步步的做,不提前也不落后,小心热水伤到人。

3、完成实验后,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并填写实验表格。

4、教师小结: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遇到冷又会下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瓶中空气的循环流动。

在第二次试验中,热瓶在上面,热空气上升,我们就看不到对流的现象了。

(四)、研究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提问:那冷空气又是怎样流动的呢?
(板书:冷空气)
2、提问:能通过一些事例证明冷空气下降吗?
3、启发回忆: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冷气飘向哪里?打开冰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
4、小结:空气受冷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板书:下降↓)
(五)热空气的利用
1、你知道“孔明灯”、“热气球”利用了什么原理制成的吗?
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

3、播放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视频资料。

(六)、模拟热气球上升实验
用准备好的塑料袋,蜡烛等做塑料袋上升实验,注意不要烧到塑料袋,不要烧到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热空气及冷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制冷空调及取暖器安装在房屋的什么位置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讨论并汇报。

(八)、课后作业
请根据本课所学,查找资料,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2、热空气和冷空气
——→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