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语文教案 (500字)一.破折号的用法1. 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
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如;这就是我——一个小学生的心里话。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2. 表示话题的转变。
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 表示话语的中断。
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
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4. 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 表示引出下文。
例如:“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
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1王老师递给蔡琳一个大信封,信封正面是几个大字――差生档案。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3我,我――昨晚看电视,晚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
4.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5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6、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瀑布上游建起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7、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8、我的鼻子不禁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9、“那怎么——”10、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11,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真可怜破折号的用法最佳答案: 1.解释说明 2.表示递进 3.表示延长 4.表示转折5.加强重点 6,解释说明 7.意思的递进 8.意思的转折9.表停顿。
10.表转,11.表声音的延长二.词义辨析安顿安置安排? 1.这批新来的同志都得到了适当的()。
? 2.刚买了房子搬了新家,心想:总算是()下来了,可以安心工作了。
? 3.做什么事情都要()好计划,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多用于人,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暗语案语? 1.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
? 2.这些话纯是(),别人根本听不懂。
[案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
按照依照遵照? ()老师的方法去复习,期末能够考个好成绩。
? 对待贪官,就要严格()法律,绝不姑息。
? 他的生活一直缺少独创性而完全()已有的模式。
[按照·依照·遵照]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
暗淡黯淡? 听到高考落榜的消息后,他的眼神立刻()下来。
? 太阳一寸一寸挪了下去,天色慢慢()了下来。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
黯然岸然? 齐达内精湛的脚法,使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失色。
? 别看他道貌( ),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黯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翱翔遨游? 我( )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那里有漂亮的花仙子,有聪明的一休----- ? 我喜欢在书海中尽情地(),去体验知识的美味。
我()在书海中,静静的体会着书中对人生的感悟。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三、病句修改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春天,稻田上长满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4.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六、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七、逻辑混乱。
(一)归类不当。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二)结构混乱。
1.我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老:①旧,跟“新”相对。
②经常、总是。
③年纪大④经历丰富,经验多。
(1)、她是这方面的老手。
().(2)、张叔叔是我爸爸的老朋友。
().(3)、他老是自以为了不起。
().(4)、我们要尊敬老人。
().2、冒:①涌出、露出②顶着、不顾③以假的充真的(1)、他气得快冒烟了。
().(2)、妈妈冒雨来接我。
().(3)、我们不要买冒牌商品。
().(4)、我哥哥最爱冒险了。
().(5)、小草从泥土里冒了出来。
().3、毕:①完成、结束②全部、完全(1)、这次活动已经准备完毕了。
().(2)、爷爷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30、大灰狼终于原形毕露了。
().4、光: ①只,仅。
②光线、亮光。
③完、尽。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2)明亮的月光照在湖面上,真宁静啊!.(3)哥哥把零用钱全花光了。
.5、通:A 贯通 B 通顺 C 全部(1)他通宵未眠( )(2) 这篇文章写的不通( )(3) 山洞就要打通了( )六、句型变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符号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练习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例如:他不敢不去。
(强烈)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强烈)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强烈)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委婉)他的话不无道理。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练习: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七.给下列句子排序典型例题(以事情发展、时间先后、地点变化为顺序)1.把下面顺序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在句子前标上序号。